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功臣。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老干部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王晓春用这样一句话来理解老干部工作。自1995年调到县委老干部局工作以来,王晓春从办公室主任到副局长,再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16年来,无论职务发生了怎样改变,他都始终如一的用行动来践行这句话。在老干部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他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品格,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老同志的普遍赞誉。
真情对待老干部
“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敬,一把椅子让坐,一声真情问候。”这是王晓春每次接待老干部必须做到的“四个一”,也是他对县委老干部局全体职工的要求。对老干部要求解决的问题,他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他都要向老同志耐心解释,从不推诿或回避矛盾、躲避问题。
王晓春用真情和爱心做老干部工作,视老干部为自己的亲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老同志排忧解难。他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每月都要到县医院、县中医院看望住院老干部;他和班子成员分工,每年至少走访一次居住在县内的老干部,每两年至少走访一次易地安置的老干部。有些老干部身患重病,心情不好,他经常上门与其谈心,做好安慰工作,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建立之初对定点医院进行调整时,有少数老同志不理解,甚至有个别老同志反对,他和局班子成员多次上门做工作,确保了新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金晚霞老干部援助卡”的出台,更是凝聚着王晓春对老干部的真情。随着老干部“双高期”的到来,一些老干部单独外出时常出现迷路和突然发病的情况,得不到及时就医和帮助。针对这一情况,王晓春经过认真调研,决定为全县离休干部和退休县干发放“金晚霞老干部援助卡”,将老干部的姓名、住址、电话、主要病史等记入卡中。老干部外出时随身携带,一旦有意外发生可及时得到援助。同时,他还带头收集老年人健身及保健知识,编印成《老人节纪念册》,在2009年国庆节前与“金晚霞老干部援助卡”一同发到老干部手中。2009年冬的一场大雪后的清晨,王晓春遇到85岁的县人大离休干部范兴山独自晨练,他停下来跟范老打招呼,并关心地说:“雪天路滑,您晨练可以在家里煅炼,外面太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此时,看到此情景的县物价局局长说:“王局长,老干部工作真是做到家了!”
真心关怀老干部
王晓春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方面的政策学习和研究,同时重视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他牵头在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以及如何做好“双高期”的老干部工作等方面进行调研,写出了《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现状与思考》等调研报告。2007年至2010年,他撰写的调研报告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优秀调研报告。
“岳西虽然是经济上的贫困县,但为我们离休干部看病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和极大的方便”,对县委、县政府在老干部看病就医方面提供的便利,老干部都交口称赞。近年来,岳西县老干部看病,实行记账式结算,不用老同志垫钱,不用老同志拿发票报销。
前几年,拖欠老干部“两费”始终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岳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王晓春具体负责起草相关文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统筹外部分及企业离休干部遗属补助费实行养老保险一次性补投保实施办法》、《岳西县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实施意见》、《岳西县离休干部就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企业离休干部养老保险统筹外部分全部参加了补投保,实行了社会化发放。老干部看病就医,实行统一政策,医药费统一筹集,资金统一管理,使离休干部享受统一的医疗待遇水平,并实行记帐式结算,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两费”前清后欠的老大难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运行情况良好,有效地保证了离休干部“两费”的落实。
积极维稳促和谐
“做老干部工作,要用更多时间和耐心,要春风化雨般做工作……”这是王晓春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2007年,因工资政策不统一,各地待遇不一样,老干部有意见,有几十位老同志要集体到省上访。王晓春与班子成员一起,不分日夜找老同志反复做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同时密切关注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情况,随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报告,适时化解了一起40多人的老干部集体上访事件。同时,在这次调解过程中,个别老干部与县领导发生矛盾,他想方设法,通过老干部亲戚、朋友来做工作,使这位老干部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上门向县领导赔礼道歉,使这起矛盾得到了妥善处理。
2009年,在实施公务员规范津补贴工作时,由于岳西县基数低,老同志增加的数额少,特别是退休干部,增加得更少。对此,老同志意见很大,想不通,也要到省、市上访。他带领局机关一班人反复向老同志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反反复复地向老同志作解释工作,使老同志统一了思想,促进了该县公务员规范津补贴工作顺利进行。
为帮助解决老干部的特殊困难,2010年春节前夕,王晓春积极争取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向20位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每人送出了慰问金。2011年春节期间他又争取资金,分别送到有特殊困难的10位离休干部和10位离休干部遗属家中。2009年,冶溪镇86岁的离休干部王和进,身体瘫痪,爱人动手术花去医药费3万多元,孙子在上学,全家5口人仅靠王老每月2000多元的离休费维持生活,非常困难。
搭建平台作贡献
为加强老干部活动室建设,王晓春积极争取县委政府重视,安排专项资金对县老干部局活动室进行了维修。在他精心谋划下,县老年大学由最初的2个班、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2个班、12个专业、学员近300人。为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干部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在王晓春的争取下,
截至目前,岳西县共有各级关工组织336个,会员3330人,其中有80%以上是老同志。各级关工委成员中,有115位老同志参加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有150人参与科技文化教育工作,有265人参与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有124人参与家教工作,有284人受124所中小学幼儿园聘任为校外辅导员,还有5位老同志担任文化市场监督员。每当看到这个数据,王晓春非常开心。
王晓春大力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干部、老同志发挥余热,他积极参加关工委工作,并担任了县关工委副主任,积极动员“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组织,发挥老干部在青少年德教、科教、法教、家教、健康教育以及助学助困中的积极作用。王晓春非常重视发挥老同志在“文化活县”中的积极作用,经常与老年大学的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工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他关心下与指导下,老年大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成果丰硕。县里重大活动文艺演出都有老年大学的节目。2010年五一节期间,老年大学组织50人的腰鼓队参加“大别山映山红生态文化大观园”开园演出。安庆市老年大学建校25周年,县老年大学选送7幅书画作品参加展览获得好评。在市体育局、市武术协会联合举办的、10个省市70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天柱山武术邀请赛”上,岳西县老年大学太极拳队获得团体第一名,真正使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十六年风雨历程,十六载真情服务。在平凡岗位上,王晓春用朴素的情感、扎实的工作,诠释着老干部工作的深刻内涵。他先后荣获安徽省老干部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安庆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多次获得岳西县“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公务员等称号。他不愧为岳西县老干部工作的带头人、老同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