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电力公司的离退休工作部,你就能感受到这儿是名副其实的老同志之家:宽敞明亮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精心设计的满满一面文化墙,其中最显眼的地方就是离退休老同志学习园地。“夕阳聚焦”、“七彩生活”、“温馨话语”、“岁月如歌”……老同志们在这儿用文字和照片彼此交流着心得感受。

    “不断提升老同志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是该公司离退休工作的亮点。公司不仅加强了离退休工作部,还在市、县公司和直属单位成立了相应机构,并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离退休工作人员,承担着为2.4万多名离退休人员服务的职责。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离退休工作汇报;每年不少于两次邀请老同志座谈,就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征求老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公司党政领导把老同志的冷暖记在心上,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老同志做到常态化。

    要将提升这“两度”落到实处,离退休工作部全体员工怀着诚挚、感恩的情怀,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离退休工作先进单位,离退休工作部党支部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苏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等。

坚守服务理念,甘当爱心基石

    电力公司离退休工作部人员坚信,唯有坚持爱心服务的理念,才能促进离退休工作的健康发展。在离退休工作部全体工作人员看来,只要是老同志的事情就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也没有职责内外的区别。就拿2008年的小年夜发生在老科技工作者浦南桢家那场惊心动魄的火灾来说吧,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内,离退休工作部全体同志冒着大雪冲向现场,抢搬东西,清理烧毁物品,安慰老人,确保浦老一家人安定,并安排好春节生活,直到深夜才悄然离去。大火无情人有情,正是这些不计其数的事迹将离退休工作人员与离退休老同志融为一家人。

    符维钊是省公司离退休工作部门的老主任,他以身作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在组织生活和集体学习中让离退休老同志体会到组织的温暖。他非常关注离退休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譬如:离退休金是否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医药费是否按规定及时实报实销等,这些都是他经常放在心上的问题。老同志们常常说,有老符在,我们就放心!特别是徐介贤老人对此深有感触,200812月的一天,他心脏病突发,是符维钊深夜将他送到医院抢救,徐老逢人就说,离退休工作部的同志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是小符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离退休工作部副主任龚和也是这样一位怀有“爱心服务”理念的人。2007年离休干部汪士中骑车摔伤造成骨折,是龚和第一时间把老人送到医院,并背着老人在医院楼上楼下进行检查,联系病床。在他看来,老同志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分内事。20087月的一天,龚和得知北京西路76号小区已经断水数日的情况后,立即深入现场,一方面安慰束手无策的老同志们,另一方面积极与南京工程学院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处理,并排查断水原因。第二天生活用水就恢复正常了。深受感动的老同志们事后联名给公司党委写了表扬信。龚和将老同志当成亲人,急其所急,想其所想,由此得到了老同志们的交口称赞。

    正是怀着感恩、服务的理念,离退休工作部的全体员工走出办公室,奔跑在江苏各地走访离退休老同志、听取情况介绍,针对离退休工作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组织起草了《关于公司系统离退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离退休工作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处理建议》、《关于省电建公司等单位划归有关电厂承担费用的离退休人员情况处理建议》、《离休干部医疗待遇落实情况专题调研报告》等,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些调研成果是用汗水换来的第一手资料,为党委和行政下发《江苏省电力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离退休工作的意见》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建立激励机制,老树亦开新花

    有了优良的服务意识为导向,还要有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江苏电力公司离退休工作部扎实干好基础工作,他们根据离退休党员居住地的分布情况,将全省公司7050名离退休党员都编入了党支部,并组建了党支部和党小组,老党员们通过党性这个自我管理的激励机制,焕发出老树新花的时代光彩,而盐城东台市供电公司离休干部朱宝谷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位89岁高龄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老党员,用爱心和奉献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离休后的朱宝谷,仍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企业分忧解难。离休28年来,他向希望工程、灾区、困难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10多万元。28年如一日给家乡的“五保户”、贫困户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亲人般的无私关怀。每年他都要花一两百元买树苗植树,2001年向东台市绿化委员会捐款1000元为建设海滨长春林园、绿化海滩尽力。如今,他亲手植下的1000多株树苗,已在100多里海滨盐碱地上长成了郁郁葱葱的“供电防护林”。

    为了激发老同志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动力,江苏电力公司离退休工作部组织开展向杨善洲、吕清森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学习公司系统内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老有所为标兵陈德纯、朱宝谷和入选“中国好人榜”吴士宣的事迹,并评选出该公司的10个“五好”离退休党支部和百名“四好”离退休党员。公司还将离退休老同志的感人事迹编印成《奉献有为》一书,这些真实故事成为江苏电力永远传承的精神财富。

丰富精神生活,生命之树长青

    如何让老同志提高晚年的幸福和满意指数?健康保证是幸福的基础,然而,精神充实更是幸福的核心。以此为工作重心,江苏省电力公司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把提升离退休人员的幸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讲政治、讲政策、讲感情,确保离退休人员健康基础和精神生活的优先落实。

    针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情况,公司把老同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为老同志建立了医疗保障体系,已连续10年每年为全体老同志进行健康体检,建立了系统的个人健康档案,全公司各单位老同志除了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障外,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

    在精神生活方面,公司多年来帮助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热情。公司每年举办两期处级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学习班,邀请专家作形势任务专题辅导报告。公司还经常组织他们参观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等相关建设项目。现任离退休工作部主任徐强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和江苏老年大学电力分校这两个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截至2010年底,有1482名老同志参加了文学鉴赏、书画、摄影、烹饪、电脑、英语、保健、营养食疗等多门老年大学课程的学习。2011年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网上签名、老同志红歌汇演等活动。公司每年还投入2万多元为老同志订阅20多种报刊,全部统一归类上架,方便老同志阅读,为老同志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娱乐、健身、休闲活动场所。

    只有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有常青的生命之树。南通海安县供电公司离休干部陈德纯就是一位拥有年轻内心的人。“一个人只有终身学习,自强不息,才能与时俱进不落伍。”这是陈德纯经常说的一句话。离休的前一年,他报名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学习,1994年获得了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学习的热情被点燃后,他又拿到了计算机专科毕业证书,并参加了老年大学英语学习。在他的带动下,海安县供电公司老干部学习蔚然成风,成为一个美名传扬的学习型老干部党支部。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公司老领导顾峰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离退休工作部缴纳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他说,四川地震是天灾、是国难,国难当头,作为一名老党员,责无旁贷。在他的带动下全体离退休党员都缴纳了“特殊党费”,献出了离退休党员对灾区人民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