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心作画笔,用爱调色,将离退休职工的夕阳生活描绘得格外壮美。他们的爱正如奔腾不息的汉江水,滋润着老同志的心田。
2010年大年三十晚7时30分,汉江集团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处长正和家人一起迎接兔年春节的到来。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汉江集团退休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张羽铮突发急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的消息传来。他迅速放下碗筷,打电话召集离退处工作人员,火速前往医院,与张羽铮的子女共同守护在病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然而不幸的是,张老终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由于是过年期间,服务单位都缺少人手,离退处工作人员就全部参与到帮助料理后事的工作中,动手为张老洗身、穿衣。等到全部料理妥当,已是凌晨两点钟。大年初一、初二两天,他们放弃休息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依然在殡仪馆协助家属料理后事。张羽铮的子女拉着他们的手动情地说:“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哪!”
此时,天边绽放的烟花牵引着他们的思绪:多少次,他们就是这样,在节假日、在深夜时分送别逝者;多少次,他们来到离退休老人的家里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少次,他们充当空巢老人子女的角色,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晴空。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坚守着为离退休职工打造晚年幸福生活的神圣职责。
创新服务管理机制
汉江集团公司现有离退休职工3813人,他们主要是丹江口水利枢纽的第一、二代的建设者。汉江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胡甲均多次强调,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者是汉江集团的精神标杆,代表了汉江集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这群可敬的创业者,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现在老了,应该享受到国家、集团公司的发展成果。
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离退处建立了服务管理机制,出台了《汉江集团公司离退休工作管理办法》,将机构的建立、职责的划分、经费的核定、党支部建设等内容规范化、制度化,为服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推行目标考核机制,集团公司总经理与离退休工作负责人签订《汉江集团离退休工作年度考核责任书》,明确责任,规定奖惩措施。
他们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服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HRP离退休人员管理系统”。全集团公司离退休职工的基本情况资料全部纳入软件系统中,并由专职的网络维护员定期对数据进行更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网路管理平台的搭建也为老职工网上阅读文件提供了方便。他们根据离退休人员居住范围,划分若干行政组和小区联络点,实行组长、片长责任制,推选有一定威信的热心老职工担任组长、片长,主动联系离退休人员,形成了以离退休工作部门为主、离退休人员自管组织为辅的管理网络体系。
“四心”、“四勤”服务暖心田
管理处的同志,有的从20来岁就开始从事这项工作,一干就是十多、二十多年。他们慢慢学会了用和风细雨、轻声慢语与这些爹爹、婆婆讲话;学会了时刻保持微笑,迎接这些时常不请自来的客人;学会了坐在老同志身旁,耐心倾听他们“唠叨”了几百遍的儿孙事;学会了在台阶上铺上草毯防止老人摔倒,并走上前轻轻搀扶着老人的胳膊,嘴里叮嘱着:“小心台阶。”……当然,他们也有委屈,也曾被误解。离退处职工王忠说:“委屈要埋在心里,工作要实现‘零误差’。”“从事这项工作11年,经常要进三道门:老人家门、医院门、殡仪馆门。从最初的充满热情,到现在的充满激情,我感悟到就是要把他们当成父母看待,尽心尽力地来照顾。”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他们逐渐总结出自己的“四心”、“四勤”、“四到家”、“四必访”和“四大工程”服务内容。“四心”即对离退休老职工生活上关心、办事上细心、接待上热心、解释上耐心;“四勤”即在服务中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脑勤;“四到家”,即为老职工将报刊杂志送到家、个人信函送到家、生活物资送到家、各种补贴送到家;“四必访”即做到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家中有事必访、有思想问题必访。推行“四大工程”,即以落实政治生活待遇,开展安心工程,以“四必访”制度为内容、开展舒心工程,以老有所乐为目标、开展开心工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内容、开展暖心工程。
这几项实打实的服务,给离退休老职工吃上了“定心丸”。有许多离退休职工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家中就剩老两口独守空巢。老人们如有心事、心病化解不了,在管理处有了倾诉的对象;遇到困难和麻烦,有了排忧解难的地方。
“党没有忘了我们”
丹江口水利枢纽的建设者们总是对党、国家和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充满深情厚谊。这一方面得益于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同时,也与离退处扎实有效的工作分不开。
他们按照就近原则设置党小组,确定每个月第一周的星期四为固定的学习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和老职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中央会议精神、国内外形势、上级和集团公司文件等涵盖其中,学习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为了增加趣味性,健身、养生知识也进了课堂。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毛文典,喜欢读书看报,对国内外形势比较了解。于是,他就成为课堂上的“特聘教授”,负责给老职工们讲课。除了学习之外,“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也让职工们回忆起当年入党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岁月;“特色党日活动”组织老职工们到汉江集团驻外企业、工程参观考察,集团公司负责同志亲自陪同。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身患癌症的老党员刘敦礼在个人医疗费开支13万元的情况下,毅然多次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有这样一群对党和国家充满深厚情感的老职工,就不难理解,当铝业公司发生电解槽铜母线断裂,极有可能造成全厂停产的严重后果时,为何退休老党员不顾年迈体弱,要主动请缨,组成抢险突击队,几天几夜不顾疲劳参与到抢修任务中去。
让老职工“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
汉江集团公司董事长贺平有一年慰问离退休老职工时,一改往年走进医院病房去慰问的惯例,而是看望了在汉江边冬泳、在公园进行体育锻炼的老职工。这表明,单位领导希望老人们都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长寿,而不是在病房里度过晚年。
近年来,汉江集团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集团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室内外活动场所进行系统改造,添置了钢琴、电脑、健身器械等设备,各二级单位也积极行动,投入一定资金和物力,添置了活动用品和器具。目前,全集团公司有18个离退休职工活动室,活动室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
离退处老年体协成立了球类、棋牌、健身舞蹈、冬泳、门球、钓鱼等10多个老年体育单项协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老年门球、钓鱼等各类文体活动,推出一系列新的健身项目,如中华功夫扇、武当太乙五行拳、空竹、健身秧歌、长阳巴山舞等。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经常开展趣味运动会、棋牌比赛、健康讲座、金婚庆典、书画笔会等文体活动。在“水利部首届羽毛球精英赛”开幕式上,老职工们的空竹表演博得了满堂彩。“老年阳光艺术团”、“红叶艺术团”等老年团体经常下部队、工矿企业、乡镇演出,从成立到现在慰问演出100多场。
离休干部费正华今年83岁了,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硬朗,这是他多年坚持参加离退处组织的文体活动的结果。他一身红衣、满面笑容、身姿矫健,登上了《水利部老年天地》的封面。离休干部张战虽然行动不便,但是离退处每年组织的春节元宵活动,他必定来参加,他就想融入这个大家庭中,享受“家”所带来的温暖。在“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中,老同志获得了健康的身心,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