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谱就敬老颂歌 ——记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局服务处处长张志敏
2016-12-30 10:56 编辑:家网编辑15
张志敏1989年转业到全国妇联从事老干部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热情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最诚挚的爱献给曾为祖国的解放、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老同志、老大姐们。他十几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为老干部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老同志们的高度信任和广泛赞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对老同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全国妇联机关现有离退休干部210人,是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老年群体,其中75岁以上的老同志近百人。出生在军人家庭,是将门之后的张志敏,对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们怀着很深的敬意和感情。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工作对象,他说:“我们蒙古族崇拜母亲,妇联的老同志个个都是优秀的母亲,为母亲做事义不容辞”。张志敏说到做到。他把党对老干部的深切关怀,把全社会对老同志的尊敬和爱戴,通过自己的工作送到每个老干部的心坎上。
多年来,他认真摸索和总结老干部工作的规律,有计划地安排到户走访、去医院探视、用电话慰问,余暇时常陪老同志谈心聊天,对每一位老同志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生日都熟记在心。他为每位老同志制作了便于携带的附有个人基本情况和联系电话的信息卡,以备老同志外出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他的兜里时刻揣着速效救心丸,以备老同志突然发病时使用。
对高龄老人他更是体贴入微,想方设法让她们安享晚年。有两位90多岁的老同志已是植物人,他多方奔走,为她们联系到便于探视,服务到位,价格合理的社区医院住院护理,定期去看望她们;还有两位90多岁的老同志腿脚不方便,不能出门,他把她们所有的事情都包下来从不厌烦;一位老同志在办理存款和捐款时,总是把张志敏找来帮忙,她存折的密码就连孩子都不知道。一位老同志病逝,可张志敏正在患病,他就一边输液,一边精心操持老同志的送别仪式,两次去八宝山联系有关事宜。多年来,经张志敏护送谢世的老人有几十位,每一次他都怀着沉痛的心情,尽心尽责地为老同志操办后事,让逝者安息,生者告慰。
老人们常会发生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每当这时,张志敏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么多年来,他究竟处理过多少紧急情况,救助过多少困厄老人,已无法统计!一位老同志在家不小心摔倒,导致腰椎骨折,当时她的儿女均不在身边,是张志敏第一时间赶到,抓住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一位老同志外出时心脏病突然发作,跌倒在大街上,导致股骨颈骨折。张志敏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把老人送进医院,两个小时之后,她的孩子才赶到,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一位独居老人赴美探亲前夕,朋友前来送行敲不开门。闻讯赶到的张志敏撬开房门后,见老人歪在马桶边,已经停止了呼吸,他毫不犹豫地背起身体僵硬多时的老人走下楼梯,一直送到救护车上。还有位老同志没有子女,老伴又去世了,当她做完大手术被推出手术室时,看到一直守候在门外的张志敏时,感动地流下热泪。她在感谢信中写到:“什么是亲人?组织就是亲人,我依靠的只有组织……”老同志有话愿意对他讲,有事愿意请他做,所有得到过他精心照顾的老同志都发自内心的说,自己的亲生儿女也做不了这么好啊,张志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二、学习政策,钻研业务,掌握为老同志服务的高超本领
张志敏十分注重学习掌握老干部工作的政策文件,他的办公桌上密密麻麻地排了一个小书山,里面都是党的理论、政策和老干部工作的文件和书籍,很多书页里还做了标记。他把老同志的事当作大事来做,凡是有政策明确规定的,就坚决执行,没有政策规定的特殊问题,他就到各部委老干部工作部门调研取经,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好作法。做不到的事情,他就耐心向老同志解释清楚,切实维护了老同志的利益,也维护了政策的严肃性。
做老干部工作不仅要有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还要有扎实、高超的服务本领。张志敏深谙这一点,他在自己原有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老年心理、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本领,给老同志带来福音。一位老干部颈椎不舒服,医院诊断为颈椎病,张志敏凭经验认为应进一步作CT检查,检查结果竟是颅内肿瘤;一位老干部昏厥在澡盆中,张志敏赶到后把老人背下楼,老人吐了他一身,送到医院后,大夫认为是患了胃病,张志敏坚持要求对脑部进行检查,结果是脑溢血;一位老干部脚肿了,张志敏发现后,立即让老人到医院作详细检查,结果是她的心脏起搏器过期了;一位老干部常把外面的东西捡回家,被人误认是小偷小摸,品行发生了问题,家人为此抬不起头而严厉地责怪老人,是张志敏细心观察,发现了老人原来是患了早期老年痴呆病。多年来,无论哪位老同志生病,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打电话,张志敏总是及时赶到现场,风雨无阻。老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神,晚年幸福的守护使者。
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带出一支敬老爱老的团队
张志敏担任处长后,提出了“政治觉悟高,服务意识强,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实”的工作标准,不断加强处室人员的队伍建设,把老同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服务处在他的带领下,团结合作精神强,工作标准要求高,锻炼成了一支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
张志敏经常说:“做老干部工作不仅要有热情,有感情,更要有责任心。不能只是当任务、应付差事,要把每件事做好。”他带领全处同志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他要求处里的同志逢年过节都要给老同志打电话嘘寒问暖,包括在外地和国外的老干部。在他的建议下,服务处有计划地组织保健讲座,编写保健简报,定期安排老同志体检,对每一位住院的老同志,他们都热心探视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每一次组织老干部活动,他们都带着药箱防备意外;每一年举办老同志祝寿会,他们都上场朗诵诗词祝福长寿,所有关于老同志安乐健康的大事小情,他们都入心入脑、倾情倾力。
张志敏带领大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内容。节假日,他们总是亲自登门入户把慰问品给老同志送去,有时要送到深夜;为了给老同志办成一件事,通常要辗转几个部门去咨询、取经、申请、协调;对定居在外地的老同志,他们保持热线联系,帮她们解决问题。为了满足不同年龄老同志的要求,他们把春秋游活动按照80岁以上、以下两个年龄段分别组织。为了保证活动安全,每次活动前张志敏都要对路途的远近、沿途有无厕所、餐饮卫生、老年人的食物等很多细节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精心安排,确保万无一失。
2003年非典时期,张志敏和服务处的同志们不顾个人安危,一如既往地忙碌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编写了大量的防治非典的资料寄给老同志,给隔离区和封闭管理区的老同志送防治药品,陪着患眼疾的老同志到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做眼睛手术。这期间两位老同志去世,他们一次次地跑医院,跑火葬场,直至把一切处理完毕。家属们无不为他们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感动。有人问张志敏,天天与老同志打交道心里烦不烦?他坦率地说:我把老干部就当是自己的父母。
辛勤的汗水必然浇灌出鲜艳的花朵。张志敏多次被评为全国妇联“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他带领的处室,以出色的工作被评为全国妇联“精神文明处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