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乌蒙腹地的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西南的重要钢铁基地。近年来,在水钢离退休干部管理处(以下简称水钢老干处)干部职工的辛勤耕耘下,十里钢城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这里成了离退休老同志安度健康幸福晚年生活的乐土。
    水钢始建于1966年,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具备年产300万吨铁、300万吨钢、280万吨材的综合生产能力。现有离退休职工14800余人,其中离休干部97人,县处级以上退休干部333人,一般干部2573人,离退休党员3368人。水钢老干处负责公司离退休干部管理、二级单位退休职工的宏观管理和所有“老字号”的工作。老干处下设有三个干休所和40个退休职工服务站。全公司共有专兼职离退休工作人员107人,其中老干处专职工作人员19人。近年来,水钢老干处紧紧围绕企业经营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不断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水钢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增强素质、转变作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水钢老干处围绕勤政廉政、增强素质、转变作风、亲情服务、营造氛围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5年被水钢党委评为“四好”班子。
    1.建设队伍强素质。队伍建设是提高工作质量,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为此,老干处首先结合实际,克服困难,大力整合本系统人力资源,调整科、所、站的岗位任务。同时注重开展培训工作,坚持每年举办一期老干部工作者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每月举办一次业务知识讲座;每周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学习。通过“培”(参加培训班培训)、“育”(在工作中培养锻炼)、“激”(在经济上、精神上激励)等方式提高了离退休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据统计,2001年以来参加培训学习的人员达1000余人次。
    2.强化制度转作风。制度建设是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水钢老干处把抓制度建设作为开展好老干部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出台和完善老干处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如为给离退休干部排忧解难,老干处建立了“五必访”制度,即老干部生病必访;节日必访;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必访;有困难必访;婚丧必访。2001年以来,老干处领导和工作人员走访、慰问的离退休干部职工有上万人次,并积极为老同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老干部的称赞。
    3.亲情服务献爱心。让老同志满意是老干处工作的出发点。为此,老干处以活动为载体,推出“亲情服务”活动,要求各级老干部工作者以儿女之心,晚辈之情为老干部服务,创建家庭、单位、老干部“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使老同志感受到家庭亲情般的温暖。许多老同志经常说:“老干处是我们老同志的家。”
    4.营造氛围拂新风。近年来,水钢老干处把每年10月定为公司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月,要求各级组织和老干部工作者对孤寡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对病残老人提供帮助,并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在全公司形成了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针对特点、突出特色,大力加强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重要保证。水钢老干处根据离退休职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紧跟形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老干处非常重视对离退休人员进行国际国内形势及厂情的教育,让离退休职工开阔眼界,紧跟形势,在知晓天下事、了解企业面临形势的同时,关心水钢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近年来,许多离退休老同志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到学校给青少年作传统报告,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公司遇到严重困难和技改急需资金时,他们主动捐款支持企业发展,令人十分感动。
    2.依据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水钢老干处把通晓政策作为全处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把正确贯彻执行政策与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切实维护了老同志的利益和队伍的稳定。2000年,水钢200多名退休职工联名写信给企业领导,要求增加岗位津贴。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老干处用相关政策给这些退休职工进行耐心解释,及时化解了矛盾。
    3.掌握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离退休队伍的稳定工作,关键是要掌握动态,发现苗头后及时解决问题。2001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员调升工资,许多老同志为此四处打听,提出要求。老干处的同志主动了解情况,及时与老同志沟通,解释政策,确保了队伍的稳定。
    4.关心老同志生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心老同志的疾苦。老干处把老同志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时刻放在心上,切实解决老同志的实际困难。有一位离休干部在抗战时期脚部受伤,至今留下后遗症,为帮助他转院到外地治疗,老干处领导及工作人员多次到医院、到他原单位进行协商,妥善作了安排。
    三、落实待遇、排忧解难,切实保障老同志的合法权益
    1.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一是坚持公司领导、老干处领导定期为老干部作形势报告、传达文件、通报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情况;二是公司重大会议均请离退休老领导参加;三是每年拨款近两万元为老干部订购报刊、杂志;四是设立专门阅览室供老干部学习、阅读文件;五是组织老干部参观公司生产建设项目、高新技术成果和外出参观游览。
    2.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一是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上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治病医疗有保障、确保老干部的事有人办;二是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拨款为老干部发放生活补贴;三是坚持老干部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四是明确专人为老干部办理医疗费报销手续;五是做好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六是及时关心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及老干部遗孀;七是对长病、重病人员实行上门服务,为其排忧解难等。
    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不断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水钢老干处历来重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广泛开展健康文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作为满足老年精神文化需求、推进企业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1.办好老干活动中心,为老同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条件。自1984年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以来,在不断加大老干部活动中心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近年来,先后拨款60余万元,完善了10000余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该活动中心设有阅览室、多功能电视室、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排练厅、网球场、门球场等,20多年来,包括节假日在内天天开放,深受老同志欢迎。
    2.办好老年大学,为老干部终身学习搭建平台。水钢老年大学是贵州省第一所企业老年大学。办学16年来,有5000余人次老干部成为老年大学学员,目前开有17门课程,每天到老年大学学习的人员达到300余人。近两年还增设了三个分校。老年大学已成为老同志“老有所教、老有所学”和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场所。
    3.搞好“双十佳”老人评比,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提供载体。2004年水钢老干处在全公司离退休人员中开展争当十佳“学习型老人”和十佳“健康型老人”的评比活动,对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同志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老同志张瑞林通过读书看报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每年都有近百篇各类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开朗健康的退休老同志陈惠文发挥她在太极、舞蹈教育方面的特长,编排舞蹈和百人太极方队多次参加省、市文体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奖等。
    近年来,水钢老干部工作为促进水钢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和谐发挥积极的作用。水钢的“老字号”组织也多次荣获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其中,水钢“星光老年之家”被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评为“先进单位”;水钢老干处被省委组织部和省老干局评为“先进集体”;水钢老龄委被国家老龄委评为“先进集体”;水钢老年大学被省老年教育办公室评为“先进集体”;水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被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