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现有离休干部和县以上退休干部139人,其中离休干部104人,县以上退休干部35人。县委老干部局有干部职工6人。多年来,洪雅县委老干部局的工作者们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用一颗颗赤诚之心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得到了老干部的肯定。该局曾连续19年被乐山和眉山市委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四次被评为四川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一、发挥参谋作用,积极争取领导支持
洪雅县委老干部局在工作中,注重争取领导支持,积极为老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注重做到“四个先”,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坚持政策学习在先、情况了解在先、工作思考在先、解决问题的措施拟定在先,及时准确地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注重做到“三勤四及时”,让领导随时掌握老干部工作动态。坚持工作勤请示、老干部的需求勤汇报、老干部的问题勤反映,及时给领导报送省市老干部工作部门下发的文件,及时报送上级信息简报,及时报送省内、市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措施和做法,及时报送相关的情况和经验。同时,注重用好上级政策的春风,建立领导重视和支持老干部工作的制度。在《四川省老干部工作领导负责制》下发后,积极建议,使县里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在职领导对口联系制》、《县委、政府领导情况通报制》、《领导走访慰问看望制》等八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领导在思想上重视老干部工作、行动上主动抓老干部工作的有利局面。近年来,县委、政府班子成员中,形成了对老干部事项逢会必讲、逢病必看、逢节必访、逢事必办的齐抓共管格局。县委组织部和党校培训中青年领导干部时,专门安排了“不能做好老干部工作,就不配当领导”一课;每次县委、政府四大班子换届后,第一个会是班子成员与老干部的见面会;每年的春节,召开的第一个团拜会,是老干部团拜会。洪雅县县委书记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地讲:“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是尊重我们党的历史的具体体现,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反复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老干部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决不允许任何部门以经济困难为理由亏待老同志。2006年春节期间,他利用节日休息,走访看望家住农村的13名老干部和6名老干部遗孀,并送去礼品和慰问金。洪雅县县长为让老干部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主动与县蔬菜合作股份公司联系,从西昌组织了嫩玉米、嫩蚕豆、蒜薹等十多个品种的新鲜反季蔬菜送给每一位老干部。
二、积极争取资金,建好老干部之家
洪雅县委老干部局积极为老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努力把老干部局建成老干部之家。面对老干部活动馆陈旧,设备设施简陋的现状,他们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在县财政较为困难的条件下,经县领导批示同意,2004年由财政拨款20多万元,自筹经费5万元,粉刷装饰了老干部活动馆,新购置桌椅150套,安装了齐备的电教设施,在学习室、大小会议室装了九台大功率的空调,使活动馆灯光明亮,冬暖夏凉,面目全新。2005年,又争取资金购置了跑步机、按摩椅等健身器材,建成了老干部健身房。并为阅览室新购了多种书报杂志,达168种。由于环境舒适、功能齐全,平时老干部来学习活动的多了,时间长了,发病率也低了。
三、真情实感服务,托起灿烂夕阳
洪雅县老干部局狠抓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坚持真情服务、周到服务,努力为老干部营造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一是抓队伍,强素质,为老干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洪雅县委老干部局提出“建设一流班子、带出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的口号,坚持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道德素养、工作作风、民主决策、党风廉政等六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了“工作比能力、岗位比贡献、服务比作风”的“三比”和“安心、热心、耐心、细心、尽心”的“四心”活动,提出了“一把椅子、一张笑脸、一杯茶水、一声问候”的“四个一”服务要求和做老干部的“知心人、贴心人、当家人”的服务目标。他们注重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坚持做到有学习计划,人人有书籍,学习有记录,读书有心得,人人有鞭策措施。他们健全完善了《领导分工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分片联系制》等17项工作制度,作为工作人员考核、评奖、评先晋级、提拔使用的衡量标准,并请老干部监督实施。通过多年努力,逐步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求真务实、乐于奉献、勇于吃苦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二是围绕政策,结合实际,落实老干部待遇出创意。洪雅县委老干部局十分重视老干部待遇的落实,历年来凡是有政策、文件规定的,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兑现,始终不存在“两费”拖欠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注重向前一步,积极探索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路子。根据县的经济发展情况,他们按照经济增长情况,增加老干部的交通费、年终一次性奖金及慰问金,坚持每一届县委政府组织一次省外参观,每年组织一次省内参观。2006年为离休干部增加了交通费,提高了春节慰问金、生病看望慰问金、电话费,计入了工资一起发放。对全县破产企业离休干部遗孀,由县财政给予补助,并适当调整了因瘫痪等原因生活长期完全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的护理费标准。为抓好破产或转制企业离休干部的“两费”落实,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离休费发放由社保解决,医药费由县财政解决,门诊费由老干部局向县财政结算。老干部持老干部局出示证明,就可以到定点医院住院,产生的一切费用由医院直接向县财政结算。对于一些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情况,他们坚持一事一报,将县委县政府的批复作为今后同类情况的执行依据。
三是耐心细致,把老干部服务工作做到实处。近三年他们坚持开展办公到老干部家问计、了解情况到老干部家求实、老干部有困难到家解决、生病到家看望慰问、有喜事到家祝贺的“五到家”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受到老干部的欢迎。2006年,参观邓小平的故乡,途中一位高龄离休干部下车小便,因他患有前列腺增生,怕站时间长了出现意外,工作人员护送他到厕所,给他找凳子,在厕所照看他一个多小时。还有一位离休干部,子女都远在外地,生病后,老干部局全体人员轮流在医院病床前伺候,喂水喂饭,倒屎倒尿,直到他去世。对于老干部的来信来访,洪雅县委老干部局十分重视,坚持做到细致处理、件件答复。2006年2月,一位离休干部子女写信反映住房和就医困难,与平时掌握的情况有很大出入。局里同志多次上门,了解到信是老干部的儿媳写的,目的是想在粮食局为老干部的儿子解决一处住房。局里的同志没有批评责备,而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坦诚地与老干部交换了如何处理好与下一代关系的意见,并与粮食局协调,结合这位老干部的实际进行了适当照顾,使这位老干部非常高兴。2005年,该局接待来访老干部32人次,处理来信47件,满意率为100%。
四是善抓“小事”,时时处处做老干部的贴心人。洪雅县委老干部局以“老干部工作无小事”为原则,落实《分片联系制》,加强对老干部的沟通和了解。对身体状况差的,每月至少看望一次,和老干部一起聊天、一起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联系情况汇报会,讨论解决老干部的思想问题及家庭困难。经常打电话问候,征求对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老干部看病、报账、住院,老干局实行“一站制”服务。老干部凭就医卡看病不挂号、不排队,门诊费在老干部局报销,住院由老干部局出具手续直接入院,减轻了老干部手续上的烦琐。他们还将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电话号码和全县老干部住宅号码打印成册,发给每一位老干部。工作人员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老干部电话。老干部来局里时,做到起身迎接,主动让座,热情接待,走时送上一程。老干部日常活动时,主动送水,捡球,搞好活动护卫。老干部开展大的活动,工作人员都提前半小时上班,所有老干部离开后才下班。特别是在维护老干部利益上,老干部局坚持寸金必争。如为了帮助老干部追回集资款,老干部局长找书记、找县长、跑县财政局,多次自己垫资带着机关干部奔波于成都、彭山、黄龙溪等地,有时寒冬腊月,睡在欠款单位的办公桌上,多次遭受对方冷遇。许多老干部都深受感动,有的也加入到催债的行列。不少老干部接到追回的集资款后,感激的热泪夺眶而出。老干部都说:老干部局人员服务热情,工作细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四、珍惜宝贵财富,让晚霞更加增辉
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收获。在老干部局的努力工作下,洪雅县老干部中形成了识大体、顾大局,发挥余热做奉献,和在职干部和谐共创先进县的良好局面。广大老同志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在职领导工作中遇到难题,老干部主动站出来出主意、想办法,分忧解难。如,县里修建瓦屋山电站时,有的拆迁户提出过高要求,甚至有的无理取闹,影响工程进度。老干部主动站出来,有的上电视节目宣传相关政策,有的驱车90多公里,深入到88户移民户家中,协助做思想工作,收集意见和建议,使移民户深受感动。在老同志的支持和协助下,移民搬迁任务提前完成,工程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的施工。又如,县里进行县城改造时,不少居民存在有不合理想法。为协助县里落实改造规划,先后有18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在县电视台进行演讲,讲自己的生活经历,讲旧城改造的目的、意义,号召拆迁居民顾全大局,并带头做亲朋好友的工作。县委、政府领导在多次大会向他们致以真切的感谢,等等。老干部的作用受在职干部的广泛肯定。县委领导表扬说:“洪雅县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离不开老同志的传帮带,经济发展离不开老干部的关心和支持,社会稳定少不了老同志的无私奉献。老干部是县委、政府一块响当当的品牌。”
悠悠敬老情 ——记四川省洪雅县委老干部局
2016-12-30 10:41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