越秀区委老干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发展的形势,立足人本的核心,敢想会干,创新体制,在广州市率先实行党政机关(含参公管理单位)离休干部和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集中统一管理的新体制,使老干部工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推动了新形势下的老干部事业跃上幸福新台阶。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老干部工作水平在管理模式创新中提升
现在的越秀区是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越秀区和东山区合并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为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原分散管理的党政机关离休干部、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的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医疗关系交由区委老干部局统一管理。
建章立制,以全方位的制度规范老干部工作。统管之初,越秀区委老干部局将工作重点放在围绕职能工作建章立制上,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为规范局工作秩序,颁布了局工作职能及岗位责任制、局执行国家机关及公务员服务行为规范制度、党委会议事制度、办公管理制度、探病慰问制度、车辆管理规定等;为规范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颁布了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出国(境)定居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管理办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支委例会制度、联络员制度、离休干部公费医疗管理试行办法、区级班子老领导慰问及丧事办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新体制下老干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工作迅速走上正轨。
整员编队,以合理管用的建制组织和凝聚离退休干部。统管的1277名离退休干部中有党员1159名,占总数的91%。根据党员比例高的特点,越秀区委老干部局按照离退休干部党员原属系统、单位和居住地段划分成立了35个党支部,下设110个党小组;在此建制基础上,将非中共党员老同志分别编入其中,组成活动小组、关工小组。通过这样的组织架构将上千名离退休干部有序组织起来,以党支部的名义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活动小组的名义参与形式多样的参观学习和文化体育活动,以关工小组的名义与街道结对开展教育青少年、培养下一代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党支部联络员制度,由22名在职党员干部担任联络员,分别联系1-4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在离退休干部党建领域里当好“五员”:当好党务工作“指导员”、反馈情况“信息员”、排解困难“协调员”、嘘寒问暖“服务员”、发挥作用“引导员”。实践证明,党支部、活动小组、关工小组三种组织名义一套组织架构的创新建制和联络员工作机制,科学合理,灵活管用,真正将离退休干部凝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离退休干部党员自觉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近3年来,有1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受省表彰、2个受市表彰,有8名离退休干部受市表彰。
统筹谋划,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教育和活跃离退休干部。坚持每年举办形势分析、学习辅导、保健教育等内容的“老干部大讲堂”;坚持每年分期分批组织离退休干部就近参观学习;坚持每2年交替举办一次离退休干部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在这些活动中,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单位组建的队伍,他们是学习会上专注聆听和思考的求索者、是参观途中改革发展新貌的观察体验者、是运动会赛场上焕发青春气息的角逐团体、也是艺术节中歌声嘹亮、舞姿翩跹的展示群体,一次次欢聚、一番番交流、一场场盛会,不但激发出老同志不衰的热情、不老的情怀,而且极大提升了老干部局的号召力、凝聚力。
保障有力,服务到位,老干部在待遇全面落实中享受幸福尊严
越秀区委老干部局针对离休干部进入“双高期”和退休干部日益增多的趋势,着力发展个性化服务,着力打造学乐平台,以崭新的思路致力于全面落实和不断优化服务老干部的各项待遇,让老干部在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中充分体验幸福与尊严。
领导重视,保障有力,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各项政策性福利经费必须优先保障!”区委领导的承诺至今依然掷地有声,在实际执行中也得到了有效贯彻,凡是全区增发福利费都是离退休干部先发然后才到在职干部。这些年来,实现了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生活待遇与机关离休干部基本持平、同步增长,区财政5年来投入经费1250万元。随着离休干部进入“双高期”,医药费超支问题日益凸显,每年以100万元的速度递增,至2010年底超支达800万元,对此,区政府和区财政部门予以统筹解决。为引导和鼓励离休干部合理使用医疗费,出台了《离休干部健康奖励办法》,实行了医疗费节余按不同等级比例返还健康保健费的做法,从2007年实施至今,全区离休干部获得健康奖励者290人次,离休干部的保健意识和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医药费超支和浪费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注重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制定了离退休干部慰问及重大疾病补助制度,先后给35名身患重大疾病的离退休干部和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干部遗属进行了补助。
投入感情,服务到位,离退休干部个性化服务打开局面。“要带着感情做老干部工作!”——这是越秀区委老干部局班子一贯秉持的工作理念。因此,他们总能想老干部所想、解老干部所需,在用心服务中让老干部真切地感受到幸福与尊严。针对离退休干部当中“空巢”、独居、行动不便等现象增多的情况,老干部局将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协调区民政局为全区离休干部和区级班子退休干部免费安装了紧急呼援装置“平安保”。对摸查掌握的67名独居、孤寡离退休干部,由局各级干部进行结对跟踪帮扶。按照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的要求,依托区居家养老三级服务网络平台,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为有需要的离退休干部提供社区医疗上门服务,特别是推进离休干部与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一对一”服务,还在部分社区文化站开展老干部就近发挥作用试点工作,受到离退休干部的欢迎和好评。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更加完善。区委、区政府先后拨出专项经费578万元用于原隶属两个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维修改造工程,拨出360万元用于购置设施设备。盘福路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改造后成为区老干部大学办学场地,面积达2200平方米。3年来,区老干部大学发展迅速、水平提升,至2010年开设109个班,在校学员3631人科,学员满意率达到96%。执信南路区老干部活动中心面积为2600平方米,集学习、文娱、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容纳约500人活动。活动中心策划、指导、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书画摄影展览,组织运动会和艺术节,参加省市各主题文艺体育汇演,离退休干部教学乐活动有声有色,老干部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此外,老干部局还积极协调区体育局、区文广电局等部门,争取了区全民健身中心、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等场所免费或低偿为离退休干部开放,办理老同志活动证近1200个、借书证1000多张,多角度开拓老干部视野,多领域充实老干部生活,努力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组织,搭建平台,引导老干部在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作用
越秀区委老干部局积极组织和引导老干部,通过建言献策、政策咨询和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多种方式,为建设幸福广东多做贡献。
抓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越秀区不少老干部是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协调人,有的担任业委会主任,有的担任楼宇组长,他们为建设平安社区出主意、想办法,协助解决问题;这些老干部成为了社区义务调解员,为化解邻里和家庭纠纷、构建和谐人居关系而不辞辛苦、热心擀旋;这些老干部成为了文明社区的促进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者,第13、16、28党支部的多位党员被评为与邪教组织斗争先进个人。
抓服务亚运,成为平安亚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广州亚运会期间,越秀区委老干部局联合团区委招募、培训、组建起一支由56名离退休干部组成的老年人亚运志愿者队伍,参与东山锦轩广场“新生活驿站”服务工作,发挥老同志熟悉广州地理和历史的优势,弥补了大学生志愿者这方面知识的不足,老干部积极为游客提供交通指引、语言翻译、信息咨询、秩序维护、应急救援、维稳监督等志愿服务,得到群众好评。
抓关心教育下一代,促进自身优势发挥。越秀区是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也是省的教育强区,育人资源丰富,关心下一代优势得天独厚。越秀区委老干部局坚持把关工工作纳入党委议程,协调各职能部门支持关工委开展工作。越秀区的35个离退休干部关工小组分别与区内22个街道结成对子,构建区、街(局)、社区(学校)三级组织网络,紧扣时代主旋律创设教育活动主题,老干部活跃其中,送教送课、辅导咨询、感化帮教、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网吧监督、文明督导、调查研究……成效斐然。例如,以“让孩子快乐成长”为主题,每年结合形势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关心下一代活动;围绕迎奥运创文明城市、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主题,开展党的历史、理想信念和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围绕建国和广州解放60周年纪念日,开展“六个一”(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做一件好事、拜访一次“五老”)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围绕举办亚运会,开展“激情亚运,阳光阅读”、“阳光少年社区行”亚运宣传和志愿服务、“弘扬亚运精神,倡导扶弱助残,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智障青少年等系列活动。近3年来,越秀区关工委先后荣获广州市、广东省、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