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底至今,寒来暑往间,她已在老干部工作的岗位上干了15年有余。

山工委组织部干事,到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十几年间,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熟悉她的人,都称她为“敬业干部”。

从建立老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到创新离退休干部走访慰问新模式,她以强烈的责任心埋首于老干部服务工作,周边的人都称她为“创新干部”。

从完善老干部生活待遇保障机制,到消除服务盲点、为易地安置的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老干部们都把她当成了“贴心闺女”。

作为一名刚过不惑之年的年轻女干部,获得如此多的赞誉,源于她始终坚守的公仆心、儿女情。她就是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的张红梅。

公仆心,当组织的“放心人”

自打进入老干部工作的岗位之时,到如今成为山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张红梅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直以来雷打不动地坚持业务知识学习。

老干部工作涉及老干部衣食住行、丧葬抚恤、遗属照顾等多项内容,加之老干部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为此,多年来她广泛涉猎老干部相关知识,把大部分休息时间用于钻研老年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中老年保健知识以及文艺体育等,扩大知识面,增强服务老干部水平。

为牢牢掌握老干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对当前中央和地方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她定期不定期地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学习讨论。多年来,她还下功夫通读学习了老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对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医疗保健、丧葬抚恤、易地安置等政策规定了如指掌。

“在‘外人’看来,老干部工作平淡乏味,只要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就足够了。但我觉得,老干部工作尤其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证老干部工作的服务质量……”张红梅如是说。正是在这一创新理念的指引下,她才将平时执着的钻研升华为提高老干部工作水平而屡屡进行的创新之举。

——建立一支过硬的老干部工作队伍。她十分注意在培养和管理老干部工作队伍上下功夫、做文章。在她的推动下,区委组织部与区委老干部局联合发文,对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老干部工作队伍的配备和任职条件做出规定,建立老干部工作专职队伍考察和备案制度;区委老干部局负责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具体管理,把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老干办主任和组织干事列为统一管理范畴,统一标准要求;对那些热爱老干部工作、工作扎实、在老干部“亲情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优先向组织部门推荐;建立了离退休干部“亲情服务员”资格认证制度,出台具体服务措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老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调整了区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将人事劳动、财政、卫生等单位负责人列为小组成员,明确成员单位管理、服务的职责和具体任务,形成工作合力。每季度召开一次有老干部管理任务的区直单位分管同志和乡镇街道老干办主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以及离退休干部代表参加的工作会议,听取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区直单位老干部工作情况介绍,提出下一阶段老干部工作建议。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间。这一制度,有效提高了解决老干部问题的效率和水平。

——做好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为保证社区离退休干部工作有一个基本章程和服务规范,在她的积极呼吁下,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社区老干部服务是老干部管理单位服务工作的补充和延伸;完善了社区党组织与老干部管理单位协作联动机制。此外,与民政、卫生、财政、人事劳动和山头、安东卫街道等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山区老干部社区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各相关单位分管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并确定一名联络员,明确成员单位管理、服务的职责和具体任务。

儿女情,当老干部的“贴心人”

“把老干部当成我们的亲人来看待,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去照顾。”这是张红梅平时跟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20066月,一名老同志反映自己的医药费没有及时得到报销,张红梅积极协调医院、劳动保障等相关单位,跑前跑后,忙着解决问题。在此期间,由于着急上火,又过于劳累,她突发阑尾炎。可是她带病坚持工作,直到工作人员强行将她送到医院。住院时,她还念念不忘那位老同志的医药费问题。老同志了解情况后非常感动,亲自到医院里看望她,感动地拉着她的手说:“你比我的亲女儿还亲啊!”

十几年来,她为老干部们做的实事数不胜数,使老干部感受到了入心的温暖。作为女同志,她的温情、细腻感动着岚山区的每一位老干部。

在她专门建立的老干部工作日记本中,详细地记录着每个老干部反映的问题,细心罗列着每个老干部的生日、身体健康状况。每当老干部过生日,她都会送上自己的祝福或者自己精心挑选的小礼物,并定期为得慢性病的老干部送去相关药品,积极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干部。每逢春节、七一和九九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她都会亲自去慰问老干部,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在多年的老干部工作中,细心的她发现了山区老干部工作中存在诸多细节问题,并认真研究,一一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长期以来,她发现了山区存在着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老干部生活待遇不统一的问题,积极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协调财政局和人局,拉平差额拨款单位、企业与行政单位的生活标准,保证了老干部生活待遇的正常增长。目前,山区老干部离休费、医药费实行区级统筹、实现全员覆盖,并完善了“医药费保障机制”,落实了财政支持机制,将离休干部“两费”预算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实行超支财政兜底。

再如,易地安置的老干部,一直是管理、服务的薄弱环节,弄不好就成了服务“盲点”。为此,她积极推动与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市崇明县、淄博市以及莒南等地的老干部局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委托他们管理、走访慰问看望山区易地安置的老干部。对易地安置到山区的老干部及其遗属,做到一视同仁,按规定走访、慰问,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就医、住房、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她还协调老干部局与区民政局、区财政局等单位联合出台《日照市岚山区离休干部及遗属特殊困难专项救助办法》,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核实把关,及时做好患有重大疾病、家庭突遇重大变故离休干部及特殊困难遗属救助金的审核发放工作。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也应该活出老年人的风采。为了进一步丰富老干部的文化生活,张红梅非常注重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积极与政府沟通协调,与社会联系合作,本着“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构建网络、发挥作用”的原则,强化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

目前,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已建成,山区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干部活动室、门球场,教育、卫生等系统都建有专门的老干部活动场所;各单位普遍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科学管用的规章制度,对服务设施的管理、使用和服务的形式、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2005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区老干部年度门球循环比赛,每次比赛她都亲自到场,为老干部鼓劲加油。她还深入挖掘老干部中的文艺活跃者,组建了8支老年艺术团,每个艺术团都有自己的特色节目,从歌舞、乐器到吕剧、京剧甚至还有魔术、相声,种类繁多,艺术团多次承接了市、区的大型活动。每年九九重阳节期间,都会联合文体局、乡镇街道和社区以及老干部艺术团举办专场文艺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