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求无止境 五十余载献真情 ——记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罗慰慈
2016-12-30 10:47 编辑:家网编辑15
罗慰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和中央保健委会诊专家,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等职务。他多次出访进行学术交流,是国际同行业中受人尊重的学者。
罗慰慈教授长期从事内科呼吸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他善于处理临床中遇到的疑难病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对结节病、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和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负责人,主编《现代呼吸病学》等数部专著;曾获得1984年、199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9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罗教授无论在京城大医院还是在西北边镇,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连续多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曾六次荣获中央保健局颁发的“先进个人”奖状。他的医德医术得到了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内的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严谨、求精、勤奋、奉献”——辛勤耕耘的协和人
罗教授自1953年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呼吸专业的医、教、研工作,一干就是半个世纪之久。他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经罗教授确诊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
在呼吸内科门诊,如果您看到一位慈祥和蔼、精神矍铄、学者风范的老人,那就是我们非常尊敬的罗慰慈教授。在门诊的一张小小的诊桌前,罗教授总是对每一位患者做认真、细致的检查。他理解患者求医心切的心情,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许多外地病人都是慕名而来,为的是让罗大夫对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曾经有一名外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的化验结果有一些疑问,不知道应如何配合医生治疗,罗教授就不厌其烦地为其讲解,从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一直到用药剂量的如何确定,都解释得通俗易懂,非常清楚,病人听后非常满意,万分感谢。在他5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无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他都一视同仁,面带笑容,和蔼可亲,体贴入微。看罗教授门诊的病人很多,上午的门诊要看到很晚,他回家经常是中午一点多钟。由于年纪较高,科里曾经安排给他一间休息室,但他却考虑医院用房困难,没有答应。他始终以“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工作着,真诚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二、“为人师表、业精于勤”——年轻医务工作者知识与作风的传授人
罗教授坚持为八年制医本科讲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级医学人才。他的思维敏捷,寓教于乐,非常注重对下级医师和研究生的素质培养,强调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学会做人。
在教学方面罗教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进行教学,对学生们不明白的问题,罗教授都一一结合临床实际认真解答,直到同学们完全明白为止。为了搞好教学工作,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精确的解答,罗教授经常废寝忘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罗教授的授课内容精简而明确,课堂上他要求学生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尽可能使学生们记住、理解其要点。他能够深入浅出地对授课内容进行讲解,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教育学生要以病人为本,作为医生尤其要注意医德的培养。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做为新一代的医务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应该既会看病,又会科研,还要有教学意识。要以病人为中心,要有良好的医德,更要有对疾病的准确诊断能力。”罗教授的博学、为人和言传身教,让他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部健康保健的守护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罗教授就被指派参加干部保健工作。翻开他的工作简历,让人不禁由衷地敬佩和感动,连续多年被中央保健委评为“先进个人”。近年来,由于协和医院被指定为中央保健基地,干部保健任务更加繁重,罗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一如既往热爱干部保健事业。据保健处近期统计,罗教授一年来参与的中央保健对象会诊次数约300次,名列全院第一。
高干保健对象大都是离退休老同志,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常常是多种疾病集一身,罗教授总是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利用扎实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每一位干部做好保健工作。保健工作责任重大,时间随机性较强,无论白天黑夜,也无论休息日还是工作日,罗教授总是随叫随到。任务就是命令,只要任务一来,他会立刻赶到医院,有时甚至是推开正在进餐的饭碗,丢掉手中所有个人的事情为保健对象会诊。一些外院的干部保健工作也常常请罗教授会诊,他接到电话后毫无怨言,欣然前往,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
在会诊过程中,罗教授从不放过病人细微的病情变化,他头脑清晰,思路敏捷,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每每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科学、合理、令人折服,为以后制定整体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为保健对象查体工作中,他总是提前来到诊室,查阅每一位保健对象的病历,了解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基本情况和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详细而且重点突出的体检,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罗教授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受到保健对象和家属及广大同行的好评和爱戴。
罗慰慈教授从医50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为干部保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科学精神、献身精神, 体现了干部保健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