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巴加央,一个普通藏族人的名字。1972年参加工作,1998年入党,现任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驻拉萨老干部服务站党总支书记、站长。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走过了12个春秋。10多年来,他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视离退休干部职工为亲人,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需,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把自己的真情和热情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服务离退休干部职工的事业。老干部们亲切地赞誉说:“服务站如家,站长像儿子”。
一、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服务站工作条件
1995年,组织任命旦巴加央为山南驻拉萨老干部服务站站长。接手工作时,服务站设备很简陋,办公条件很差,连个通讯电话都没有,交通工具是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车,人员严重不足,资金更是短缺。面对这样的困难,旦巴加央东奔西走,在地委老干部局的支持和上级有关单位、企业的援助下筹资7万多元,以自己亲戚的退休房作抵押贷款40万元,与山南地区贡嘎县贸易公司联营创办经济实体,增加了服务站的收入。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务站摆脱了资金紧缺的困境,增添了必要的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固定资产由4万余元增加到24?89万元,流动资金达20多万元,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服务老干部工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山南驻拉萨老干部服务站党总支下设11个党支部,离退休党员209名,代管离退休干部、职工366名。旦巴加央担任党总支书记后,深深地感到要搞好服务站的工作,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使老干部们满意,必须要依靠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要配备好精干得力的总支、支部领导班子。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按照党章规定,经党员民主选举产生了总支、支部领导成员,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总支和各支部的党内政治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等,从而加强了对离退休党员干部和单位在职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党总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总支委员会,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传达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研究、布置总支的工作,检查各支部贯彻区党委、山南地委指示精神的情况,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区内外的大事,使每个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旦巴加央的主持下,党总支和各支部的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三、组织老同志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政治鉴别力
山南安置在拉萨的离退休老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离退休后,离开了原工作单位。作为党总支书记的旦巴加央始终把继续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紧跟时代步伐摆在了开展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位置。他认真组织老干部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时事政治。
为使离退休党员干部职工树立和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抵制封建迷信思想,党总支根据区党委关于在党员干部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的要求和部署,于2000年集中80天时间,分三个阶段,以支部为单位,认真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了“四观”教育,参加人数达98%以上。通过“四观”教育,使每个老同志搞清了什么是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进一步认清了达赖集团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反动本质,逐步清除了消极影响,思想政治觉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推进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局势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少离退休党员干部说:“在离退休党员干部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人虽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必须要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要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2005年7月份以来,党总支在地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地委巡回组、督导组的具体帮助指导下,用半年的时间,组织山南驻拉萨离退休党总支全体党员开展了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旦巴加央从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到整改提高等各个阶段,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服务站本来人少事多,长期没有活动场所,条件艰苦,为了正确处理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正常的工作关系,他忘我地工作。由于工作太劳累血压突然下降,2005年12月23日中午旦巴加央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马上将他送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到下午7点多钟才醒过来,可是第二天他又出现在大家面前。在他的带领下,党总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共同努力,教育活动切实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顺利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成效测评中,群众满意度占参评总人数的76?2%,基本满意度占参评总人数的23?4%,旦巴加央以参评总人数100%的比例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离退休党员及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更加坚定了政治立场,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深得区党委、山南地区的赞扬。
四、心系离退休干部职工,竭尽全力落实好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解除老同志的后顾之忧
十几年来,旦巴加央按照“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要求,坚持“常怀尊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责,善谋为老之策,多办利老之事”,关心、照顾离退休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他十分注重建立健全服务老干部的工作制度,在服务站营造尊敬老干部、关心老干部、爱护老干部的良好氛围。对老干部的工资、福利、医药费等问题,凡是文件规定的,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兑现,对规定不明确的,他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积极向有关部门请示,努力求得妥当解决。如安置在拉萨的其他地区的离退休干部每月有煤油补贴,而山南地区来的离退休同志却没有,旦巴加央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进行了解决。又如,浪卡子县是高海拔地区,但该县安置在拉萨的退休人员只能享受二类地区的工资,旦巴加央查找到有关文件后,向地委组织部、地委老干部局反映后,也得到了落实。
每年元旦、春节、藏历年,旦巴加央把老干部服务工作做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老干部,让每一位老干部时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党总支和服务站全体职工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戴。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带领站里的同志对年迈体弱、行动不便、老干部遗属和身边无子女以及卧床不起、长期病号进行走访看望,了解老同志的生活困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年夏天,他都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离退休老同志举办老同志喜闻乐见的过林卡活动,开展麻将、象棋、扑克等活动项目的比赛,丰富活动内容。活动期间,风趣幽默连连,欢声笑语不断,使老同志愉悦了心情,增添了乐趣,沟通了思想,促进了团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逢雨季来临,旦巴加央都要主持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了解老干部职工的住房有没有危房问题。2004年,他发现退休干部格桑卓嘎、退休工人张德军等家的房子成了危房,便带领站里的同志到现场,当场从站财务预借1?8万元,对房子进行了维修,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使老同志们深受感动。
五、努力学习政治业务知识,不断增强为老干部服务的本领
旦巴加央上学不多,文化程度不高,1995年任站长时业务不熟,开展工作困难很大,但是旦巴加央从不气馁。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旦巴加央认为,仅凭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良好愿望,而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是干不好工作的。为了尽快地熟悉工作对象,熟悉业务,他一边向上级请教,一边向同事求教,还不断从书本中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因为有着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他很快地熟悉了业务,使站里各项工作走向了正轨。
1998年组织安排他到西藏民院学习,他下定决心决不虚度时光。坚持科学地安排每一天的时间,白天按时上课,晚上自费上电脑课,一个学期里他从未走出过学校大门。通过一年的学习,知识丰富了,头脑充实了,没有上过几年学的旦巴加央基本掌握了藏汉两种文字,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政治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增强了为老干部服务的本领。
旦巴加央是一个认真刻苦的人。在政治上,他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规范自己言行,在站里要求其他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总支里要求其他委员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深得离退休干部、职工的信任和拥护。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他对站里的同志严格要求的同时,十分支持站里的同志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选派工作人员到内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或参加自考,提高了职工为老干部服务的本领。
旦巴加央十多年来,尽心为山南安置在拉萨的老干部们做工作。他经常对老同志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服务站就是你们的家”。在他的带领下,山南驻拉萨老干部服务站多次被评为山南地区和自治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自己也被评为全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认为这是上级党组织、上级领导培养教育的结果,是全站干部职工和全体离退休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还很多,以后的任务还很艰巨。现在,他正急着尽快把山南驻拉萨老干部活动中心修建完工交付使用,使老干部们有一个自己的休息、活动、娱乐、学习的场所,虽然困难很多,他正在一步一步地走,一件一件地落实。旦巴加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服务站如家 站长像儿子 ——记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驻拉萨老干部服务站站长旦巴加央
2016-12-30 10:44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