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着4000多名离退休干部的怀集县委老干部局里,有着这么一位“当家人”:她从事老干部工作13年了,白净的脸上虽看不出什么沧桑,但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已深铭在老干部心里;单薄的身材虽看不出有多硬实,却蕴藏着“纵有千斤也压不垮”的“牛劲”。她,就是怀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苏玉莲。在她的带领下,怀集县委老干部局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她本人也两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她是老信访眼中的“大能人”

怀集县日杂公司离休干部杨老认为自己居住的公房过于破旧,而日杂公司本身是个困难企业,存量公房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确实难以满足杨老的需求。杨老因此信访了十多年,成为当时全省、全市“名噪一时”的“老信访”。2005年他甚至纠集了一帮亲戚在怀集路段拦截了省委领导下乡视察的车。那时,苏玉莲在杨老眼里,就是一个不显眼的“小丫头”。每次苏玉莲到他家,做他的思想工作,他一开口就骂骂咧咧,认定县老干部局根本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不把老干部局的同志放在眼里。

20073月,苏玉莲提任老干部局局长后,把解决杨老的住房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她多次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杨老问题,拟定了三个解决方案:一是将其居住的楼房重新装修,装修费用由原工作单位和县政府解决;二是一次性支付现金4万元给其自行购买商品房居住;三是与县房管部门联系,争取在现有公产房中解决一套给其夫妇居住。会后,苏玉莲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并亲自到省、市委老干部局汇报。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后,苏玉莲多次到杨老家里拜访,苦口婆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动员其亲戚朋友帮忙说服。她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杨老,他最终同意了第三方案。苏玉莲于是又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协调,争取县房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由老干局与房管部门签订了一套90平方米的公产房的租赁合同,一次性解决杨老的住房租金问题,确保他们夫妇二人居住直至终老。随后,苏玉莲又想方设法,帮助杨老重新装修住房。 2008年春节前,杨老一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修缮好的新居,这个“老信访”难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事后,杨老逢人就说:“十多年的问题是苏局长一手帮我解决的,我真服了这个‘大能人’!”

她是老同志心里的“亲闺女”

多年来,老干部不仅将老干局看作是自己的家,而且把苏玉莲当作自家的闺女看待,逢年过节总有不少老同志给她打电话、发短息,甚至捎去礼物恳请她收下。

怀集县冷坑镇供销社离休干部杨老,是苏玉莲常年牵挂的重点对象。杨老性情孤癖,不愿跟女儿同住,所以一直独居。20047月,老干局将杨老收归管理后,苏玉莲对他关怀备至,不时亲自上门探望。遇到刮风下雨天气,苏玉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独居老人,再忙都要上门看看,嘘长问短。一发现杨老身体不适,她亲自请医生上门问诊。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苏玉莲接到了杨老女儿的求助电话,说杨老卧病在床好几天了,怎么都不肯去医院就诊。苏玉莲听后心急如焚,立即赶到了杨老家。一见到苏玉莲,老人马上听话了,他“乖乖”地让苏玉莲请来医生,吊针、服药,直至康复。邻居的阿婆打趣说:“老杨,你的苏闺女来了,比谁都顶事!”杨老乐哈哈地直言:“这个‘小丫头’比自己的女儿还要好。她说的话,我听!”

2008年春节前夕,怀集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雨雪冰冻天气。那些家庭困难的独居老干部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年关”呢?苏玉莲为此寝食难安。农历腊月廿六晚,苏玉莲在家看到红十字会慰问困难群众的新闻报道后,终于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苏玉莲起了个大早,赶到县政府大院,等候分管红十字会工作的副县长。当她见到这位领导时,马上向他汇报了救济困难老干部的想法,请求县红十字会给予大力支持。县领导当即指示县红十字会拨出一批棉被、棉衫、帽子等保暖物品,专门解决困难老干部的御寒问题。县委老干部局还从有限的行政经费里挤出了部分资金,为每位离休干部添置一个热水袋。苏玉莲还给局里工作人员下了死任务:无论如何,都要赶在年前将全部慰问物资逐家逐户送到困难老干部家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位老同志的心坎上!收到这份“温暖”的礼物的老同志深怀感激地说:“老干局的同志比亲人还要亲,苏局长就是我们的亲闺女!”

她是勇挑重担的“当家人”

怀集县地处广东省的西北部,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人口大县。该县离退休干部较多,而且大部分集中于困难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待遇的历史欠账也比较多。要做好当地的老干部工作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苏玉莲任局长之初,不少老干部对这个瘦弱的“小丫头”能否挑得起老干局的大担子还很不放心。当组织部的领导找苏玉莲谈话时,她坚定地表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能将怀集老干部工作做得更好!” 苏玉莲说到做到。上任后,她敢啃硬骨头,干成了几件漂亮事。

2004年起,在苏玉莲的努力下,怀集县所有的企业离休干部收归县委老干部局管理服务。怀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率先建立了企业离休干部养老金待遇与机关同职级离休干部离休费基本拉平的保障机制,而且各类地方性补贴也按照机关离休人员的同等标准发放给企业离休干部,大大提高了企业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当地的企业离休干部的“养老金左等右等等不来”、“与机关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判若云泥”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企业离休干部的幸福指数迅速飙升。

怀集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曾是该县老干部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该活动中心始建于1984年,并于1999年实施扩建。由于资金困难,活动中心的后期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场地空置,管理滞后,道路硬化建设跟不上。活动中心“睛天尘土飞扬、雨天水泄不通”、“一张球台众人争、半边舞厅挤着跳”的情景,成为老干部反映的焦点问题。为此,苏玉莲多次召开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在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的同时,她还设法向社会募集资金。她亲自带着工作组,走家串户拜访老同志,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苏玉莲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让老同志们深受感动,他们尽己所能,支持活动中心的改造工作。如县人大原主任、县政协原主席等老同志,主动请缨,与苏玉莲一起多次奔波于广州、深圳等地,帮助筹资20多万元。在苏玉莲的带动下,改造经费陆续到位。从20094月中旬开始,活动中心分三期进行大规模改造:活动室的木门窗改装为铝合金玻璃门窗,舞厅重新扩建装修,购置了一批健身器具、活动器材等等。经维修改造后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面貌焕然一新,老同志开展活动有了好去处。老同志们高兴万分,啧啧称赞:“苏局长敢想敢干,魄力十足,不愧是我们的当家人!”苏玉莲还结合该县活跃的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食疗文化,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开设了养生保健、书法、歌舞、曲艺、太极、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课程,尽量满足老干部的精神需求。去年,省委巡视组领导在怀集县调研期间,就非常感慨:“真想不到山区县的老同志的文化生活也能搞得如此丰富多彩!”他们对苏玉莲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小苏,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