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吉从事老干部工作15年,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把“动真情、解难题、办实事”作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总要求。
动真情,想老干部之所想
周永吉从事老干部工作后,把让老干部安度晚年作为自己的至真追求。他很快就投入老干部群体中去,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认为,“只有对老干部投入深深的爱,才能换取老干部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他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几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周永吉对老同志的深厚情怀。一次,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老干部夏季门球比赛,临近中午,一位参赛老干部队员在球场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县医院。当天正值周永吉女儿高考,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到医院,为这位老同志找医生,垫付住院费,办理完住院手续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才放心地离开。这位老同志康复后逢人便说:“我这条老命是老干部局周局长帮我抢回来的!”
20世纪90年代末,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拖欠离休干部的“两费”问题,影响了老干部的日常生活。看到蜂拥而至的老干部,周永吉心急如焚,他深知“两费”问题是老干部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设法解决老干部的“两费”拖欠问题。于是他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找县领导汇报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另一方面跑市局和省局说明情况争取资金。2000年5月的一天,他在陪同县委主管领导去省城争取资金时,上楼不慎扭伤了脚,脚肿得穿不上鞋子,只好临时买双布鞋趿拉在脚上,往返于各部门之间,终于将离休干部“两费”问题列上了省局专项资金。在他多次往返省城争取资金期间,父亲身患重病,他为了早日解决老干部“两费”拖欠问题,向组织隐瞒实情,没能顾及父亲的病情,以致延误了治疗,父亲年仅66岁就病故了。他的家人及好友都抱怨说:“看你忙的,老人病得这么重,也不知道守护在身边多陪几天。”周永吉却真诚地说道:“我作为父亲的儿子,理应尽孝老人,但是,每一名离休干部,也如同我的父母,我一样有责任照顾好他们!”由于他的辛勤努力工作,当年省财政为勃利县拨付转移支付资金260万元,彻底解决了拖欠全县离休干部“两费”问题。
还有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充分体现出周永吉的爱老情怀。2007年4月的一天,一位名叫沈永茂的老同志为了让县局转寄他的报纸,来到周永吉办公室。周永吉把这位老同志热情地让到座位上,在问明了老同志的来意之后,发现这位老同志的指甲又黑又长,指甲内积满了污垢,他随即拿起了身边的指甲刀,拉起老同志的手剪了起来。这位老同志情不自禁地说:“太不好意思了,哪能让您局长剪指甲啊!”
解难题,急老干部之所需
“再难,也不能让老干部为难!”是周永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干部离休后,无论在家庭生活当中还是参加社会活动方面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尤其处在“两高期”的老同志,困难就更多一些。他们或年迈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或因住房年久失修,透风漏雨,影响了日常生活起居,很需要身边有人去照料,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此,他经常教育下属工作人员,要热心关怀老干部,为老同志解难题。
2005年夏季,小五站镇离休干部庞焕志住房漏雨,大山墙濒临倒塌。周永吉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作了汇报,并陪同组织部长走访看望这位老同志,实地查看老同志的房屋失修情况后,协调其所在乡镇出资3000元,为这位老同志修缮了房屋。2006年,在一次走访中,他发现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马德忠家住房年久失修、处于危房状态。回局后,他立即向县里起草了解决马德忠住房资金的报告,县财政拨付1万元资金给马德忠老人,并帮助马老卖掉了旧房,购买了新房。
2010年4月,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付海位因患心脏疾病,急需去省城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费用很高。其家属子女找到老干部局,陈诉病情,说明缺少治疗费用。周永吉闻听后,立即协调付海位所在单位,筹款2万元,同时协调县财政局为付海位预支医疗费用1万元,并亲自送到老人病床前,感动的老人叫子女找来医生说:“这位就是我们县老干部局局长。”由于及时救治,这位老人得以幸福地安度晚年。
特事特办,好事快办。曾有两位基层离休干部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18级待遇没能得到落实。一名是县煤矿离休干部范福荣,在企业改制中他的档案不慎遗失。多位老同志反映他是抗日时期参加工作的,理应按政策享受18级待遇。另一位是林业离休干部郭景生,他的档案因为缺少当年的工资审批表,只有一张早期的工资审批表,按照18级工资标准仅差5角钱,老同志多次找到各级组织反映情况。由于一位档案丢失,一位档案内材料不完备,加之享受18级待遇的审批权限在上一级组织部门,需要组织部门例会研究。当两位老同志把具体情况跟周永吉说明后,周永吉马上意识到,这是需要马上解决的特殊事情,一定要按照“老干部的事要快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否则会给他们带来终身遗憾。于是,他当即向县委组织部起草了请示,亲自去县委县政府汇报情况,最终得到了特批,了却了两位老同志多年的心愿。
办实事,谋老干部之所求
周永吉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维护老干部的根本利益。而老干部的切身利益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方面。所以,他把落实老干部的“两项待遇”当作老干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具体的工作中为老同志谋利益,积极主动地去为老同志办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建立长效机制,保证离休干部“两项待遇”落到实处。在建立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过程中,周永吉积极主动协调县人事、财政、劳保、卫生等部门,组成考察组分别到外地市县学习考察,对建立健全勃利县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进行广泛调研,并多次修订补充完善,为离休干部“两费”落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依据。
与时俱进,建和谐老干部乐园。原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室内面积小,格局不合理,设备陈旧,活动器材落后。周永吉在听取众多老同志反映情况后,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运作,起草了新建勃利县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将其纳入2007年全县为民办十件好事举措之中予以实施。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他除了安排局内两名工作人员深入现场监工外,还经常起早贪晚去工地查看,当看到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施工跟图纸有很大误差时,当即找到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修正,直到老干部们满意后才正常施工。经过他的勤奋工作,一座2200平方米的老干部乐园终于落成并交付使用。而后,又于2008年10月,多方筹资60万元在县亿达信广场修建了4个标准门球场,达到了老干部室内外活动场所一体化,为全县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娱乐健身创造了良好环境。
周永吉在老干部工作中,不以领导者自居,视老干部为亲生父母,对老同志动真情、解难题、办实事,因而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赞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除了部门工作多次荣获省市表彰外,他本人也多次荣获省级、市级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光荣称号。但是,他从不骄傲自满,仍然把自己当作一名为老干部服务的人民公仆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老干部满意的好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