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崇明于1996年担任晋中市委老干部局局长以来,凭着对广大老干部的深厚感情和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了老干部工作当中,尽心竭力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十多年来,带领全局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抓好老干部工作,确保了老干部各项待遇的有效落实,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一、注重实效,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自上任以来,阴崇明就将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多年来,为解决离休干部“两费”不落实、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待遇不平衡等问题,阴崇明多方奔走呼吁,积极争取支持。在他的积极努力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晋中市于1998年5月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企业离休干部离休金保障机制,实行社会化发放;2002年,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与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生活待遇不平衡问题;2002年,彻底解决了全市离休干部“两费”拖欠。2003年,为解决省下放企业289名离休干部待遇问题,他更是多方协调,求得市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使这部分离休干部各项待遇得到了落实,消除了他们的忧虑。他还协调市财政,为市直单位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发放冬季取暖补贴。多年来,市委老干部局坚持了离退休干部体格检查、参观考察制度,市直单位离休干部一年一检,退休干部两年一检,每年都组织部分老同志外出参观考察。
  实践经验证明,做好老干部工作关键在领导。阴崇明多年来坚持积极主动地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老干部工作,立足本职,努力争取,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老年大学成立以后,没有明确规格和编制。为此,阴崇明多次找市领导反映,最终使市老年大学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得到解决,为市老年大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改善市一、二休干所住所老干部住房条件,对市一休干所进行了整体改造、市二休干所老干部住房进行了全面修缮,为两个休干所90余户老干部及老干部遗孀改善了住房条件。

  二、恪尽职守,确保老干部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阴崇明上任以来,按照“健全组织网络,完善活动制度,巩固政治地位,发挥应有作用”的思路,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市形成了机关、企业、农村“三位一体”的老干部党支部网络体系。为强化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连续举办了六期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500余人次的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培训。与培训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把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实效性与老干部党支部的组织性有机结合,形成互惠互动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有了组织保障,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就更易于落实。通过完善报告会、情况通报会、学习讨论会、走访慰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积极组织老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参观考察、献计献策,切实增强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晋中市有20000余名离退休干部,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资源宝库。阴崇明想方设法支持老干部创业,为他们铺路搭桥,发挥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参加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来。目前,全市有5500余名老干部在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寿阳县老干部、原县人大主任郝守德主动担任县荞麦协会会长,研制开发出23种荞麦深加工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而且远销日本等国。
  在彻底解决“两费”拖欠问题后,2004年全市11个县(区、市)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全部建立。经过两年的实践,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运行情况良好,已走向了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地保证了离休干部“两费”的落实。

  三、寓教于乐,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建设上,为满足老干部学习活动的需要,阴崇明多年来多次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最终确立了“分片建设、就近活动”的思路,在市一休干所、老年公寓、市委东宿舍、市委党校分别建设一定面积的场地(平均1000平方米左右),供附近老同志活动使用。
  晋中的老年大学工作起步较晚,但在阴崇明的不懈努力下,全市老年大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市11个县(区、市)都成立了老年大学,落实了人员编制,解决了办学经费,在校学员已达到了6000余人。晋中市老年大学成立于2002年6月,现聘用教授30余名,已发展到18专业、24个教学班,在校学员1300余人。市老年大学不仅成为老年人学习知识的校园、丰富生活的乐园、增进健康的家园,而且成为落实“老有所教、老有所学”方针,传播先进思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依托“两个阵地”,晋中委老干部局经常组织老干部开展活动。据统计,全市每年都要开展各种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近80场次。特别是“重阳”、“国庆”期间,都要组织全市的离退休干部举办大规模的活动、晚会。另外,阴崇明还大力支持各种老年文艺团体参加全国的大型活动、比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4年,市老年大学夕阳红艺术团赴山东参加了全国中老年合唱邀请赛,荣获“菊花金奖”;2005年,市老年大学学员武海生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金紫荆花奖”中老年艺术大赛,其独唱摘得大赛最高奖项“大金奖”。

  四、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能力
  阴崇明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建设。在优化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方面,以强化学习为主,采取理论研讨、在职自学、参观学习、办班培训等方式,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具体业务知识,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局机关每月都要组织两至三次集中的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加深理解,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阴崇明还亲自带头,为各县(区、市)及市直的7000余名老干部、在职干部、老年大学学员宣讲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家国防与安全形势等方面的报告,30余场次的报告受到了老同志们和在职干部的一致欢迎。在优化组织队伍方面,不断优化老干部工作人员队伍,加大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力度。近几年来,他积极推荐、努力争取,使市委老干部三名科级干部先后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提拔科级以上干部七名,交流轮岗干部六名,让他们多层次、全方位地接触各项工作,比能力、比业绩,鼓励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人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激励大家爱岗敬业,他对同志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爱护,努力为大家解决了住房、保健补助费等福利待遇,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较好地稳定了大家的思想。在树立老干部工作人员形象方面,确立了“调研先行,典型引路,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把功夫下在打基础上,重点放在抓基层上,目标放在求实效上,从过去单纯提供老干部生活服务提高到满足老干部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等多层次的需求服务。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通过走访谈心活动,保持与老干部的密切联系,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解决了诸如一休干所出入道路损毁严重、二休干所附近公交公司扰民等一系列涉及老同志日常生活的问题。在健全规章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面,修订完善了《晋中市老干部局工作制度》,人手一册,使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推进办公的现代化,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添置电脑等办公设备,并接通了宽带,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保证了日常办公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