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离退休干部局医疗服务处是老干部工作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每天面对的是那些曾经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付出了毕生心血的离退休老同志,“牢记使命,真情服务”是他们工作的理念。20多年来,一批批先后走上这个工作岗位的党员、干部,始终用“倾心聚事业,爱心献夕阳”的真挚感情和工作精神,为老同志们提供医疗服务,赢得了他们的高度评价。
搞好日常医疗保健,满腔热情为老同志办实事
医疗服务处的编制只有4人,人员少,工作担子重。他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老同志日常保健、患病、病危等各个不同环节,根据需要真诚地提供服务和帮助。他们把责任装在心头,把使命化作行动,努力成为老同志的贴心人。
为几百名分散居住在京城各处的老同志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量非常大。多年来,医疗服务处一丝不苟地做好医药费审核报销、看病就诊、健康咨询、生活福利保障、孤寡老人帮扶联络、住院探视看望等工作。平均每年要审核离退休人员门诊凭证和住院费明细单33000多张,发放(持蓝卡的司局级人员)记账单600多张,集中报销80多次,报销人数3200多人次,提前审核托收记账单3200多份,为离退休人员就诊、取药达1600余人次,健康咨询400多人次。服务对象既有老部长和司、处级干部,还有一般干部和工人。尽管检查项目和处方烦杂琐碎,但他们始终认真审核每一张单据,确保不出一点儿差错;对一些没有进入处方目录的药物,主动与北京市医保中心联系,千方百计为老同志提供便利。老同志们把医务室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人员当做自己的亲人,时常打电话咨询保健常识,聊聊近况,说说心里话。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在局里的统一安排下,每年医疗服务处都要组织几百名离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人数众多,时间周期较长。处里的同志联系体检机构、确定体检项目、安排日程和车辆、做好体检当天的安全保障工作,努力做到工作细致周到、有条不紊。有些老同志年高体弱、行动不便,医疗服务处就派专人重点照顾、细心看护。一个真诚的微笑,几句暖心的话语,伸手搀扶一下,从细微处见真情。特别是2011年,为进一步提供人性化服务,医疗服务处选定了两家体检中心,调整了体检项目,方便老同志就近、自愿选择。对非正常体检指标,及时进行反馈,督促老同志到医院复查,搞好跟踪服务。老同志们都非常重视健康体检,他们说:“部里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更要好好珍惜。”
除了日常服务工作,还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要求处里的同志在关键时刻能冲上去,做到不慌不乱。原劳动部办公厅主任李贯学因心脏病突发摔倒在马路上,医疗服务处的同志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拨打999急救电话,并陪护至医院抢救。退休干部张则芳在活动室唱京剧时突感不适,又是他们立即开车把她送到医院,陪护做完相关检查,发现是心梗后又迅速办理转院做支架手术,如亲人一般守在手术室直到手术结束。
建立特殊人员帮扶机制,努力为老同志解难事
近年来,离退休人员整体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部领导指示离退休局:要在老同志患病和病重等最需要组织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及时把部党组的关怀送到他们身边。为了帮助每一位离退休人员战胜疾病、平安祥和地安度晚年,医疗服务处建立了生病探望制度、独居孤寡老人帮扶机制、病危病逝人员服务办法,用尊重、关怀、热情服务这“三把尺子”来要求和衡量特殊服务工作。
离退休干部每年大约有110人次因病住院,占离退休干部总人数的28%。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也不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医疗服务处按照“凡是有住院的病人做到及时看,重大节日重点看,重症病人多次看”的工作原则,克服个人困难,及时到医院探望老同志。遇到老同志患病住院难,他们积极与医院方面联系,积极想办法。有的老同志需要到中医医院或特色医院就医,他们及时帮助办理,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一些老同志行动不便或居住偏远,他们帮着邮寄记账单,把药费报销后的钱打入工资卡,或是亲自送到家中,免去老同志的奔波之苦。90岁高龄的某离休干部因瘫痪孤身住进养老院,老伴已经离世,几个子女因家庭纠纷很少前去探视。局领导和医疗服务处的同志常常前往看望,陪老人聊家常,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处里的同志们常说:“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组织上的关心和问候带给他们,让老同志从心理上减轻疾病的痛苦,带来生命的希望。”
如何把无儿女、无老伴、无保姆的“三无”老人健康保健工作管起来,始终是医疗服务处工作的重点。离退休人员中有19名独居孤寡老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医疗服务处建立了处、联络员、支部三级联系网络:处里的同志负责每周1次向各支部联络员了解独居老同志的生活情况,进行登记汇总,联络员每周2次和老同志联系,支部委派就近居住的老同志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避免了因老同志家中无人陪伴,突发意外后不能及时就医的问题。孤寡老人赵端仁,一生未婚,五一假期因心梗突然晕倒在家中卫生间,住在他附近的支部老同志在敲门无人应答后,及时报告到局里,郑灿栋老局长和医疗服务处的同志请来派出所民警破门而入,发现老人倒地昏迷,马上送至医院抢救,细心陪护,直到料理完老人的后事。
离退休干部每年约有10多位老同志去世,做好老同志病危、去世的关怀服务工作是医疗服务处的重要职责。每当遇到老同志病危,医疗服务处的同志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协助家属看护病人;老同志去世后,又及时到家中慰问、帮助处理后事;遇到老同志家中无子女亲属,他们甚至帮忙净身、穿衣,主持治丧、火化。原劳动部锅炉安全监测专家、离休干部李毅,原劳动部国际司副司长、离休干部金辅耀病危时,儿女在外地赶不回来,只有医疗服务处的同志在医院护理,不怕脏、不怕累,帮老人换下脏衣服、清理排泄物、料理后事。事后,护士才惊讶地得知,他们并不是老人亲属。老同志的子女更是感激涕零。十多个寒来暑往,他们已相继送走了100多名老同志。面对脏活、累活,以及特殊环境对身心的压力,他们无怨无悔,真诚地帮助老同志走好生命的最后一程。有的老同志在弥留之际还念叨着医疗服务处同志的名字。这些长年工作在医疗服务岗位的同志,用实际行动传送党组织的关怀,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动着身边的人。
树立责任意识,开动脑筋为老同志做好事
医疗服务处始终按照部党组的要求,为老同志尽心尽力办好事,不断改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许多生活中的小事都可能酿成大祸。为此,局里先后为70岁以上的老同志安装999急救电话。医疗服务处逐一进行核查摸底,宣传999急救电话的有关常识和使用方法,并在安装结束后及时回访,确保了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安装后的第一个星期,92岁的离休干部王一琦在家中突发心脏病,通过999急救电话得到了及时治疗。一年多来,已有多位老同志利用急救电话得到了救治。他们感激地说:“装了呼叫器,朝暮保平安。真得好好感谢医疗服务处的同志们,是你们把党的温暖带给了我们。”
2011年,局里决定为70周岁以上的老同志家中卫生间安装扶手和蹲坑置换坐便器。医疗服务处一边与施工方积极沟通联系,谈妥安装事项;一边挨家挨户入户考察,做到施工前论证、施工中跟踪检查、施工后质量反馈。100多户老同志家中顺利完成了卫生间改造,用户满意率达到100%。老同志们都交口称赞:“你们想得太周到了,我们的儿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你们给办了!”
离退休人员医疗服务工作是与老同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服务的窗口。医疗服务处的同志们十多年如一日,在处长的带领下,认真实践部领导“精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时刻牢记“微笑多一点,说话声小一点,动作快一点,服务周到一点”22字行为规范,不断加强自我教育,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以饱满的热情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优质服务,干出成绩,情献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