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为老干部服务 做老干部的贴心人 ——记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主任科员樊新中
2016-12-30 13:35 编辑:老干部之家
樊新中1976年参加工作,1994年调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老干部科工作,现任自治区财政厅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主任科员。12年来,樊新中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以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以一股实实在在的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扑在老干部工作上,默默无闻地为老干部工作作奉献,受到广大老干部的一致好评和称誉,先后被财政厅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人们说“没有一颗真诚和善良的心,是做不好老干部工作的”。也就是说对待老同志一是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二是要带着情感和关爱去做工作。樊新中就是怀着这样一颗真诚和善良的心对待老同志,对待自己的工作。从1994年调整到老干部工作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2年,与他资历相同或比他资历浅的同志已有不少提拔为处级干部,而他还是主任科员,有些同志开玩笑地说他“长不大”,面对这些,樊新中总是一笑了之。在职务上、待遇上樊新中从不与他人攀比,永远保持着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基层老干部工作杂而繁,而且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需要一件一件的落实,一项一项的完成。在2002年工资统发前,财政厅80多名老干部的工资都要一户一户送到家中,厅里发放的福利物品都要送到家中,哪家没有煤气还要帮助更换煤气罐。2000年财政厅老干部从54人增加到80多人,在服务对象和任务增加的情况下,樊新中积极主动与处里其他同志做好每件事,分发福利物品、冬储蔬菜和更换煤气罐时都是肩扛人抬,不管楼层多高,居住位置多远,都保证送到每位老干部的家中。10多年来,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也是这样干过来的,但樊新中毫无怨言,他把为老同志做每件事都当成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2000年财政厅机关机构改革时,人人都想去业务处室,樊新中主动要求继续做老干部工作。他说在老干部处一是业务比较熟,二是与老同志有一种割不断扯不开的情感。这是一句真话,也是一句实话,这是与他自身的家庭情况分不开的。他父亲是一位离休的老同志,而且身体也不太好,他多年床前床后地侍奉老人,养成一种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体贴的习惯,不但周围的同志说他孝顺老人,就是财政厅的老干部也称赞他把侍奉父亲的情感扩展到了所有的老干部身上。
刘辉是财政厅的老同志,早年丧偶,只有一个女儿已移居国外10多年,呼和浩特市也没有其他近亲,再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生活中有很多困难,樊新中主动把她作为重点照顾对象,经常到家询问和了解她的身体状况、生活需要,使这位老同志非常感动。2005年1月,刘辉突然旧病复发不能自理,樊新中与离退处的其他同志,立即将她送往医院诊断治疗,从楼下背到楼上,又从楼上背到楼下,一项一项为她检查。在刘辉住院的20多天中,樊新中与离退处的其他同志又为她找护工、借轮椅,推着她做检查。大年三十中午,刘辉由于病情突然恶化去世,樊新中又为她穿好衣服,并办理了其他后事。尤其感人的是,刘辉是肺病去世的,穿衣服动一下就口吐污血,樊新中就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为她擦去污血。当她的女儿从国外赶回来的时候,他已将刘辉的后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樊新中的所作所为受到离退处的同志和老干部的一致称赞。春节过后,他又按时上班投入了工作当中。
12年来,樊新中就是凭着一颗真诚和善良的心灵,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一股实实在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带着一种关爱,带着一种责任,认认真真做老干部工作,赢得了厅党组和广大离退休人员的一致好评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