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真情献桑榆 ——记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老干部休养所副所长尹钟琴
2016-12-30 13:36 编辑:老干部之家
尹钟琴今年36岁,是1992年调入乌海市老干部休养所的,2003年任副所长。她看起来很普通,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惊人的举动。然而,与她共过事的人却无不为她那不计名利、不计回报、兢兢业业工作的品格所折服。她以全心全意为老干部身心健康服务为宗旨,以党的老干部方针、政策为指导,积极主动地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办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写下了服务老干部的新篇章。
一、为老干部服务无上光荣
尹钟琴在老干部战线工作已有15个年头了。她常说:“老干部是国家的功臣,能为他们服务我感到无上光荣。”她除了担任副所长职务外,还承担着所里的财务、文秘、党务、女工工作,同时还兼任老干部局的党总支组织委员。十多年来,无论对待哪一项工作她都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了把工作干好,她坚持不断学习,把积极参加单位的各项学习作为提高自己的重要机会,坚持做到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间断,并做好学习笔记、积累知识。其次是下功夫自学,为了能尽快掌握老干部工作业务知识,她翻阅了大量的老干部政策书籍、中国革命历史,同时她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向老干部学习,从老干部身上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无私奉献、不求名利的作风。
二、政治上关心老干部
在干休所居住的老干部多数是盟市级离休干部,他们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组织观念强,多年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从未间断。尹钟琴每周都要到市委取文件,组织老干部学习,风雨无阻,从不拖延。由于所里人手少,她还经常在下班后清扫老干部活动室和会议室,给水杯消毒,让老干部在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里学习。
近几年,干休所接管企业离休干部121人,这些老干部因为企业破产后管理松散而情绪波动很大,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未解决。她急老干部所急,想老干部所想,得到接收老干部的通知后,马上组织职工挨门逐户对老干部进行了家访,与老干部促膝而谈,对老干部的居住环境、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子女情况、企业遗留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一一记录。当了解到原企业还拖欠郭培荣的护理费近千元时,她马上与原企业联系,经过几次的交涉,因为企业已经破产,问题未能解决。于是她又与企业主管局联系,先找老干部科,解决不了再找分管局长,分管局长解决不了,又找局长,终于给郭老解决了拖欠的护理费。郭老拿着补发的护理费激动地说:“干休所真是我们的娘家,干休所的职工真是比我们的亲儿女还要亲。”
随着管理服务的老干部增多,干休所党员增加到66人,党总支下设10个支部,她既是党总支的组织委员也是干休所党支部的组织委员,还负责另外两个老干部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她考虑到有些老干部年高体弱、行动不便,总是将文件、材料送到老干部家中、床前,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工作细心的她发现经常参加活动的有几位老干部是非党员,于是她利用家访积极做老干部的思想工作,与老干部谈心,交流思想,积极培养和发展他们加入党组织。当67岁的老干部郭培荣和两位80岁高龄老干部王群、高增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消息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新闻媒体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报道。
在2005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她将学习资料、笔记本送到每一位老干部党员手中。对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干部,她也坚持送书送学到家,对异地居住的党员,也把资料寄去,保证了老干部党员全部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干部
十多年来,尹钟琴始终坚持每月将工资、药费逐门挨户送到老干部家中。每年秋季、冬季她帮助老干部储秋菜,买年货……只要是老干部需要她时,她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干休所院内居住有干休所管理的老干部,也有外单位的老干部,还有去世后的老干部遗属。无论有事还是没事,她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到老干部或是老干部遗属家去,问一问、看一看家里有什么困难,去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老干部祁芳瘫痪卧床十几年,一直由老伴照顾。为此她经常主动帮着老人购物、取工资、清扫院落等。现如今祁芳已经去世六年了,但她依然经常去帮助祁大娘干活。老人逢人就说,我真有福气遇到干休所这样的好职工。
为了给老干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所里决定对院内所有的空地进行绿化和硬化,老干部家的门前屋后也得自己拿钱硬化。为了做老干部的思想工作,她挨家挨户到老干部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给老干部做思想工作。为了节省资金,由所里组织职工对单位周围的空地进行绿化和硬化。在烈日下,她与职工一道搬砖、和泥,仿佛就是一个建筑工人。她还主动帮着老干部家中清理死角,种花、浇水,就像是对待自己家中的事情一样。一个月过去了,她整个人瘦得就和换了一个似的。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干休所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明小区,还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创建三星级城市突出单位。
对每一位患病去世的老干部,从住院到转院,从太平间到殡仪馆,从搭灵棚到组织遗体告别仪式,尹钟琴总是忙里忙外。她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女同志而退缩。很多老干部在病危期间她都和老干部的子女一样守护在老干部病床前,为老干部取药、送水等。在节假日遇到老干部犯病住院,她也是随叫随到从未耽误。2006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正是她母亲的生日,一家人刚刚围坐在饭桌前准备为母亲祝寿时,一位住在敬老院的老干部突然犯病,不省人事,而这位老干部的子女又不在身边。敬老院便把电话打给尹钟琴,接到电话后,她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筷子,连忙赶到医院,楼上楼下办手续、请大夫、取药,直到下午老干部恢复了知觉她才离开病房。十多年来,她已亲手送走20多位去世的老干部。
四、尽心竭力当好老干部的二传手
老干部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繁杂,需要协助和协调的部门很多,如老干部反映工资待遇、住房拆迁、住院转院等问题。她每次都是走访每一位老干部后,将了解到的问题进行梳理,不辞辛苦地跑单位、找领导,深入老干部家中积极协调落实。如老干部的工资自从由社保局发放以来,老干部只是知道每月总额有多少,却不知道都有哪几项工资。自从干休所接收后,老干部纷纷反映这一问题,于是她就与劳动、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联系,但由于时间拖得太长,档案既不全也不好查,工作量太大。但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她边查老干部的档案,边在组织、劳动、社保部门的档案室里查找调资档案,还边请教工资管理的专业人员。终于将每一位老干部的工资,从离休到每一次的调资都弄得清清楚楚。当老干部拿着她编制的老干部工资单时,感慨万千。还有一位老干部反映工资有问题,她就带着老干部的档案积极与劳动、组织部门联系。处理这些遗留问题很棘手,但她三趟、五趟不辞辛苦,终于为老干部找回了差下多年的工资。
疾风知劲草,细微见真心。多少年来,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老干部的声声赞扬。尹钟琴多次被市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的妇女干部”,被市财政局评为“财务工作先进个人”,她所在的干休所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所有这一切包含着尹钟琴为她所热爱的事业所作的贡献,她无愧于老干部贴心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