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是革命老区 ,经济基础薄弱,老干部人数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真抓实干,与时俱进,使老干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多次被上级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市级“文明单位”。
  一、老干部政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多年来,该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为基础,不断在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实行规范化服务上下功夫。他们除了认真抓好老干部的政治学习、走访慰问、参观考察等制度的落实外,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广大老干部的政治知情权、学习教育权、享受照顾权和待遇从优权。特别是为解决全市特困、破产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因经济困难造成的政治待遇不落实问题,他们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和积极协调,争取市财政每年出资78万元用于解决这些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从而使全市各行业、各系统老干部的各项政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近年来,该局积极创造条件,把改善广大老同志的活动环境、拓宽他们的活动领域纳入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2003年7月,在该局的积极建议和努力下,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在全市开展了向老干部献爱心,积极兴建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在市四大班子领导的带动下,全市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筹集1080万元,启动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工程。经过方方面面的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这一总造价1050万元、建筑面积5565平方米、在全省属上流的市级老干部活动中心仅用了128天就顺利完工并正式启用,从而甩掉了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没有市级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帽子,受到广大老干部及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此外,县级以下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市县乡两级已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室)296个。
  二、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张家口经济落后,对老干部生活待遇欠账较多的状况,该局始终把帮助老同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养老、就医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一是下决心解决“两费”拖欠。2004年,在该局的积极运作下,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一次性筹资2070万元,各单位自筹298.07万元,于当年底彻底解决了全市历年来拖欠的离休干部医药费,在全省率先摘掉了设区市拖欠离休干部医药费的帽子,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省委老干部局还专门发了通报。二是按时建立离休干部“三个保障机制”。经过该局认真调研,制订方案,积极运作,主动协调,该市及各县、区克服重重困难,按照上级要求,在2003年下半年全部建立了离休干部“三个保障机制”,并从2004年1月起执行。为使“三个机制”有效正常运行,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出资近1000万元用于“机制”补贴,从而使离休干部“两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积极运作,主动协调,争取市财政拨款556.5万元,用于解决该市特困企事业单位历年来拖欠的离休干部补贴、费用等遗留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反映比较强烈的特困企事业单位与财政供养离休干部待遇不平衡问题,赢得了全市离休干部的热情赞扬和好评。同时,该局还十分重视老干部信访工作,对老干部的信访件,年年确保办结率100%,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三、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不断加强
  长期以来,该局始终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年年制定考核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到目前,全市凡有离退休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都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全市共单建老干部党支部313个,党小组535个,从而使全市45236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做到了人人有组织,个个有活动。同时,他们还根据老同志的特点不断创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方式,健全了党支部活动制度。对身体素质较好,活动方便的老党员实行定时定点活动;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行分片集中活动;对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实行定期上门活动;对家住外地,又不想转走组织关系的,实行通信联络,从而使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活动覆盖面达到了100%。该局还坚持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市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并经常组织交流党建工作经验,从而使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该局被市委命名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四、老干部发挥作用效果显著
  为充分发挥老干部政治、经验、智能、时空等优势,使他们在晚年有所作为,该局把组织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作为老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发挥余热搭建平台。仅2005年,全市老干部就承包荒山735亩,承包果园568亩,建饲养场63个,兴办经济实体78个,年创产值536万元,安排就业岗位389个,帮贫致富78户;全市老干部还办托儿所45个,各类培训班48个,建法制教育宣传站60个,教育基地109个,治安巡逻站83个,物价、计量、税收监督站43个,调解民事纠纷634件,为张家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并涌现出一批发挥作用的好典型,受到了中组部及省、市委的表彰和奖励。
  五、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绩斐然
  目前,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已发展到1500多个,从事这一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达11000余名。他们分别组成60个爱国主义报告团,55个法制教育报告团,19个科技报告团,622名校外辅导员,面向全市各个层面的青少年,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宣传教育活动。他们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少年军校、法制讲座、农业科技培训、举办纪念英烈主题队会、夏令营、红领巾信箱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在学校、乡村、企业、机关、军营、社区开展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各级“关工委”组织已累计为青少年作报告1.36万场,受教育者达646万余人次。为此,市“关工委”及3位老同志分别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市“关工委”还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六、老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984年该局成立了市老年大学。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级老年大学140所,在校学员达6500余人。特别是1989年成立的市老年艺术团,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经常深入到学校、社区、部队、农村、工厂进行演出,并获得全省老年文艺汇演特等奖。各县区也都建立了老年艺术团、书画研究会等组织,不仅丰富和活跃了老同志的文化生活,而且及时有效地宣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2006年该市老年大学被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七、老干部部门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锤炼一支政治合格、思想稳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老干部工作队伍,该局从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入手,坚持不懈狠抓老干部部门的自身建设,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节约型机关,树组工干部形象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把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作为唯一宗旨,胸怀全局,热心服务,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为老干部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老同志的普遍赞誉。为此,该局6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或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