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阳节,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干部自发为独山县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送来了“老干部公仆”、“老干部工作楷模”、“老干部之家”三块桃木牌匾,老同志们紧握着龚阳林的手,久久不肯离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龚阳林担任中共独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局长7年来,团结带领全局一班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着力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该局先后被州委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和县级“文明单位”。
破解难题 确保老干部老有所养
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挨骂现状,成了龚阳林的当务之急。他一方面抓紧学习老干部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另一方面主动上门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到老干部原单位调研,到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先后撰写了“妥善解决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上的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强改制企业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等5个专题调研报告,对老干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上报县委、县政府。
报告提交后,这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参加工作以来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事情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的壮族汉子,多次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正是凭着对老干部的一腔赤诚,本着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争取到县委、政府的支持,先后拨款200多万元补发了老干部各项补贴费用。同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了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将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和医药费纳入财政开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个以往老干部上访的重点县,已经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
完善制度 确保老干部老有所学
定期组织老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老干部思想常新,是龚阳林的神圣职责之一。
每月26日,是老干部集中学习活动日。每到这一天,龚阳林就会像等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在会场外准时等候老干部的到来,7年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除了集中学习,龚阳林还每年组织开展老干部专题报告会、学习交流讨论和主题实践活动等,同时,邀请县领导和部门领导通报工作情况、为老干部开办学习专栏等,引导老干部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使老干部更加理解和支持县里的工作。
他注意把加强学习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不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使全县离退休干部独立党支部由2004年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他针对部分老干部行动不便、居住分散、参与活动比较困难等实际,采取送学上门的方式,为老干部送去学习辅导材料,主动与老同志进行交流探讨,确保不留“空白点”。采取“分散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主题活动推进”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先后组织开展“黔南州老年书画联谊展”、“全县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活动”等大型主题活动。他还多方筹措经费,组织老干部先后到外省和周边县(市)参观考察,开阔了老同志的视野,丰富了老同志的生活。
今年,他又结合实际,在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做到“四给力”,即学习先进有榜样,在树立典型上“给力”;履行职责有成效,在关心下一代成长上“给力”;建言献策有经验,在推动独山科学发展上“给力”;文化传承有特长,在独山文化建设上“给力”。同时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大家唱比赛和“颂党恩、话发展”征文、书画大赛和摄影图片展活动,努力使老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主动服务 确保老干部老有所依
龚阳林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执着,不仅体现在抓好老干部现有政策规定的落实上,更体现在他切实为老干部解决具体困难的行动中。
2008年,在走访慰问老干部过程中,龚阳林了解到离休干部沈念慈家因儿子下岗,生活窘迫,多年来一直居住在县供销社漏雨的老宿舍后,他及时建议县委、县政府组成专项调查组,并牵头请财政局、房改办、国资公司等单位对全县61名离休干部住房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亲自起草“以经济适用房解决部分离休干部住房困难”的专题报告,为沈念慈等4名离休干部解决了住房问题。当沈念慈老人领到经济适用房钥匙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感谢县委、县政府,感谢老干局,感谢阳林”是老人家发自内心的表白。
去年8月中旬,老领导马玉辉在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参加活动时突然晕倒,他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检查,在拍CT时,考虑辐射,医生劝他离开,但他坚持在场,让家属和医生感动不已。原县经贸局离休干部罗公布一家永远忘不了龚阳林的帮助,罗老去世时他第一个赶到现场,为他家料理丧事;罗老的老伴和儿子均患有精神病,他经常到罗老家看望和鼓励其家人要坚定信心,渡过难关。龚局长这种情真意切、真诚服务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工信局领导班子,并就罗老一家存在的特殊困难进行了专题解决。
近年来,他还为10多名“双高期”离休干部解决了涉及家庭生活困难、矛盾纠纷,子女工作调动、就业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受到了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
搭建平台 确保老干部老有所为
龚阳林知道,继续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不少老干部的心愿。他始终坚持以党支部和涉老组织为平台,组织和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政治优势、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积极参与各种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
2010年初,独山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他在第一时间带头组织捐款,得到老干部们的积极响应。捐款队伍中,有拄着拐杖的、家人搀扶的,卧病在床的老干部也让子女送来了捐款,现场情景,无不令人动容。短短1个小时,就收到捐款13410元,老干部们为全县掀起抗旱救灾热潮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个建设年”等活动期间,他先后组织200多名老干部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项目、突出问题等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了独山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龚阳林的一言一行,激发了大家“发挥余热,建设独山”的热情。近年来,独山县老干部中先后有王维儒、邓承舜、吴其炯等同志获中国关工委和省、州表彰,30多名老干部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难怪独山县的老同志们都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找到了好“娘家”,遇上了好局长,真是有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