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 ——记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处长于晓平
2016-12-30 14:05 编辑:老干部之家
于晓平1996年任省农业厅老干部处处长、省农委老干部处处长。十年来,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老干部政策,努力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不断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深得老干部称赞、党组的表扬和全处同志的敬佩。他先后被评为农委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公务员,处内先后有两名同志被评为享有省级劳模待遇的“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省农委老干部处被省老干部局评为“先进老干部之家”和“模范老干部之家”,2004年离休干部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离休干部党支部”。
一、统揽全局,为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层排忧解难
2000年省直机关改革,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农机局、省水产局合并成立省农业委员会。全系统共有离退休干部1900多人,其中离休老干部300多人,涉及直属单位41家。为了有效指导全系统老干部工作,于晓平及时组织学习上级制定的各项老干部政策,并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组织制定了《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他还积极争取领导和有关处室的重视和支持,定期组织召开全系统的老干部工作会议和经验交流会议,认真布置老干部工作,提高本系统的老干部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是协助基层单位,开展“两费”清欠工作。阿城农业原种场是我省一个老牌原良种生产单位,人口多,包袱重,企业自身无法按标准落实老干部待遇。于晓平积极促成党组到原种场进行现场办公,为10名离休干部补发全部陈欠工资14万元。几年来,于晓平带领全处同志,经多方努力,多方筹集资金,使19个单位为89名离休干部解决了100多万元的“两费”。
二是认真落实“两保”机制。2002年在推进直属单位参加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统筹工作中,省农机总公司、省农业物资供应站、省水产供销公司、省种子公司和农委铅印室等五家单位47名老干部,被拒绝办理。于晓平就主动带领他们到省委老干部局寻求指导和帮助,积极与省、市劳动与社会保险部门的协调,为他们办理了医疗保险统筹。省水产供销公司在2005年进行经营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没有落实10名离休干部当年的医保费。于晓平反复找公司的领导沟通,耐心细致地讲解老干部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敬业精神转变了改制后的企业领导的思想观念,积极地筹借资金为老干部投了保。目前,在农委直属有离休干部的41个单位中,落实参加“医保”的单位已有36家。
三是超前研究企业改制后的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及资金提取问题。2005年省水产供销公司改制转为民营企业,涉及13名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和有关项目资金的提取问题,于晓平积极到省委老干部局请示,并与老干部局的有关处室研究,积极与改制后的企业领导协调,达成共识,形成了正式的答复意见,即改制企业离休干部上收主管部门管理服务,除离休费外有关各项资金按10年进行测算(或签订协议按今后每年实际发生额提取),资金从改制资金中提留。此意见也为省直企业改制后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提供了借鉴。
二、认真落实政治待遇,切实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党支部工作
一是协助老干部党组织健全各项制度。于晓平亲自动手和协助制定了《阅文制度》、《党日活动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项制度。在老干部政治学习中,帮助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在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上,协助总结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在省直机关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
二是保障老干部日常政治活动。每月定期传阅有关文件,经常组织参加重大政治活动,按时通报单位各种情况,每年订阅各种书刊50余种,每月搞一次时事政治答题等。由于他把老干部的政治活动搞得比较丰富,在全省老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题为《坚持把活动室建成老干部政治活动的阵地》的经验交流。2004年委本部的离休干部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离休干部党支部”。
三是鼓励和支持老干部为社会做贡献。组织老干部参加南岗区关心下一代活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组织老干部参加“济贫、助残”活动,仅2003年一次就捐款4950元,还有一些棉衣、棉被、褥子等。组织老干部进行农业科技服务,举办了全省首批老区农村食菌生产培训班,并与嘉峰公司签订了食用菌生产、收购合同,受到农民欢迎。组织老干部帮助老区建设, 2003年向省直有关部门推荐了50个老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项目,同时把部分老区群众吃水难、走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经研究论证帮助解决了34项,涉及14个老区,总投资1574万元等等。
三、积极开展“建家”活动,丰富老干部晚年生活
一是改善了活动室条件。扩大了活动室面积。老干部三个分部的活动室面积已经逐步扩大到460多平方米,设立了多功能学习室、资料室、阅文室、台球室、棋牌室、麻将室、健身室等各类活动室并更新了活动设备。三个部的多功能学习室和部分活动室安装了空调,添置了饮水机、报箱、按摩器、健身器等设备。水产分部已经停用的电梯,在水产局领导的支持下,重新进行了检修维护,平时不开,只为老干部活动时使用。农机分部在农机局的支持下,保证一台中型客车,专门为老干部活动服务。农委本部今年又维修了活动室,更换了塑钢窗、粉刷了墙壁、铺设了地板等。
二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上,于晓平提出了“四化”模式,即文体活动多样化、纪念活动气氛化、户外活动经常化、自主活动日常化。特别是连续五年,老干部处组织了“庆元旦迎新春”大聚会,全体党组成员带领各处室办局的负责同志参加,李嵘主任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党组成员为老干部活动积极分子和实事答题获奖者颁奖,与老干部一同联欢。老干部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他们“第二个春天”的风采。于晓平在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室)建设会议上,作了题为《在新形势下提高和丰富老干部活动的几点做法》的典型发言。
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抓好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对老干部的管理和服务。一方面,他组织起草了《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离退休干部工作管理制度》,确立老干部处的职责,明确了有关处室局在老干部工作上应尽的义务。经党组会议讨论通过后,以机关制度的方式公布执行。从而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于晓平亲自动手和组织制定了《传阅文件制度》、《日常活动制度》、《理论学习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生日祝寿制度》、《生病探视制度》、《用车管理制度》等11项处内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二是以身作则,处处起到带头作用。于晓平在从事各项具体学习和工作中,事事走在前面,为全处同志作出榜样。在政治理论学习上作表率,认真贯彻执行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和委党组对老干部工作的要求,在“三讲”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带头写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在克服困难上做模范,为老同志生活服务时,既当驾驶员,又当搬运工。在深化服务上当先锋,做到了生日祝寿到家、生病探视到床、走访慰问到户、福利待遇到门、唠嗑活动到人。近六年来,于晓平组织老干部处同志每年为老同志生日祝寿、探视病号、走访慰问近4000人次,登门为老干部服务达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