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服务一处有5名干部,都是转业军人。他们主要承担老干部的“养、医、学、乐”四大任务。多年来,这5个“兵”以虚心、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五心”精神,为审计署300余名离退休干部服务,撑起了老干部服务管理大半个天,赢得了老干部的高度评价。

五个“兵”,一盘“棋”

    审计署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主要领导提出,要“以孝敬自己父母的精神和态度做好老干部工作”。多年来,正是这样一种精神传承,让服务一处的同志们以一颗孝道之心当好老干部的“勤务员”,始终如一地为老干部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儿女般的关爱和温暖。

    从部队领导岗位转业到老干部服务岗位,五个“兵”人人有一个转变观念适应新角色的过程。到位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摆正位置,扑下身子。唯以信念为支撑,把服务老干部当做一项事业来干,才能真正投入感情。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承发扬了革命军人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有令即行、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思想作风。

    多年来,在处长宫雁军的带领下,这个集体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为老干部逐项落实政策、配合医疗部门提供服务保障、开办各种学习班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多项活动增强老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他们的手机24小时待命,他们的人随叫随到。随着工作越来越有声有色,老干部们也越来越感到“家”的温暖,满意度持续上升。在任命宫雁军为服务一处处长进行公示时,审计署人教司听到的是老干部们的一片赞扬声:“这个处长选得好!”

让生者宽慰、逝者尊严

    帮助老同志实现“老有所医”、健康长寿,是一处的重头工作。分工承担这项任务的是费宗学和孙建文。

    费宗学今年57岁,是处里年龄最大的。同志们说他朴素、踏实、任劳任怨。他11年探望生病老同志450余人次,坚持认真作病情记录、帮助他们报销医疗费、协助家属处理去世老同志丧葬事宜……他工作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医院、太平间和殡仪馆。连同事们都说:老费的活儿琐碎,这样长期坚持需要一种精神。但是费宗学很平静,他说:“我1984年就到审计署工作了,和很多老同志都熟悉,跟他们也有感情,人老了病了,总需要人帮一把。”

    “这一把”帮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熟练的业务与较高的效率,需要自觉的奉献与细心。2009年除夕前一天,一位离休干部去世,尊重家属意愿,费宗学和全处同志密切协调配合,当天就妥善组织了遗体告别仪式和火化。2011430,一位老同志处在弥留之际,宫雁军和费宗学赶到医院,陪伴他到最后一刻,主动协助家属给老同志穿寿衣、抬遗体。老同志去世后,家属表示丧事从简,51,费宗学联系布置了太平间,花圈、挽联、党旗、遗像……准备就绪后,于第二天举行了小范围的告别仪式,之后,他又协助家属办理了骨灰海撒手续,一个假期就这样度过了。

    像这样的事很多,往往模糊了工作和休息时间的界限,也模糊了工作职能与情感的界限。服务一处同志们的倾情奉献,抚平了逝者家属突如其来的忙乱,让生者宽慰、逝者有尊严。也正因为此,一些老同志去世后,他的家属还和服务一处的同志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时来个电话、发个短信,一声声的问候与祝福温暖着彼此的心灵。

    “目前,审计署有离休干部40人,都在75岁以上,有5位已经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而且居住得比较分散,3名老同志住在通州、顺义、怀柔……”39岁的孙建文如数家珍地叙说着这些情况。作为处里最年轻的同志,他的主要任务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每季度的巡诊工作,为老同志查体、送去常备药、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仅2010年,他就配合开展巡诊服务120人次。很多离休的老同志特别欢迎这样的服务,由于年龄大了很少出门,子女又不常在身边,这种服务给他们带去了心理上的慰藉。每次见面,都像亲人重逢,每次分手,都觉得恋恋不舍。

    费宗学和孙建文,这一“老”一“少”为老同志的健康倾心服务。近五年来,该处配合医疗部门为近千人次的老干部开展了健康体检,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助其解决就医和医疗报销上的困难和问题。对于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他们全程跟踪,关注病情,加强与院方的沟通。有两位老同志久居外地身患疾病,他们每个月都帮助这两位老人购买和邮寄药品,报销费用,多年来准确无误,从未间断。

让老同志在乐中学、学中乐

    组织老同志们开展合适的学习和文体活动,是调整老干部心态、提高离退休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如何让老同志学中乐、乐中学,服务一处的王艳青和黄立锋为此绞尽了脑汁。

    王艳青是处里唯一的女“兵”,精干、利落,喜欢唱歌,手还巧。她把自己的爱好融入到工作中,为老同志开办了声乐班和手工艺品制作班。“不专业不成事”,王艳青为声乐班请来了专业老师,自己则每班必到,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这个闲不住的女“兵”还自己担任手工班的老师,到金五星商场采购材料、准备学习样品,教的内容从编织、丝网花、串珠、绳结工艺,一直到丝绫堆绣,样样全来。跟着漂亮的女“兵”老师,老干部学员的手工作品非常精致,连署领导见了都十分喜欢,干脆要了来摆到会客室展示给来宾。2010年,她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了老干部“重阳杯”棋牌赛和迎春游艺晚会,200多名老干部踊跃参与,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

    黄立锋1990年就到审计署从事老干部工作,是“处龄”最长的同志。他从开车送货到探视病人,从安排参观游览到组织办班学习,2010年,处里为他举办了从业20年座谈会,请他介绍不断增长服务本领的经验。黄立锋参与创建了老干部书画班、计算机班和摄影班。他的办公桌上放着老同志的很多书画作品,他指着《国色天香》的牡丹图说:“瞧瞧,画得多好!”言语里流露出情不自禁的骄傲和自豪。哪个老同志的书画作品参了展、摄影作品获了奖……他总是津津乐道,仿佛是自己得了荣誉。

    如今,一处经管着1个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并为7个党支部分别设立了活动站,每周开办6个学习班,天天不重样。近3年来,共有100余名老同志参加了1000学时的学习。春节前,他们还会把老同志的书画作品做成挂历,当做新年礼物送给每位老同志。声乐班的学员也多次参加署里的歌咏表演,在审计署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老干部《永远跟党走》的歌声在红塔礼堂里久久回荡。

在情感互动中见真诚与信任

    作为老干部的“勤务员”,需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树立可信、可为、可亲、可敬的形象;需要有扎实的作风,真正放下身段,走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难……要如春风化雨,办好每一件事。服务一处的五个“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的宗旨。

    组织“双高期”老干部健康休养是一个特别细致的活儿,在这项工作中往往是全“兵”总动员。每次选址,对宫雁军都是一次挑战,既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又要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鲜感;休养场地有多少个坡、多少个台阶……这些都在他的考察范围内。活动中,更要把握路途远近、控制活动节奏,还要关注喝水、如厕等细节。

    在审计署有一个传统,就是为70岁以上的老同志逢5、逢10祝寿一次,实在无法到场的就到家中祝寿。怎么祝寿才能让老同志感到贴心?王艳青总结说:一定要站在老同志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感受,要关注细节;仔细核对老同志的生日,从大会筹办、餐桌安排到纪念品选择等,周到细致;会为老人准备小份的木糖醇生日蛋糕,亲手递一碗热腾腾的生日面……

    2009年,该处为13对结婚50年的老同志举办了金婚庆典,他们请署领导到会为老同志致辞,请音乐人现场伴奏活跃气氛。一些老同志非常珍惜参加金婚庆典的机会,但又怕行动不便给别人添麻烦,服务一处的同志们就身背手抬,用轮椅把老同志送到会场。他们还带金婚的老同志去中国照相馆拍婚纱照,看着照片中的鹤发童颜,那些曾有的峥嵘岁月会涌上所有人的心头。一些老同志参加完庆典后不禁感慨:即使自己的儿女也无法考虑得如此周全!

    考虑到大多数老同志未与子女同住,从2007年起,该处为70岁以上的老同志家中安装了999急救电话,并办理了紧急情况联系卡,让他们随身携带。他们特别关注空巢和足不出户的老人,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沟通和联系。

    不是儿女,胜似儿女。一位老同志在疗养时牛皮癣犯了,抓得腿上都出了血,王艳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撸起袖子就帮老同志洗裤子。老干部家纱窗坏了、老夫妻拌嘴了,一个电话,黄立锋立即就到……

    唯融入感情,才能见其真;唯投入真情,才能见其远。服务一处的“兵”朴实平凡,待老干部如父母辈分低、服务老同志姿态低、好言好语声调低,然唯其“低”,才更显得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