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7月,由乡镇调任涡阳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20047月任局长兼涡阳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20108月兼任涡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2年来,锁把老干部局当作自己的家,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生身养身的父母,把老干部工作当作壮丽恢宏的人生事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对党的老干部事业的无限忠诚,乐为夕阳献深情,丹心换来夕阳红。2006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省人事厅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自2006年以来,年年被市、县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点点滴滴悉心呵护

常说:“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过去的年代,这些老同志为我们浴血奋战,打下了江山,现在他们年岁大了,我们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那样,让他们晚年生活得幸福安逸,有滋有味”。

为了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她针对老干部年龄大、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将老干部的住地及联系方式登记造册,统一办理了登门送刊报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干部政治学习需要。她坚持安排老干部每年上一次党课,每年参加一次党员谈心活动,从政治上关心爱护老干部,使老干部充分行使党员的权力。她利用每月老干部集中活动的机会,向老干部通报全县的组织人事、经济社会、工资福利等重大政策事项,介绍全县的改革发展情况,让老干部对全县的各项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主动征求老干部的意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信息,较好的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0042007年,她多方奔走争取省财政资金400多万元,用于解决老干部“两费”拖欠的问题,稳定了全县老干部队伍。她常想,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敏感性强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一整套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真正为老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她会同有关部门主持起草了《涡阳县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暂行办法》,组织三个调查组,利用二个星期的时间对全县100多个企业进行了排查,使全县老干部的参保率达到了100%,从根本上防止了新的拖欠发生。

针对部分老干部住房无着落的问题,她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方案,按照在职干部的标准,一步到位解决了离休干部住房困难针对老干部处于“双高期”,有些医疗费不能报销的问题,她积极建议设立老干部大病、重病急救基金,促成县财政每年拨款50万元,用于老干部特殊医疗费用支出。较好地解决了全县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的问题。

枝叶叶牵挂冷暖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这句话是锁的座右铭。多年的工作实践,使锁深深体会到,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做老干部工作就是后人照顾前人,晚辈照顾长辈,要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到老干部心坎上,就必须投入真情,想方设法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

原食品公司离休干部孙效林,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八路,现已87岁高龄,本人体弱多病,女儿身患残疾,所在单位早已倒闭,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无钱交纳养老保险。孙效林老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锁,要求她能否向有关部门反映,酌情减免女儿养老保险费用。面对这位骨瘦如柴的老前辈,锁的心都碎了,她流着泪暗暗发誓,一定为孙大爷办好这件事。她先用自己的工资买了生活必需品和营养品送给老人,叮嘱他耐心等待,别着急,接着数十次到有关部门奔走呼吁,找县分管领导特批为孙效林的女儿免除了全部养老保险费用。孙效林老人逢人便夸:“锁局长这孩子比俺亲闺女还亲来!”

原燃料公司煤场主任、离休干部杨登位,其老伴无收入,自己身患重病,子女全部下岗多年,有的蹬三轮车,有的摆地摊,有的修自行车。锁每月用自己工资资助其家庭,逢年过节为其送去生活用品,生病住院为其垫付住院费用,家里有事时,为其送钱送物,夏天下暴雨到其家中看看有没有漏雨的地方,冬天天寒地冻去看看有没有煤球,家里门窗有没有破损。有一年夏天夜里,杨登位家的房子被风掀开一个大口子,大雨顺势而下,杨登位老两口在屋里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锁带着办公室的同志手拿修房用具,冒雨为他抢修房屋,直到天明修好才离开。杨登位老人看着锁淋湿的身影,眼含热泪喃喃喊到:“好闺女,让俺咋谢你呀!”。

20057月,我县遇到了几十年未遇的大暴雨,大部分城区内都积有1多深的水,锁亲自带领全局同志,分别到全县100多个老干部家中探望、查访、慰问,回来后自己累得住了三天院。县供销社离休干部陈广友,2001年在上海做心脏搭桥手术,用去医药费17万元,因企业倒闭无法解决,锁带头捐款,又找县领导从县财政分45次给予报销,陈广友病愈后逢人便说:“锁局长是俺的救命恩人!”

朝朝暮暮无怨无悔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舍小家为大家”,“忠孝不能两全”的传统美德。不管你是仁人志士,还是巾帼女杰,只要你不贪图享乐,想干点无愧人生的事,你就要忘掉自己,忘掉个人的情感,忘掉自己的家庭。

的时间概念是最强的。一年四季,无论风雨,无论昼夜,也无论节假日。说几时走就几时走。

2000年深秋时节,锁在基层搞调研,一干就是一个星期,星期天天黑时,她和同事们骑车返回,天突降大雨,她只好饿着肚子,冒雨往回赶,全身衣服都淋透了。电闪雷鸣的秋雨中,10多岁的儿子打着伞,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路灯惨淡无光,行人全无,只有儿子拖着哭腔,一声接一声的喊着:“妈妈——回来——,妈妈——回来——”看到她推着车子从风雨中走来,儿子张开双臂像鸟儿一样扑到她的怀里笑了,她和同事们都哭了……事后,锁说:“凭心而论,我也有感情脆弱的时候,工作之余,丝丝难言之隐,也曾袭上心头,做一个追求理想人生的人,失去了多少为人妻的体贴和多情,又失去了多少为人母的抚爱和温柔,想起来,还真有点遗憾,但我决不后悔。”

20025月中旬的一天,锁的爱人下班后,急着赶回家去照顾成了植物人的老母亲,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做了开颅手术,昏迷不醒,现在仍然需要有人照顾。而锁把这一切的内疚和难言苦涩都埋在心底,照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将心、将血、将情全部贡献给了涡阳的老干部事业,风里来,雨里去,没有一天不是为老干部事业忙碌、奔波、操劳。

有付出必有回报。除了各级领导的表彰奖励、社会的认可好评、群众的拥护赞扬,令锁非常欣慰的是,涡阳的老干部工作年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行列,老干部的“学、乐、为”工作获得了大丰收,每年都有30多名老干部荣获省、市奖励,有20多名老干部参加省、市级的文体比赛、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全局干部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表示,我与老干部工作是一种千古之约,如果我的生命有100次,而每次都让我自己选择,来世我还干这一行,我也只能干这一行,我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