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不是对一项事业充满极高的热忱和深厚的感情,是很难为此默默奉献、坚守十年乃至数十年,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已经26年,这26年里,他没有叫过苦和累,也没有为自己谋过任何私利、提过任何要求,他深怀一颗对老干部真诚炽热之心,全心全意地为老干部事业奉献着光和热——他就是泰州市委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赵建忠。

26年前,刚刚从部队转业到老干部部门的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对老干部工作一无所知。然而身为共产党员,他深深明白;大好的江山是老干部们打下来的,正是他们出生入死、不畏艰险的付出才保证了后代幸福安定的生活。因此,让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干部们乐享晚年,安宁无忧,这正是一名老干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的理想信念从一开始就深植于心,并贯彻于他数十年工作的始终。

打铁还需自身硬。空有一番崇高的理想并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开始求知若渴地学习与老干部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及方针政策,只要有新政策、新文件出台,他会立即摘抄下来,认真理解领会并运用于老干部工作的实际,多年来他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学习心得,集齐厚厚的十多本。现在他是全局公认的“政策通”、“活字典”,老干部工作中几乎所有的文件政策,他都能熟练运用、得心应手。2010年全省老干部工作政策业务知识竞赛活动中,他带领全局人员学习攻坚、出题考策,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分析解答业务知识上的重点和难点,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全局一举获得了全省纸质竞赛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丰厚的知识储备为开展老干部工作调研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多年来,他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老干部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常谋为老之策”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些人以为,办公室主任就是经常坐在办公室里写写材料,但是他不这样做。实践才能出真知,他经常深入社区、深入老干部党支部、深入老干部家庭搞调查研究,他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他先后撰写了20多篇调研文章,其中撰写的《浅谈如何发挥老干部作用》一文被全国性刊物刊用,并被录入《改革开放辉煌成果》一书;撰写的《农村乡镇老干部党支部如何设置的调查与思考》、《如何搞好老干部部门的调查研究》、《如何构建和谐机关》、《对离退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怎样当好办公室主任》等论文先后获得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调研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2010年他经过艰苦的调研和深思熟虑,提出了“走进社区、走进老干部党支部、走进老干部家庭,打造亲情服务老干部的品牌”的“三走进”活动设想,并付诸于现实,为老干部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深受广大老干部欢迎。这一活动获得了该年度全省老干部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20多年来,他的心中始终装着老干部,总是用浓浓的亲情温暖着老干部们的心。有一次,一位德高忘重的离休干部突发脑溢血去世,家中亲人悲痛难忍。他在第一时间赶赴老干部家中吊唁,送去慰问金,劝慰亲属节哀和保重身体,并且一直在那里协助办理丧事的具体事宜。而此时,他的爱人却因病住进了医院需要动手术,他只能把她临时托付给好友照顾。等他终于忙完回到医院,看着他疲惫而又伤感的身影,他的爱人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她懂得,在老赵的身上,担着一份对老干部们沉甸甸的责任。

2008年有一位离休干部的遗孀长期卧病在床,其子女均因为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窘。老人家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孙女职校毕业之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也就无法为家庭解困。赵建忠了解这一情况之后,买上营养品,到老人家里去看望。握着老人发抖的双手,他答应一定想方设法为她解决孙女的工作问题。回去后,他四处牵线搭桥,求人托关系,终于帮老人的孙女找到了工作。老人一家一定要向他当面表示感谢,他只是淡淡地说:这都是我分内的事,无足挂齿。

从他进入老干部工作部门以来,只要离退休干部找到他,无论事情大小,无论是否合理,他都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尽力解决,从不讲条件、从不推诿或回避。至今他已经参与慰问生病老干部上千人次,吊唁老干部近百人,帮助老干部解决了若干实际问题。春雨润物细无声,他带给老干部们的是无声无息的关怀,是有情有义的真爱,他让身陷困境的老干部一次次看到了希望,一次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公德乃大,无私心自安”,在对自身的要求上,赵建忠心中一直有杆明秤。办公室管钱管物、管车辆、管接待,手中有不少权力,可是有权力不代表可以假公济私、从中渔利。他认真细化制定了办公室的车辆管理、财务管理和接待制度,并多次在办公室会议上严明纪律,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他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刻保持着谦虚谨慎、清廉正直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任何时候都能带头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他的话来说:“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他的管理下,办公室开源节流、经费使用有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无事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名列前茅,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作风建设先进处(室)。

26年如一日,赵建忠把自己生命中青春最宝贵的时间都献给了老干部事业。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了不理解,他们这样对他说:“老赵,你看曾经和你一起工作过的战友、同事,还有其他部门的朋友升迁的升迁、下海的下海,你水平不差、阅历这么深,为何不找领导反映反映?”他听了总是一笑而过,淡然以对。他说:“干工作不为升官,干老干部事业更不能有名闻利养之心,我把老干部当家人、当长辈,只要他们生活安逸、心情舒畅,那比我当再大的官都有意义。”的的确确,在这数十年里,老赵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捧着一颗尊老、敬老、爱老之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乐于吃苦,甘于受累,永远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发表任何怨言。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全局工作人员,以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赢得大家的尊重。26年来几乎每年被评为市级机关优秀党员或先进工作者,最近又连续5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获得过江苏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记过三等功一次。荣誉面前,他低调谦虚,从不张扬,只是将此作为继续服务老干部、关爱老干部的动力。“为让夕阳无限好,一片丹心照晚晴”,这是一个普通的老干部工作者的孜孜追求,也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