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林在几十年的临床医疗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始终坚持以服务患者为己任,以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老干部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医德医风高尚备受好评

刘梅林热爱所从事的医疗工作,医德医风高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参加病人抢救、会诊。所在科室担负着中央国家机关近万名在职和离退休领导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干部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往往病情复杂,合并疾病多,在诊治过程中进行决策时经常充满矛盾并需面对风险。不仅需要有为患者主动承担医疗风险的勇气,还需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才能获得信任和支持,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尽管她临床工作繁忙,在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时不仅仅注重疾病本身,同时格外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为患者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时,她非常注意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总是耐心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由于她所在的科室多为高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复杂,手术操作困难,经常需要在放射线下持续长时间工作,受到大量放射线辐射,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手术效果。为了冠心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刘大夫不惜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忘我地工作,她对患者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和由衷尊敬,也促进了整个科室医疗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临床工作出色,重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刘梅林多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在心血管疑难病及危重症、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是心血管病的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在老年心血管病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在过去几十年的医疗生涯中,刘教授一直在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刻苦钻研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她曾在香港葛量洪心脏专科医院进修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也曾留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从事脂质代谢及抗氧化剂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她救治或手术的病人中有接近百岁的老人,也有刚从工作岗位退休的干部,有医院医疗合同单位的干部,也有倍受疾病折磨、慕名而来的患者,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的医疗工作中,她都为患者提供了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

目前,她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委、副会长、总干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干事,为美国心脏病学学院专家会员(FACC)、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杂志》、《中国医药》、《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等编委。

积极推动科室专业化建设,重视干部医疗管理工作

针对老干部的疾病特点和干部医疗的特殊性,她积极推动科室医疗队伍专业化建设,在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老干部群体就诊或住院时病情复杂、危重、合并其他疾病等特点,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将现代医学成果和医疗实践紧密结合,在成功救治危重心血管病人的同时,积累了老年患者综合治疗管理的临床经验,在老年人心血管危重、疑难病诊治方面形成了北大医院老年科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发展模式。

刘梅林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重视全科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带动大家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她努力为大家搭建学术平台,提出专业发展建议,创造学习机会,对年轻大夫、研究生言传身教,注重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思维模式的训练,查房时结合国内外最新医学进展、结合临床病例举一反三,使大家不断开阔眼界、更新专业知识。此外,为了便于服务对象健康管理,在医院的支持下刘教授带领技术团队进行了计算机管理软件的研发,建立完善了干部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勇于承担科研任务,积极促进学术交流

作为博士生导师,刘梅林指导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对老干部群体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防治进行了部分科研工作,完成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关于加强高级专业人才保健制度研究》,对高级专业人才医疗保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状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与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合作,进行了使用智能手机帮助中国老年人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的研究。目前,还主持了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防治策略的研究”,科技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参元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新药研究”,863计划远程实时多参数监测诊断系统的临床研发。近年来,刘教授结合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临床经验,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如老年患者应用不同类型他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踝臂血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研究、老年人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等,作为执笔人起草了“中国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类药物的专家共识”、“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参与了“中国高血压指南”的修订工作。在国外杂志或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6篇。在各种学术杂志报刊上发表综述性文章50余篇。主编《健康心策略》、中华医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教材《老年心血管病学》及《老年医学高级教程》,为《现代冠心病》、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教材《心血管内科学》副主编。为《Hurst心脏病学》副主译。

近年来,积极组织和参加院内外、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交流。多次组织国际和国内老年医学专家对如何促进老年医学专业化发展进行研讨,承担多个国内大型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近年,积极推动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2008年至2010年在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连续三年成功主办女性健康高峰论坛,联合中国科协关爱协会,特邀国内外知名心脏病专家及女科技工作者针对女性健康相关的话题进行研讨,受到与会者好评。同时,通过撰写科普和专业文章,积极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健康,重视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社会影响。2010年在世界心脏病大会进行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专题演讲。2010年受美国Sister to Sister 女性心脏健康基金会和American Wome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WIU)资助和邀请,赴美专程考察和参观美国女性心脏健康运动的组织情况,与美国从事女性心脏健康的专家和学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了女性心血管健康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

重视科普工作,热心公益事业

刘教授主动到承担医疗任务的单位为老干部进行健康宣教,积极宣传防治心血管病知识,促进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念。热衷于心血管病防治的社会公益活动,曾多次与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健康宣教节目,组织世界心脏日中国区的公益活动,并在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百城巡讲、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等大型学术活动中担任主席或讲者。

作为心血管界知名的专家,刘梅林树立了良好的专业形象,她的出色工作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患者的信任;作为科室的领导和多位学生的导师,她保持了率直诚恳、严以律己、平易近人的工作习惯,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重视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为促进我院干部医疗工作、完善干部医疗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