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宝,一个个头不高的中年男性,他成熟、淡定,胸襟宽广,既是一个敢于承担的领导,也是一个待人真诚、特人性化的领导。
1993年8月,张桂宝从上海市静安区机关党委宣传工作的岗位上被提任为静安区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那年他36岁。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考验。好在他有部队的经历,有基层一线与居民面对面工作的历练,见了老干部有一种天然的亲切和随和感。他从分管老干部的生活待遇工作入手,渐渐地熟悉掌握了老干部工作的政策,与老干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0年3月他走上了区委老干部局局长的岗位。2009年4月起兼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他也是静安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回顾18年来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的点点滴滴,张桂宝常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贯彻党的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的角度,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做好老干部的各项工作。他尽己所能,善于集领导班子和全体同志的智慧努力承担起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发挥好老干部的作用,创新工作手段,加强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保持了全区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了全区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稳定、生活安定。
重视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张桂宝经常说,老干部理论功底扎实、文化内涵深厚,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必须学好理论,才能和老干部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更好地做好老干部工作。他坚持宣传党的理论,宣传党的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始终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始终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全区老干部工作的实践。他注重学以致用,积极组织和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定期给老干部工作者宣讲党的理论、路线和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同志们宣讲,把自己学习的感想和收获与同志们分享。由于他不是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而是结合实际工作、结合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宣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还指导工作人员将老干部工作编成教材,每年送到区委党校作为培训材料,以推动面上的学习和培训。
他注重“两项建设”,善于结合老干部的特点,积极组织老同志政治理论学习和办班活动。他注重老干部的理论学习,除每月老干部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外,一年还组织两次离休党支部书记办班,从时间的安排、内容的选定到宣讲的形式,都根据老同志的特点和形势的变化,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细致服务,得到老同志的充分肯定;他每年数次按制度规定协同组织好老干部通报会,请区领导向老同志传达中央、市、区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通报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精神为明建设、社区建设等情况,让老同志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老同志头脑,引导老同志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他根据老同志普遍进入高年龄、高发病的实际,他不断创新宣讲方式,通过到医院慰问、到家里走访和利用社区资源等,送学上门,为那些高龄、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同志创造学习条件和提供学习方便,让他们也能及时了解形势、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重视人文关怀,提高老干部的幸福感
随着老干部整体步入高龄期限、高发病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满足老干部晚年生活的需求,是老干部更加关切的问题。如何把老干部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也是张桂宝和班子经常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他注重把中央和市委、区委有关老干部生活待遇的政策和规定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位老干部身上,经常深入各有关部门主动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老干部“三个机制”的有效运作,维护好老干部的整体利益,力求解决好老干部所思、所想、所盼解决的实际问题。他经常去医院或老干部家中看望老干部,深入离休支部听取意见和建议,保持和老干部的密切联系,特别对高龄、孤老、生活不能自理、易地安置等有特殊困难和特殊情况的老干部给予特殊的关心、照顾。落实好他们的特殊护工费、特殊医疗费及生活补助费,让老干部切身感受党和组织的关爱和温暖。按照中央、市委文件和会议的要求,每年带领班子和有关同志深入街道、社区加强社区老干部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努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出品牌,增加亮点,不断提升社区老干部工作的水平。他每年精心组织召开社区老干部工作推进会,认真总结和完善社区老干部工作,不断推进老干部“四个就近”,让居住在静安区的1200多名老干部能安享幸福晚年。同时,加强对社区老干部工作者和社区党总支书记集中学习和培训,为社区老干部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营造了良好氛围。
按照信访条例,对老干部的来信、来访、来电所反映的各类问题和诉求,他满腔热情地接待处理或责成有关同志妥善处理,有效化解矛盾,保证了老干部思想稳定和生活安定。
重视阵地建设,使老干部工作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
1993年,张桂宝到区委老干部局工作的时候,限于当时的条件,区委老干部局和活动中心位于繁华南京西路支马路江宁路上的一个半地下室。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张桂宝的多年努力,2001年6月,区委把离区委较近的胶州路上原一所幼儿园所在地,占地600平方米的花园洋房划给了老干部局,实现了办公和活动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使老干部的学习和活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结合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活动、学习场所的建设的要求;如何通过搞好离退休干部活动、学习场所建设,拓展这一离退休干部的主要社会活动空间,为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切实保障;如何按照建设学习型城区和满足终身学习的要求,着眼于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的目标,使离退休干部活动、学习场所的规模、硬件设施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建设国际静安的目标、地位相匹配,与老干部队伍发展变化和老干部工作长远发展及满足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等思考让他常挂心头。为此,他带领班子成员历时一年多在深入各有关部门调研,并在全区多方勘查的基础上,于2010年向区委提出了新建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详细方案和请示,并作多次专题汇报,最终区委决定在胶州路300号新建面积达
在静安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两次搬迁史上,都凝聚着张桂宝对老干部的深情厚义,浸润着他对工作的至性至情的心血,承载着他对老干部事业的执着追求。
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确保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张桂宝经常说,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却牵动着中心,不是大局但会影响大局。他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的机制建设和队伍的自身建设,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围绕中心和大局开展工作。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组织全区近500位老干部和工作人员赴世博会试运行观展。他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精心策划,周到安排,责任到人,有序服务,形成特色,使整个观展活动,没有走失一位老同志,达到了文明观搏,平安观博,被多家媒体所报道。
“11·15”特别重大火灾发生后,张桂宝团结班子成员和善后工作小组的同志们,主动作为,及时行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做好善后工作。他在第一时间协组区委向本区的老同志通报情况,并利用老干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主动做好宣传、沟通工作,争取广大老同志的理解、支持和帮助。随后他带领同志在第一时间看望临时过渡房里的老同志,并送上慰问金,送去组织的慰问和关怀,令老同志倍感温暖。他积极争取市委老干部局领导的支持,配合兄弟部门共同做好遇难老同志家属和家属遇难的老同志的工作。他领导本局善后小组的成员周密部署由本局直接负责的遇难人员善后事宜。贯彻了区委提出“冷静、坚毅、务实、奋进”的工作要求,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反映出张桂宝成熟的政治洞察力、睿智的鉴别能力和稳健的工作作风。
张桂宝18年坚守在他挚爱的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不辞辛劳,兢兢业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工作业绩,赢得了老干部的普遍好评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