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底,民航业重组,新疆航空公司更名为南航新疆分公司,成为南航集团大家庭的一员。新疆分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以下称“中心”),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围绕新时期离退休人员政治、生活“两个待遇”的落实,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了离退休人员队伍稳定,很好地维护了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立足班子、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战斗的集体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涉及多方面利益的协调,对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和老同志队伍稳定都造成不小的影响。新疆分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认识到,在此进程中要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首先要有过硬的工作人员队伍。
    他们在班子建设上,坚持主要领导协调统一,由党委议事决策,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反对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在职工队伍建设上,着眼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职工服务,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感情、职业素养。要求职工做“三种人”,办“三种事”。“三种人”,就是“做离退休职工喜欢的人,做离退休职工信任的人,做离退休职工贴心的人”。“三种事”,就是“有利于离退休职工身心的事,离退休职工喜欢的事,离退休职工想办自己又难以办的事”。
    多年的教育和要求取得明显成效,工作人员在日常点滴工作中,热情、实干、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既做好本职工作,也关心中心整体工作,得到老同志的赞扬和公司领导的肯定。中心有位女同志,在老干部工作战线上一干就是12年。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她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适应老干部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紧紧依靠老干部政策开展工作。在新航体改过程中,面对老干部归属等很多涉及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面对老同志思想波动大,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的复杂情况,她坚持从转变老干部思想上入手,注意组织好老干部政治学习,在日常服务中倾注真情,像女儿一样与老干部相处,老干部生病,及时走访探望,老干部有心事,耐心倾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老干部建立深厚的感情。中心一位原部长,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听说有一位离休干部家的煤气灶坏了,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两口急得团团转,一整天都没有吃饭,立即叫了部里的小车,先给老两口买来了饭菜,之后又拿着煤气灶到市里去修理。商店都已关门,他们就挨个商店敲门,终于敲开一家,修好了煤气灶。当他们把修好的煤气灶送回老干部家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
    为照顾好行动不便的老同志,中心坚持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为长期瘫痪、行动不便的老同志组织一次郊游活动,上下全体出动,两人负责一名老同志。有的老同志由衷地赞叹:“子女做不到的你们都做到了。”2005年春节前夕,全体离退休人员给公司领导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由退休老领导和离休干部代表送给了公司领导。
    二、自力更生,积极创设老同志活动场地
    中心原没有专门的老同志活动场所,多年来一直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兼用同一场地。为了给老同志创设更好的活动条件,这几年来,中心一直积极争取公司领导的支持。2005年领导班子换届,也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老同志活动场地上。经多方努力,公司将文化活动中心全部交给中心管理,离退休人员终于有了专门的活动场地。对新的活动场地的建设,新班子下足了工夫,清理了全部营业性的办班,重新规划了30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由于从2005年开始,南航处在特殊的困难期,活动场所改建遇到了资金等方面的很多困难,只靠上级部门直接划拨款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心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自己能做的决不花钱,自己动手清洗中心的天花板、墙壁,清理脏污。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外援。由航食公司和公司工会支持,将活动中心粉刷一新;空管局赠送三台电脑,帮助开辟了电脑活动室;机场集团送来十几个大鱼缸,美化和改善了办公和活动环境。
    在公司及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文化活动中心焕然一新。新的活动场地创设了健身房、形体室、乒乓球室、棋牌室、会议室、电影放映室、书画影室、桌球室、阅览室等。尽管中心办公区大大缩小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也大不如前,但中心领导说:“我们把最好的条件给老同志,只要大家心情好,场地挤点没什么。”现在老同志活动场整洁、优美、安静,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老同志活动的身影;早上6点多开放直到晚上11点多,甚至年节都照常开放,受到老同志们的欢迎。
    三、响应企业发展先进文化的号召,以活动为载体,开创离退休工作的新境界
    多年来,中心积极配合公司,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并将离退休人员文体活动的开展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动和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和文艺才能,强健老同志的身体,丰富老同志的精神生活,为老同志发挥余热提供平台。
    从1997年起,中心多方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先后组建了老年艺术团、电脑学习、游泳、钓鱼、乒乓球、桌球、太极拳、锣鼓、棋牌等各种活动小组。在组织活动中,紧紧把握四个方面,即:快乐、安全、健康、向上,使老同志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放手老同志活动团体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在经费、场地、人员、外围协调及外出活动、比赛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各个团体都建立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常年坚持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老同志在参加全国老龄委组织的文艺调演中,《甜甜的歌儿迎宾客》节目获铜牌奖;在全区中老年健身操比赛中,《金色的夕阳》项目获得第一名;在“石化、八钢、铁路、民航”四企业运动会中,连续两年分别获乒乓球团体第一名、第二名。还有一些老同志,在自治区太极拳比赛中获个人二等奖,在文化部组织的首届中国汉字书画比赛中获老年组二等奖,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橘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有的还获得“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人五百佳”光荣称号。
    2006年3月,中心在场地、项目逐步成熟的情况下,成立了天山红霞老年艺术大学。目前已开设书法、国画、形体模特等课程,普遍反映良好。同时,中心把老年艺术团、太极拳(剑)队等老年活动骨干团体划归老年艺术大学管理,使中心活动的开展更加正规、有序。
    四、积极倡导关心国家、企业、社会,鼓励老同志实现更为积极的人生价值
    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南航离退休队伍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企业老员工大部分是献了青春献子孙,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心深刻认识到这种特殊性,积极协调,努力为老同志创造温暖的“家”的环境,同时鼓励老同志力所能及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中心向公司申请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新疆航空公司《新航志》展览,展现了一代代老民航人在大西北创业的感人至深的过程,现在参观《新航志》的展览已成为公司新员工的第一课。
    近十年来,老年艺术团排练节目近30个,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南航集团挂牌会,纪念公司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48周年重大活动中,中心组织老同志威风锣鼓队、文艺演出,在全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6年为了支援旺季生产,老同志们积极参加了“为旺季生产加油,为一线职工鼓劲”的仲夏义演活动,有的老同志还回原单位慰问演出,其中一名老工程师带去了自己的书法作品,是自己几十年总结的飞机维修岗位“30字诀”。中心的做法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和内外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