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见到陈再红时,没有一个人感到这个个头不算太高、皮肤稍黑、说话直率的中年人是一个县级市的老干部局长。其实,他在为老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3年,并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敏捷的工作思路、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全市老干部的好评。

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要扎根老干部之中

陈再红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老干部是革命和建设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老干部的过去,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尊重、关心、照顾好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这不但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也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为做好服务工作,2004年,他带领全局同志,建立了为老干部服务的《离休干部联系卡》,亲自起草了《东台市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2005年,他在全市推行“五心五勤”工作法,2006年被时任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肯定,并在《盐城组工》上推广。2008年,他把对老干部的承诺,进行修改、补充,以文件形式,推进老干部工作的“十项服务”。同时,在盐城率先建立起党政领导干部结对联系老干部的制度。

为了全面了解老干部的实情,他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在基层搞调查研究,是离休干部家中的常客。他心中有三本账,一是全市离休干部居住分布账,二是身患重病离休干部病情记载账,三是特殊困难离休干部遗孀实情账。长期的走家串户,使他成了了解全市573名离休干部的活地图。他说,不了解老干部所需所想,不知道老干部有什么困难,就没有明确的工作方向。2000年东台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刻,涉及破产、改制123家企业中的265名离休干部人心惶惶,情绪不稳,面对离休干部提出的归属问题,他带领一班人,起早贪黑,走访离休干部,深入企业调查,与企改小组协商,促进市委出台了《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破产改制企业提取离休干部专项经费及遗属有关经费的实施办法》、《离休人员医疗费筹集和管理形式》等一系列文件,稳定了人心。他还建议市委在经贸委成立了离休干部服务科,把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到了实处。

面对离休干部全面进入“双高期”,他多次向市领导反映,建立起20多万元的离休干部特困基金,近几年来,先后解决了210余人次离休干部或离休干部遗孀的特殊困难。2009年,家住三仓镇的离休干部黄达人卧床不起,起居十分困难,他立即联系市保办,带领相关人员登门为其检查,提高了护理标准。黄达人在临终前握着他的手,反复感谢组织上的关心。原蔬菜公司离休干部祁政,脑部长瘤,他多次督促其住院手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病房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陈再红就是他的儿子,当知道他是一个局长时,无不为之夸赞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在离休干部遇到突发情况时,他绝对是第一个到场的人,在离休干部过世吊唁仪式上,都留下他慰问逝者亲属的殷殷之情……他常说:“老干部局长是服务局长,就是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局长。”

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要坚持讲政治,

引领老干部站在时代的前列

陈再红在部队是南京军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干部十大标兵,转业东台后,在机关党委当副书记,后被市委抽去抓重点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市委又安排他当老干部局局长。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养成了他优秀的政治品格。在13年的老干部工作中,“老干部工作就是要讲政治”是他的一句口头禅。他坚持认真读书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中央一系列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关政策法规,并以此指导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全过程。

为了让离退休干部紧跟形势,思想政治上不掉队,10多年来,他始终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为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的特色工作抓在手中不放松,每年一个主题,开展了“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塑形象”的“三学塑”;“学理论、学法律、学先进,为党旗添光辉、为现代化作贡献”的“三学两为”以及“三学三争”、“双学双比”、“双为”等主题活动,组织和引导老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帮助老干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支持改革、支持创新,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同行,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

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是他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又一特色。他挖掘了“坚持海滩义务植树18年”的离休干部梅寿芝;“无怨无悔23年促进老区建设”的离休干部、老县长李志人,以及“28年甘守清贫,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为社会捐款10多万元”的供电公司离休干部朱宝谷等先进事迹,并促成市委发文,号召全市老干部向他们学习。他还发动各级党政组织为老干部老有所为搭建平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13年来,他组织了12个老有所为先进事迹报告团,印发了事迹文字汇编8本,受教育的老干部10多万人次,使老有所为成为广大老干部的自觉行动。近三年来,他组织600多名离休老干部投身“十、百、千户扶贫1000多户工程,落实帮扶贫困户1184户,筹集生产发展资金40多万元。现在贫困户全部脱贫,走上致富道路。

有些老同志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认识问题。他提出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3464”工作法,把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老干部工作的全过程,有力地提升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水平。有位离休干部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发表自己的特色意见,有的人认为他爱批评,喜欢找碴,陈再红与他交朋友,发现他对党的政策学习有深度,所提的问题见解独特,但方法欠妥,就耐心做思想工作、促其转变,使这名同志成了老干部的督导员,成了他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好帮手。10多年,东台市老干部队伍一直保持着十分稳定的状态,这之中,无不凝结着他的辛勤劳动与不懈努力。

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推动老干部工作不断发展

陈再红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从普遍性工作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进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在实践中感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学校)、老干部活动室是老干部工作的三块主要阵地,但在工作部署上、工作要求上和工作检查上交叉影响,基层反映较大。他反复调研后,打破“三块阵地”各自的标准,开展“老干部之家”的创建工作,实现“三块阵地”、“四落实”,推动老干部工作的整体运行,现在全市投资1473万元的55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可容纳7808人活动。校舍总面积22526平方米379所老年学校,有15702名老年学员参加学习。“老干部之家”已成为东台老干部热爱、向往、温馨之家。

新形势、新要求赋予老干部工作新内容,怎样推动老干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激活了灵感。在上班的路上,他看到房产开发项目管理匾牌。他想,老干部工作能不能实现项目化的管理。于是,立即与几位同志策划,经过反复研究,反复商讨,反复对比,反复论证,终于推出了东台市老干部工作项目化管理,把老干部工作细化成政治待遇落实、生活待遇落实、老干部活动室和老年教育工作、自身建设5个项目工程,12个项目管理目标和27个子项目,实施实际情况量化考核,明确了项目进度责任人和检查人,印制了项目化管理手册,做到工作一目了然,项目详实到位,时序进度易于操作,工作责任具体明确,实情考核量化施行。项目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全市老干部工作水平,推动了老干部工作的持续发展,被江苏省委老干部局评为2010年度创新创优成果先进奖。

他十分注重老干部工作者队伍建设,组织老干部工作者学政治、学政策、学法律,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工作能力、服务与管理能力。13年来,他在全市倡导的“行千里路、进千家门、解千家难、做千件事”的服务“四千”活动持续运行,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干部走访慰问2500多人次,办实事、解难事近600。老干部一致夸赞他是一个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实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