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富平是庆阳市干部群众熟知的一名老组织,从事组织工作30年来,勤奋敬业,孜孜进取,默默奉献,在他身上,闪现着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是任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心想老干部、情系老干部,用一颗炽热的心,温暖了全市老干部,赢得了老干部的好评,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一、“把学习作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追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侯富平系农家子弟,当过兵,部队转业后就到组织部门工作。30年来,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的前提,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是履行好职责、搞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就会落伍,就会难以胜任所肩负的重大职责;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追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提高素质、搞好工作。”他除了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外,还根据工作实际,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干部政策,学习经济知识,提高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特别是善于向实践、向基层群众学习,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坚持抽时间、挤时间到县区、乡镇、企业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众座谈交流,总结升华基层干部群众生动鲜活的实践经验。担任老干部局长后,组织人员对全市每一个老干部及遗属的健康、生活状况和各项待遇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和登记,建立了翔实的老干部工作资料库。先后多次深入县区和市直涉老部门,走访慰问了200多户老干部,真心诚意地与老干部交心谈心,了解和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听取他们对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建议,不仅加深了同老干部的感情,而且为搞好老干部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实践了他一贯对工作人员“政策熟、底子清、业务精、工作实”的要求。同时,他还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组工干部如何坚持做到公道正派》、《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老干部工作》、《关于解决老干部“两费”问题的调查和思考》等调研文章,理论层次比较高,对指导全市组织和老干部工作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用情去做才能达到优秀,工作要干好,是没有止境的”
“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用情去做才能达到优秀,工作要干好,是没有止境的”这是侯富平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兼任老干部工作局局长以来,他心系老干部事业,情系老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干部的信任和好评。
老干部“两费”落实问题是老干部生活待遇的重点,也是老干部工作的难点之一,庆阳是个老区,老干部比较多,但又是个贫困地区,2004年以前老干部“两费”是全省的拖欠大户,“两费”清欠任务十分艰巨。侯富平上任后,面对困难,不推不托,坚持一手抓集中清欠,一手抓“两费”保障机制的建设。两年多来,他多次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老干部“两费”落实问题,多次与财政、社保部门负责同志商谈、给县区委书记打电话,协调落实“两费”资金。在他的努力下,2003年,全市共兑现离休干部“两费”3099.36万元,在保证当年“两费”不拖欠的前提下,清理兑现历年拖欠的“两费”198.13万元。2004年共兑现离休干部“两费”3642.64万元,不仅当年“两费”足额兑现,而且将历年拖欠的492.64万元医药费也得到了兑现,首次实现了离休干部“两费”无拖欠。同时,针对以往“两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着力从机制上进行完善解决,先后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制度,将市直差补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两费”和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费由原单位发放改由市财政负担;企业改制后,企业离休干部由原单位划归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尚未交纳统筹金的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由财政、社保部门先垫付,待企业改制结束、统筹金收缴到位后归还,确保了“三个机制”的有效运转。同时,他还汇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将“两费”落实情况纳入县区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县区党政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并落实了县区党政一把手署名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两费”落实情况以及“两费”统计通报、督促检查等制度。在此基础上,他还积极向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先后从省里争取离休干部医药费160万元,从市直有关部门为离休干部遗属争取困难补助4.6万元,切实解决了离休干部就医及遗属的生活困难问题。
老干部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却深深地揪着侯富平的心。在他的积极建议和争取下,市委、市政府把老干部的身体检查作为一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使一些老同志的疾病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受到了老干部的一致好评。一些老干部提出,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想在有生之年亲眼看一看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为了满足老同志的愿望,他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争取他们的同意和支持,组织市直62名副地级以上离休干部赴北京、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考虑到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安全问题,考察学习之前,他亲自主持拟定了几套考察方案,对考察路线、时间安排、经费预算、安全保障等反复进行研究和完善,从而确保了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赢得了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部分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生活困难一直是侯富平的一块心病。他一面向上级业务部门反映情况,一面向财政部门申请,从民政等其他部门争取资金,将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提高。这个标准虽然不算高,但却温暖了他们的心,一些遗属拿到这些生活困难补助费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室年久失修,活动器材陈旧单一,难以满足老干部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对此,侯富平四处奔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从省体委争取到部分健身器材,建成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市干休所颐园广场,为老干部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了极大方便。多年来,市、县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办公条件一直比较差,他任老干局长之初,市委老干部局的办公桌椅还是20世纪80年代成立老干部局时配置的,全市八个县区尚有四个县没有工作用车,一个县的老干部局还在危房中办公。对此,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逢到县区调研和检查工作,都要给有关领导做工作,争取他们对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积极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有效地缓解了老干部工作部门的经费短缺和办公条件差的问题。
三、“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公道正派,淡泊名利,严于律己”
侯富平在组织部门工作了30年,始终以“公道正派,淡泊名利”为座右铭,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凡事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搞形式主义;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合作共事,坚持原则,凡事坚持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特别是作为老干部工作局的一班之长,注意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做到放心、放手、放权。凡重要工作,都充分听取班子各成员的意见,与班子成员充分协商讨论,集体决策;对干部职工,既注意从工作上严格要求,促其提高,又注意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严谨勤奋的敬业精神,引导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不贪不占,不搞特殊化,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考验。他坚持从小事着眼,注重从感情上联络每一位老干部的心,每年春节,他都要以老干部局和个人名义向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寄去贺年卡。许多老同志都以回信或者打电话等形式对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位老同志在回信中写道:“贺卡虽小,但它代表着组织对我们老干部的一片心意,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党对我们老干部的关怀和爱护。”
真情献夕阳 ——记甘肃省庆阳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侯富平
2016-12-30 10:46 编辑:老干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