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陈灼华,自1989年从事老干部工作以来,21年如一日,用真情和热心投入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老干部的认可。2004年,他被评为广东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河源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满腔热情,不断提高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水平

陈灼华对老干部有一颗赤诚的心,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他永不疲倦地学习、创新。尤其是任局长以后,他深感责任重大,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边的同志,因此,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多年的老干部工作经验和不断的学习积累,他把老干部工作政策条文熟记于心,运用自如。同时,重视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坚持把抓学习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学习制度,成立学习小组,亲自抓落实。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干部参加继续教育蔚然成风,近6年间,有12人分别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他非常注重工作创新,不断探索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为了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他针对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如针对离休干部“年龄高、发病率高”的特点,把老干部每月集中活动一次调整为每月学习一次,每季度集中活动一次,每年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建立了由老干部工作人员、离休干部支部书记、联络员、老干部子女组成的联络网;为每一位老同志建立了健康信息资料,做到对老同志的身体健康情况、思想情况及时发现、迅速解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他针对老干部的不同情况,将学习教育材料通过“开会发、子女领、同志带、送上门”等方法送到老干部党员手中,使老干部参加学习活动覆盖面达到100%。这些举措得到了老同志的普遍欢迎。

攻坚克难,一心一意为老干部解难事

紫金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县,目前仍有离休干部200多人,2001年前,紫金离休干部“两费”的拖欠是个老大难问题。老干部反应尤其强烈。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让谁来接手这个当时谁也不愿意接手的重担?县委想到了陈灼华。他上任的第一天,前来要求解决“两费”问题的老干部挤满了整个房间,个别老干部情绪激动,甚至拍桌子骂人。面对老同志饱经风霜的脸孔和激动的神情,陈灼华心情沉重。他在送走这些老干部后暗下决心:组织把这个重担交给我,我一定要完成,为了照顾好这些共和国的功臣,我一定要攻克“两费”拖欠这个难关。从此,陈灼华没日没夜地投入了工作。为了迅速摸清情况,他深入企业、单位及老干部家中走访,细心认真地听取意见,初步掌握了全县“两费”拖欠的数额,被拖欠“两费”的老干部人数。他走访拖欠老干部“两费”的单位领导,反复向他们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争取了县财政支持,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即每月将社保、财政各自负担的离休费划入老干部局,再进行统一发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173名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拖欠问题、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与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基本持平问题,得到了上级和老干部的好评。在医疗保障机制方面,20027月,由他牵头,汇同社保、财政部门共同制定了县企业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实施办法。此后,根据部分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实际情况,对实施办法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减免部分困难企业缴交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从2007开始全部由财政解决,多年来困扰老干部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倾注真情,用真诚服务温暖老干部的心

陈灼华经常跟大家说:“有幸为老同志服务,给他们送去党和人民的关怀,这是非常光荣的任务。”为了把这个光荣任务完成好,他怀着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精心做好老干部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在20多年的实践中,他摸索出一整套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规律,比如每逢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开会安排房间和安排座位时,他都精心考虑,细心安排,谁的性格内向外向,甚至谁打呼谁失眠,谁喜欢干净,谁生活马虎,他都了如指掌,做到合理安排:让身体最差的跟医生住,打呼噜的跟耳聋的住,性格内向的跟性格外向的住。任老干部局长10年来,每个大年三十,他都到那些身边无子女的孤单老干部家去看一看,去问一问,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

他经常对同事们说:对老干部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大就嫌弃,不能因为他们老了话多你就不耐烦,不能因为他们退下来没有权了就不尊重,对他们要做到不嫌脏、嫌烦、不嫌累。2008年,房地产开发商在挖地基时与一位老干部发生纠纷,老干部意见很大,找到了老干部局,因为这位老干部耳朵不好,说话时不仅声音大,而且唾沫直飞,心情一激动,血压也升高,说话更不清楚了。陈灼华毕恭毕敬靠近听,老人一说就是个把小时,他脸上溅了不少唾沫,气头上的老人感觉不到,但陪着他来的子女都看在眼里,他们从内心敬重这样一个局长。送走这位老干部之后,他马上赶到损坏房屋的现场进行调查,找到开发商进行协调,提出了多个调解方案,经多方调解,最后开发商一次性赔付给老干部2万元房屋维修费,对此,老干部非常满意。2008117日深夜,该县的一位老红军突发急病,接到他老伴的电话后,陈灼华立即赶到他家,马上联系救护车将他送到医院急救。老人家临终时对老伴说:“真后悔以前对陈局长发火,没想到我发火他一点也不计较,我生病了还一次次送我来医院,真比我们的儿女还亲。”直到现在,这位老人的遗孀每次回到紫金时,必定亲自登门看望陈灼华。

为了让老干部有一个象样的活动场所,这几年,他四处奔波,找单位拉赞助,终于筹到了30万多元资金,对破旧不堪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进行了装修,更新了设备,添加了器材,把进出“中心”20多米长的泥泞路铺上了水泥。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虽然他自己已经记不清了,老干部们却牢记在心里。陈灼华为老干部做的事又何止这些?一位离休干部数着指头说:“一个老同志生前住院花的3万多元医疗费报不了,是陈局长多次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的;一位因瘫痪长期卧床不起的企业离休干部拖欠的两项经费、护理费,是在陈局长的多次奔波、反复催讨下才得以全部解决的……有陈局长在,我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