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怜芳草 人间重晚情 ——记北京医院保健办公室
2016-12-30 10:46 编辑:家网编辑15
在全国唯一一家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院名的“北京医院”,有一个受人关注的地方——北京医院北楼。这里承担着我国高级领导干部及重要外宾的医疗保健任务,活跃着一批肩负重托、牢记使命、满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首长服务的医护人员。在保健办公室的带领下,经过50年来几代保健医护人员的艰苦努力,北楼成为了一个政治素质高、技术力量强、思想作风过硬、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先进集体。
一、发扬白求恩精神,把医德建设摆在首位
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号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精益求精和对同志满腔热忱的精神。北京医院北楼始终不忘这个号召,面对“四多”工作特点,即高龄患者多,平均住院年龄90多岁;重大抢救多,一年多达600余次;特护多,全年超过3500班次;医务人员出差多,一年达270多次,累计达4300余天,从不叫苦叫累,始终自觉地追求和践行着白求恩精神。
一位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教授医生,已经86岁了,依然在为国家、为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几十年来,他医术精湛、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得到了很多荣誉,也得到了患者的信任。他曾给多个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疗、手术,曾守护周恩来总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曾随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特殊的身份及工作,并没有使他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反而使他更加谦虚敬业,凡是接触过他的同事及患者,都觉得他很好接近,非常可亲。
还有一位内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他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工作应该让人民放心;作为一名党员,工作要让党放心”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40多年来,他一直担负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医疗保健工作,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酷暑严寒,总是顽强地奋战在高干保健第一线。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一直未能很好地治疗休养。一次,为抢救一位呼吸衰竭的病人,他从早晨起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顾不上喝水、吃饭,晚间突然腹部疼痛,经诊断为尿路结石,但他仍不休息,第二天继续上班。为了病人,81岁高龄的他全然不考虑自己。他常说:“干我们这一行不能有截然的8小时内外之分,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医务人员。”
在这两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的带动下,许多中青年专家、护士也经常承担繁重的特医、特护工作。他们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积极稳妥,坚持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医疗、优质的护理和个性化服务,得到了党和政府、中央领导及广大保健对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北京医院先后有300多名医疗、护理和管理人员及多个医疗集体受到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彰,不少老首长和知名人士题词赞扬北楼医务人员。
二、攻坚克难,在医术上精益求精
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各种新的诊疗技术逐步应用到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北京医院保健办公室带领医护人员紧跟形势的发展,不断攀登医学高峰。几十年来,他们在老年病诊治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个个佳绩,特别在对一些高龄首长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受到了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扬。许多过去不能做的治疗,在这里已经成为常规;手术中年龄条件的限制,在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他们成功地为86岁高龄的首长实施了胰腺癌切除并根治手术,为75岁高龄患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伴撕脱至左髂总动脉的首长成功实施支架植入术,为98岁高龄首长实施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83岁高龄首长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为75岁首长实施三根血管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为患有急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大出血而昏迷的首长成功实施了急诊介入脑动脉瘤栓塞术,成功抢救了主动脉弓起始部破裂伴急性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的年逾九旬的老首长,成功为93岁高龄的首长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为90岁高龄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长成功实施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并总结出一整套护理长期卧床、持续上呼吸机的首长的临床工作经验。他们曾创造了93岁高龄首长持续不间断床边血滤达16个月的记录,成功地为94岁高龄患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首长进行多达17次抢救。
三、尽心护理,筑起呵护生命的绿色长堤
护理队伍一直是北楼的一面旗帜,这是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技术扎实、服务优秀、人员齐备的队伍。多年来,她们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融入到护理团队的血脉中,用丰富的经验和聪明才智,为我国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作为一生追求的辉煌事业。
有一次深夜两点,一位年逾九旬的高龄首长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刚下小夜班准备休息的同志又重新戴上了燕帽,没有人知道这已经是她们连续上的第几个夜班了。深夜的电话铃声牵动着她们的心,有人从宿舍赶来了,有人放弃了第二天的休假……急抽血、准备急救物品、手术前准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首长的安危使她们忘却了身心的疲劳。随着介入球囊扩张术两个支架平稳地支撑起病变部位的血管,监测仪上绿色的生命之线又开始平稳、有力地跳动。清晨,首长安静、平稳地熟睡了,而她们又投入了新的任务。
一天,一位年逾九旬的首长突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伴有急性心包填塞,入院时血压为零,已处于弥留状态。由于静脉不充盈,为抢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而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仍然稳稳地将钢针刺入了细丝般的血管,将药液输进了首长的体内,使血压逐渐回升并稳定住。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下,经过24小时的全力抢救,首长的生命指征终于平稳下来。为了防止病情突然变化,护士长派出了实力最强的护理小组,随时监测病情的变化。她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回家了,紧张的抢救、繁重的工作,使她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护士们有的白班连夜班,有的母亲去世了,依然强忍悲痛坚持工作……“我没事,夜班我来上”,“你休息一会儿,我来加班”,平凡的话语将她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优良的团队作风在她们中间无声地传递。从烦琐的生活护理到精细的治疗用药,她们耐心、细致地操作着,做到轻、细、慢、稳。夏日闷热,首长不能经受空调的冷风,她们将病房的冰箱全部腾空,冻上冰块,然后再一盆盆地放到房间内降温,等等。经过她们不懈努力,76天后首长奇迹般地昂首走出了病房。为了首长的健康,她们常常顾不上照顾家人,总是这样无怨无悔地在这一方天地中忙碌、奔波、守护着……
几十年来,北楼的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始终是大家的座右铭,讲奉献、讲团结、讲科学、讲医德、讲纪律的良好风气依然在代代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