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自1996年从事老干部工作以来,16年如一日,以儿女之心为老干部服务,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展现了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的炽热情怀,深受老同志的赞誉,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优秀领导干部”。

求创新,打造“亲人·亲情”服务品牌

对老干部工作的创新,王震的理解是:一切创新的落脚点在于提升亲情服务水平,在于让老干部满意。为此,经过深入调研,王震提出在亲情服务活动中,打造全市老干部工作“亲人·亲情”服务品牌。围绕这一思路,2006年以来,王震带领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以每年推出一个主题活动的力度,创造性地相继开展了“普访老干部,真情办实事”、“面对面、心交心、见真情”和“抓党建、带服务、促和谐”等亲情服务活动,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613件次,将儿女般的亲情送到老干部身边。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在《情况交流》中专题介绍了“普访老干部,真情办实事”活动情况;“面对面、心交心、见真情”活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7年度工作创新奖”;“抓党建、带服务、促和谐”活动被评为2008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奖。

创新无止境,求实谋发展。面对社区老干部逐渐增多的趋势,王震与同志们一起超前谋划,2009年在全市各社区建立了协调运作机制、亲情服务机制、双向服务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老干部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全市构建起了社区老干部养老服务工作的新格局。201011月,在全省老干部养老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莱芜市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在大会工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社区老干部服务工作情况。

2010年,莱芜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老干部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王震审时度势,带领同志们及时在全市老干部系统开展了落实“二二五”措施,鼓励和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内容是:通过搭建信息储备平台和社会交流平台,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落实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建言献策、培训指导、加强监督五项任务。广大老干部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涌现出许多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送温暖,比俺老干部的儿女还热心!

“做好老干部工作首先对老干部要有感情,做到有诚心、动真情、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王震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普访老干部,他带头全程参加,三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市直429名离休干部。同志们担心他累着,建议他适当休息几天,但他硬是撑了下来。感冒了,晚上输液,白天走访。不管刮风下雨,不顾天气炎热,走东家,串西户,每一位老干部家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有的老干部住在偏远山区,车辆无法通行,王震和其他同志一起徒步几公里也要亲自看望老同志;有的老干部是传染病人、危重病人,王震也毫不避讳,拉着老同志的手嘘寒问暖,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干部的心坎上,用真情大爱温暖着老干部的心。

市第一、第二干休所居住着30多名离休干部和遗属。王震时时把他们挂在心头。汛期,他冒雨到干休所,看看房子有没有漏雨;寒冬,他挨家挨户摸摸暖气管道,问问冷暖。每年年底,他都为干休所生活困难的老干部和遗属争取困难补助。市委召开重要会议后,他亲自到干休所向老干部传达文件精神,组织他们学习讨论。每年春节他从老家回来的第一天就到老干部家中拜年。一位老干部去世后,其子女因赡养寡母的问题吵闹得不可开交。他听说后找到老人的子女逐一做思想工作,从法律知识讲到伦理道德,苦口婆心,情真意切,打动了子女的心。子女们终于和好,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对老同志的热情关心,王震体现在时时处处。在街上、在市场、在会场……无论在哪里,只要碰到老干部,他都会主动打招呼、问近况、聊家常。行动不便的,他主动上前搀扶;身患疾病的,他热心询问治疗情况。老同志来访时,他总是笑脸相迎,沏茶让座;老干部走时,他都安排车辆送到家。一次在去单位途中,王震看到一位老干部骑电动车摔到,脸上、腿上多处擦伤,鲜血直流。他立即让司机停车,把老干部送到医院。在医院,他跑前跑后,忙着找大夫、挂号、拿药,并垫付医药费,直至老同志包扎完毕。医院的大夫对老同志说,您孩子可真孝顺!老干部激动地笑了,对在场的医生说,“他是我们的老干部局长,比俺自己的儿女还热心!”

办实事,凭的就是“三不怕”劲头

王震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老干部事业上,他心里时刻装着老干部的利益,惦记着老干部的事情。但他知道,有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努力就能轻易解决的。面对老干部反映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王震从不退缩,他凭着一股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不怕“丢面子”的“三不怕”劲头,想尽千方百计去协调解决。他的执着精神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感动了所有与他打交道的人。

王震常说:“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只有把工作做细、做实,于细微处见真情,老干部才满意。”一天,一位老干部的女儿找到他,说老人身体状况很差,生前还有个愿望——给自己买块墓地。由于家中经济条件较差,想请局长帮忙协调。王震陪同老干部的子女驱车到公墓管理处找到负责同志讲明情况,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得到了最大幅度的优惠。

信访工作涉及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多年来,王震一直把信访工作放在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位置,随时了解掌握信访动态,第一时间研究工作意见和措施,及时督查信访问题的处理情况。他批阅的重要信访件处结率达100%,直接领导处结的信访件占总数的93%。原市肉联厂一名离休干部反映其住宅出入口狭窄,生活十分不便。王震在接访第二天就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处理。由于形成问题时间跨度大,涉及单位多,情况复杂,他在35天里,7次到有关单位、3次到老同志家里征求意见,反复协商、制定方案,最终使问题得以较好解决。

凭借着“三不怕”劲头,一个又一个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全市老干部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2004年初,出台了《关于适当增加企业离休干部有关待遇的通知》,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差距问题;

2005年,针对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的苗头性问题,迅速出台了《关于做好企业离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创造性地在全省率先将企业离休干部全部收归企业主管部门服务管理,解决了企业深化改革给离休干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06年,针对企业县处级离休干部普遍反映的电话费报销难问题,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所需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使他们电话费用得到及时报销;

2007年,针对差额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金征缴困难问题,协调财政部门列入了财政预算,至此,实现了全市离休干部医药费由财政全额负担;

2009年,协调组织、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市直单位离休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属特殊困难帮扶办法》,建立起了困难离休干部及遗属帮扶机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6年来,王震和同志们一道用儿女般的情怀谱写了莱芜老干部工作的辉煌篇章,奏响了一曲无私的奉献之歌。他的亲情大爱,像缕缕东风带给夕阳无限的深情,如丝丝春雨滋润着老干部温暖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