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天的故乡、神舟飞船升起的地方,正在打造中国风电之都的甘肃省酒泉市,提到老干部局局长张辉林,老干部们都是交口称赞,有的说他点子多,有魄力,千方百计为老干部办实事;有的说市委老干部局是他们的娘家,张局长就像儿女一样,是他们的贴心人。
1997年8月,刚过而立之年的张辉林服从组织安排,到酒泉市委老干部局担任副局长,在这个他深爱着的事业上,一干就是15年。特别是担任老干部局局长以来,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这个不懈的追求,把所有爱心都奉献给了老干部,赢得了老干部的一致称赞和市委及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的好评。2005年、2010年张辉林先后两次被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老干部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开拓创新出实招
酒泉市辖7县(市区),总人口100万,全市有离休干部296人,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1401人。张辉林担任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后,面对离休干部“两费”拖欠,老干部有意见;部分老干部信念动摇,精神文化生活空虚;老干部发挥作用途径单一、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走访老干部座谈,掌握情况,摸清底细,另一方面,他经过深入思考,从统揽老干部工作全局入手,提出了“围绕学习这条主线,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狠抓思想政治、党支部、老干部活动中心三项建设,强化宣传、信息、调研、信访四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经过工作实践,进而又系统总结,提出了实施“五项工程”(比学工程、保障工程、生辉工程、载体工程、强基工程)的总体思路。为从根本上解决“两费”拖欠问题,他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积极督促协调,不厌其烦地讲政策、做工作,经过不懈地争取和努力,全市离休干部“两费”保障“三个机制”及早建立,并有效平稳运行。为加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不断改进活动方式,在抓好老干部通报、阅文、订阅报刊、参加有关会议、参观考察制度、走访慰问等制度的落实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座谈会、老干部事迹报告会、每年一次老干部运动会、书画奇石展等多种形式,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老干部、感召老干部。为方便老干部学习,强化老干部工作宣传,他积极筹措资金,多方协调,在全省率先开通了酒泉“飞天儿女重晚晴”老干部工作网站,创办了《老干部学习摘编》、《酒泉老干部工作简报》,十多年来,坚持亲自审核把关,每年刊发简报40期以上,向市直离休干部和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印发《老干部学习摘编》4期以上,深受老干部好评。他狠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注重建好支部、配好班子、健全制度、搞好活动,在离退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五要四不三带头”等活动,收到良好成效。为了更好地配合党委中心工作,发挥好老干部的作用,他提出并在全市老干部中连续组织开展了以“学、比、做建设和谐社会带头人”为内容的“五个一”和“六城同创”活动,为老干部建言献策搭建平台、发挥余热创造条件。随着老干部“双高”期的到来,他及时提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三个转变”的工作理念,即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由解决共性问题注重向解决个性化问题转变,由部门为老干部单一服务向社区延伸全方位服务转变,由注重协调医药费报销向重视医疗保健服务转变。他采取建立“老干部亲情服务站”、“建立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及帮扶基金”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高龄、长期卧床、“空巢”、患病住院、生活困难、子女不在身边离休干部的关爱力度。按照中组部等九部门《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他不等不靠,采取召开座谈观摩会、经验交流、典型引路、强化管理协调、加强组织领导等措施,创造了在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开设“养老服务窗口”等经验做法,推动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坚持每年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为市直老干部作老年常见病预防、老年保健、老年人用药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有效促进了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围绕重点干实事
张辉林针对部分县(市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狭窄、设施简陋,特别是退休干部划归老干部局管理后,不能满足离退休干部活动需要的问题,他主持制定规划,经过多方努力,先后筹资28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筹资60万元对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进行了装修。2009年,他通过调研,提出用三年的时间,在市县两级原有8个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力争建成场地宽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活动经常、管理一流的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为此,他组织(市区)老干部局长分片观摩,加强与县(市区)委的协调沟通,开展老干部活动中心达标竞赛活动,激发县(市区)建设活动中心的热情,经过不懈的努力,敦煌市完成了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
为老服务动实情
张辉林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官不敬老,不是个好领导”。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怀着对老干部的崇敬之情,视老干部如父母。有些老干部病重住院或子女不在身边,他总是亲自或安排局里的同志轮流陪护,照顾好老干部的饮食起居。每当老干部去世,他都及时前去慰问遗属,与原管单位协调后事办理,到殡仪馆参加遗体告别。原地委书记、离休干部、老红军李栋回乡探亲,在酒泉病重治疗期间,张辉林连续几天在病房陪护,老人去世后,他安排丧事,亲自为老人穿衣抬棺,使家属深受感动。每次局里组织老干部开展活动,对年龄大、腿脚不好的老干部,他都亲自搀扶。针对离休干部“双高期”的到来,他要求老干部门的工作人员“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带领局机关8名干部职工对市直离休干部划片定人定责,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所思所盼所需,征求老干部对老干部局的意见建议。每年节假日,他挨门逐户慰问离退休干部200人次以上,尤其在春节前,他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带领局机关干部走访慰问老干部,整天楼上楼下来回跑,有时连续几天腿脚都不听使唤了。他对老干部及遗属反映的问题,不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协调解决。2011年2月的一天,一位老干部打来电话反映家里暖气不热,局里接电话的同志说,暖气不热应该找供暖公司,给我们反映,我们也解决不了。张辉林得知此事后,对这个同志进行了严厉批评。他说:“老干部局是老干部之家,老干部局的每个干部职工就是老干部的儿女,老干部的事就是我们老干部局每个人的事”。他迅速带领局机关干部职工分片深入老干部家中进行家访,家访显示:城区4个片区共13栋60户老干部及遗属暖气不热,他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反映了情况后,问题得到了很快解决,老干部屋子热了,心里也热了。离休干部左景文遗属,因患白内障,儿子、儿媳离婚后不知去向,与孙女相依为命,家庭生活困难,张辉林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给老人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并每年拿出500元资助老人的孙子,同时为其孙女联系办理了低保,协调团委、妇联对其孙女进行救助,直到高中毕业,帮助老人度过了难关。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不畏困难,敢挑重担,2003年5月初防治非典处在紧要关头时,他带领局、所全体干部职工挺身而出,对市直副地级以上和干休所离休干部挨门逐户上门服务,送去了消毒液、口罩和打预防针的票证,分发预防非典的宣传材料,及时向全市离退休干部发出《为夺取防治非典最后胜利而献策出力》的公开信,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张辉林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岁月,为老干部事业付出满腔热忱、捧出全部真诚,他用高度的责任心、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挚朴实的工作情感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践行着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本色,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