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他凭着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老干部这个特殊的群体,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热心和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许许多多让老干部感到温暖的琐事、小事,让广大老干部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心灵的慰藉,维护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被老干部亲切地称作贴心人和“娘家人”。他,就是丹阳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孙跃进。
孙跃进于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市委宣传部科长、乡镇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党务、宣传工作,在2001年8月由乡镇党委副书记调到老干部局工作,对于这次正常的组织调动,他当时就对组织表态,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服从组织分配,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请领导放心,我一定认真工作,上对得起领导的信任,下对得起全市数千离退休老干部的期望。来到老干部局的十多年里,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这句承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踏实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在一般人看来,老干部局虽然无钱无权,但工作舒服自由,没有压力,没有经济指标,似乎是提前的养老院,只有到了这个岗位,才会发现老干部工作是一个“跑断腿、磨破嘴、人不求我我求人、忙前忙后累死人”的苦差使,一天到晚接触的是迟暮的老干部,有时还要忍受一些老干部的无端指责,但还不能发火,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耐心解释,特别是还要经常出入于病房、殡仪馆,在常人眼里似乎不太吉利,但对于这一切,他没有过多的顾及,始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来正确认识老干部工作的价值。他常常满怀深情地说:“老干部是共和国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是革命的幸存者,作为代表组织服务的老干部工作者,如果不把他们照顾好、服务好,我们将辜负党的重托,忘记党的历史,愧对殷切企盼的老干部。”他是这样的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他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十年中,他以讲党性、有良心、尽孝心的态度,把老干部当作长辈、亲人来呵护,为倾听老干部的意见和心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长年频繁奔波于老干部的家中和老干部病房,不仅帮助他们解决待遇落实问题,还从精神上关爱老干部,特别是对长期单身、孤独郁闷、年高体弱的老干部,经常骑着自行车,来到他们的家中看一看、问一问、聊一聊,融入老干部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化解心中的苦恼。他善于站在老干部的角度考虑问题,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解老干部之所忧,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心竭力做好为老干部各项工作。他牢固树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服务意识,脚踏实地做好老干部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使老干部需有所应、困有所助、急有所救,哪里老干部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近年来,他累计接待了来访老干部3000余人次,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800余起,上门走访看望老干部不计其数,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处理丧事300余起,全市每位离休干部的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08年春节前夕,在家家户户都忙着过节的时候,天下着大雪,地上积雪很厚,路不好走,可他冒着大雪,顶着刺骨的寒风,艰难地步行了3个多小时,把春节慰问品送到20多位老干部手中,当时老干部们见此情景,深受感动,都紧紧握住老孙的手,连声说“谢谢,辛苦你了”。代管离休干部贺文祥家中发生纠纷,他冒着严寒,多次到其家中,协调家庭矛盾,在他的耐心说服下,终于使矛盾得到解决,离休干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随着为老干部办的事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得到老干部的信赖,请他帮助的也越来越多,他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以解决。2010年,商贸公司离休干部殷伟仪因病逝世,留下一笔15万元的自费治疗费用,因家中经济困难,其家属无力承担,找到他帮助解决,他二话没说,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并积极向市领导反映,帮助解决了此事。所有这一切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随时都可能发生在他的身边。
在信访接待工作中,他尤其注重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只要是老干部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他都要亲力亲为,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特别是在解决全市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问题的过程中,面对一批批带着情绪的离休老干部的群体上访和一封封上访来信,他总是面对微笑,不厌其烦地讲政策、说道理,尽力安抚好他们,让一批批老干部带着怒容而来,带着希望而走,与此同时,他一方面与主要领导一起,积极向市领导汇报老干部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另一方面深入基层单位、老干部家中,征求老干部意见,掌握第一手情况,查找文件汇编,寻找政策解答,亲手撰写工作报告,起草解决方案,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他的努力,市委专门召开了专题协调会,对离休干部反映强烈的安置服务、年终目标奖、防暑降温费、乘车免费、住房补贴等问题下发了文件,对老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详尽的规定,圆满解决了老干部工作的难题,有效化解了群体性上访事件,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稳定了老干部队伍。
在多年的工作中,他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工作方式。他先后在老干部工作中实施了老干部工作划片管理新机制、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服务制、基层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室达标检查制、老干部联系结对制等一系列有影响、见成效的工作管理制度,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开创了我市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省市委老干部局有关刊物均作了经验推广。他在工作中看到离休干部普遍到了“两高期”,生病住院日益增多,他建立了定岗探望制度,指定专人,每天定点在老干部病房,对住院老干部进行服务,协调医院,为老干部搞好服务,及时解决医疗困难,深受老干部的好评。他还十分注重老干部活动阵地的建设,2006年,他发现由于退休干部越来越多,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陈旧,现有场所已不能满足老干部健身娱乐的迫切需要,他积极争取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2007年新建了10间老干部活动用房和
他深知老干部工作不是一般工作,老干部大多是老领导、老上级,为他们服务好,这是应尽的职责。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首先做到。为此,他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虽然身为主持工作的副局长,但他却总是亲临一线,带领着全局人员一起干,在他的带领下,全局同志工作热情高涨,团结协作,使老干部局成为一支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他勤政务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加班加点是常事,就连公休日,他也很少在家休息,经常来局处理问题,家属也常埋怨他:“全局就数你最忙,哪来这么多干不完的事。”对此他总是一笑置之,继续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他每天上班基本上要提前一二十分钟,一到办公室首先抹桌、倒水、办公室卫生从来不要别人去搞,都自己办理,在他的工作日记本上,记载着接待处理有关老干部的一件件事情,详细地记录着已办完的和未办完的事务,老干部的大事、小事,记在本上,也记在心头。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办事公道,他分管财务,掌握着局里的经费开支,却总是精打细算,从不铺张浪费、随意开支,把单位当作自己的家庭来理财。他勤奋学习,精于安排,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安排学习主题,每次学习活动都能把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工作人员联系工作实际,学习上级精神、先进人物和业务知识,带头撰写心得体会,畅谈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体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丹阳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丹阳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该市的老干部工作一直名列镇江市前茅,2005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丹阳市评为“十佳满意单位”,局党支部近年来连续被市级机关评为先进党支部,局领导班子在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评为先进集体,其个人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先后评为镇江市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丹阳市医疗改革先进个人、市级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连续多年被市政府考核为优秀公务员,2010年还荣立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