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李贤富八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他自2003年担任德清县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发扬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奋力进取、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千方百计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展示了新时期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他是一颗闪光的“镙丝钉”
在李贤富身上,有着一名军人大无畏的本色。无论是过去的军旅生涯,还是现在的机关工作,只要组织需要,他都是坚决服从,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德清县因县城搬迁的特殊情况,引发了部分离休干部在新县城武康的住房问题。李贤富刚上任时,前来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的老干部挤满了整个会议室,个别老干部情绪激动,甚至敲杯子、拍桌子。不久,事情进一步升级:全县几十名老干部联名写信给省、市、县领导反映住房问题。面对老同志的迫切要求和上级领导批示的双重压力,李贤富暗暗下了决心:为了完成组织的托付,为了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哪怕受再多的委屈,也要千方百计给老同志一个满意的结果。为了迅速摸清情况,李贤富废寝忘食地投入了工作。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在多方听取老干部意见的基础上,耐心解释政策,安抚情绪;做好在离休干部中有威望、有号召力的老干部的思想疏导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劝阻了其他老干部进一步的信访,使《关于解决部分离休干部住房问题的通知》落到了实处,妥善处理了矛盾,受得了老干部的称赞。
就在住房问题基本解决时,又一个棘手的难题摆在李贤富面前。同事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李贤富刚要离开办公室回家,被多名企事业离休干部拦住了。他们反映同一系统内行政、事业、企业离休干部福利待遇有差距,部分离休干部煤气补贴没有落实。面对老同志饱经风霜的面孔和激动的神情,李贤富心情沉重。他在送走这些老干部后,饭都顾不上吃,连夜召开全局办公会议进行商讨。李贤富一方面积极争取县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多次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县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反复协商论证,相关部门领导采纳了李贤富提出的“离休干部福利待遇不分行政、企事业,均一视同仁”的意见,实现了全县老干部福利待遇基本平衡。许多老干部激动地说:“没想到李局长办事效率这么高,我们真后悔不该朝他发这么大的火。”
他是老干部的“勤务兵”
为老干部办实事,李贤富乐此不疲。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把对老干部的关怀、关心、关爱寓于具体的工作之中,几年来为老干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将全县企业、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两费”和无固定收入配偶(遗孀)的生活困难补助费、医药费纳入统筹,按时足额发放,解决了离休干部的后顾之忧;在职干部落实规范津补贴后,及时落实了离休干部补贴,标准为湖州市最高,确保老干部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为52名不到政策规定年龄、但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或身患重病的离休干部落实了护理补贴费;解决了49名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配偶(遗孀)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无固定收入离休干部遗孀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的补助;每年为离休干部精心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健康检查,每月上医院集中探望一次住院离休干部,至今已看望800多人次;累计协助部门和亲属妥善处理好90名已故离休干部的后事,等等。他还非常重视加强对老干部生活待遇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老干部切身利益得到实现。
此外,老干部家里诸如房屋年久失修、看病用车借钱、子女就业此类日常琐事,李贤富总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协调解决。“人间至情,莫过于亲情”,李贤富说:“全县每一位老干部都是我的亲人,老同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能给老同志排忧解难,看到他们满意的笑脸,我就乐在心中。”
他是一位注重创新的“好班长”
李贤富清楚,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精心打造老干部工作“新亮点”,方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他积极推进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了“三个适应”:一是适应老干部政治观念强的实际,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老干部群体性活动时抓普遍性教育,在个别接触时抓沟通教育;二是适应老干部奉献热情高的实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每年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老干部的思想实际,采取座谈会、送学上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老干部理论学习;三是适应老干部思想较敏感的实际,深入开展时事热点教育,结合时事政治动态,针对热点焦点,弘扬主旋律,及时抓好教育。此外,李贤富还花大力气投入到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中,加强工作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他联系指导的新市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获得了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
针对老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特点,李贤富意识到利用社区资源服务老干部将是一种趋势,特别是精神慰藉工作大有文章可做。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全县已形成了老干部工作部门、单位、社区、家庭、医疗机构“五位一体”的老干部高龄养老服务新机制。他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财政支持,落实了社区服务老干部工作的专项经费。局内实行在职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在社区建立了老干部工作日志制度,不断深化送学习、送安全、送医疗、送慰藉服务到家门的“四送”关爱到家门活动。组织老干部工作者定期与老干部子女沟通,促进子女对老干部精神慰藉,鼓励他们多回家看望问候父母。他还关注如何为独居、“空巢”老干部提供更富个性的精神慰藉服务,在其协调力量、整合资源下,全县相关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干部、楼道小组长、党团员等为主的志愿者服务小组,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与独居、“空巢”老干部结成对子,上门聊天谈心,帮助消除寂寞,深受老干部欢迎。他还提出建立分类服务制度,实行条块结合,落实了工作人员分片联系老干部制度和职能科室分类联系的方法,通过定期分析机制,及时做好老干部释疑解惑和情绪疏导工作。
他是一枚“无声的铺路石”
在李贤富身上,有着一名公务人员无私奉献的质朴情怀。他把个人的追求和价值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把无微不至的爱奉献给广大老干部,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众人,以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作为单位一把手,李贤富既重视加强班子建设,又主动关心同志。多年来,他在全局营造了思想上关心、工作上加压、生活上关照的良好环境。他积极打造学习型机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每月的20日,是李贤富定下的“局长信访接待日”。只要不出差,他都雷打不动地到老干部活动室现场接待老同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老同志的要求,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对于老干部的来信来访,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老干部的定期学习、理论读书会、政情通报、外出参观、走访慰问、体检等常规工作,他每次都是亲自参与、一丝不苟。正是他的榜样作用,鼓舞了人心,激励了士气,全局工作人员心齐、气顺、劲足,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局机关先后被评为县文明机关、和谐机关、十佳群众满意单位、创业创新好班子,局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单位多年获得省、市老干部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在全市率先被评为全省先进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全省老年大学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