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来,金华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喻森书始终全身心投入到老干部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温暖着老干部们的心,用自己的青春延续老干部的“青春”。

    一、重视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老干部的能力
    自1989年踏上老干部工作岗位起,喻森书就下决心要诚心诚意为老干部服务。把老干部当长辈,尊重老干部、关爱老干部、服务老干部,尽心尽力为老干部排忧解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合格的老干部工作者。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干部,喻森书一直把学习政治理论和老干部工作业务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多年来,他都非常注意学习中央、省、市老干部工作政策,吃透精神,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2000年担任局长以来,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必须以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学习和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学习,提高了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能力,牢固树立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从政道德观,更加坚定了为老干部服务的决心。
  作为一班之长,喻森书在加强个人能力锻炼和素质提高的同时,非常重视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市直分管老干部领导和工作人员培训班、信息报道员业务培训班、老干部活动室工作人员培训班、老年教育研讨会等。编印《离休干部工作实务手册》等工具书,便于大家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带领全局同志不断强化办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在他的带领下,局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全局工作人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无怨无悔地投身于老干部工作中。

  二、强化宗旨意识,把服务贯穿老干部工作的始终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老干部的事就是我的事”,喻森书是这样理解老干部工作的。2002年,金华市国有、集体企业大规模改制,许多破产、歇业、改制后的企业离休干部一度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有的党员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确,连党费都没地方交。为理顺企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工作,使全市离休干部的“两费”纳入统筹,喻森书不怕磨破嘴、跑断腿,反复登门向企业和部门领导解释沟通,不厌其烦地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耐心分析实行统筹对企业和老同志的好处,并想方设法协助困难企业利用贷款、出售固定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在他的努力下,当年,全市企业离休干部全部参加“两费”统筹,“两费”落实率达100%,从根本上杜绝了“两费”拖欠现象。为加强企业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在喻森书建议下,市委办专门下发了文件,实行企业离休干部相对集中管理服务。经贸委等企业离休干部较多的单位成立了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保证了离休干部安置、待遇、管理、服务“四到位”。
  为老干部办实事,喻森书乐此不疲。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努力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几年来,为老干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为市直离休干部解决了生活福利待遇(共享)问题;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经费落实问题;落实了市直离休干部、离休干部遗属以及16位符合离休条件但未办理离休手续去世的老干部遗属的住房货币补贴;在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工作中,安排400多位离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属优先选房;从2003年开始,离休干部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争取经费,为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属提供生活补助。为进一步落实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喻森书重视检查督促工作,坚持每年组织老干部工作检查,促进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发挥表率作用,以精神凝聚人心鼓舞人心
  认识喻森书的人,都说他有一种“老黄牛”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勤勉踏实。
  为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工作,喻森书把改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硬件设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他四处奔波,争取领导的支持,征求老领导的意见,跑市场做预算。2004年市政府终于将金华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园区新建工程立项。为此,喻森书全身心扑在工程建设上,从项目立项、工程建设、设施采购、筹集资金等各方面亲自把关。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投资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新建工程在2005年12月底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喻森书务实的工作作风、勤恳的工作干劲,得到了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每月5日、20日,是喻森书定下的“局长接待日”。只要不出差,他都雷打不动地到老干部活动室现场接待老同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老同志的要求,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对于老干部的来信来访,认真做好答复、转办、催办、落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老干部读书会、体检、政情通报、外出参观等工作,虽然每年都在做,但他每次都是事必躬亲,一丝不苟。他说:“对老同志来说,每个活动都是难得的,我们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少留下一点遗憾。”正是他的榜样作用,鼓舞了人心,激励了士气。全局工作人员心齐、气顺、劲足,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当好贴心人,以真情换来真心相赞
  “老干部局就是老同志的娘家”,这是喻森书的口头禅。十几年来,他用真情办实事,始终把老干部当作亲人,和老干部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在日常工作中,他强调以严格的工作制度来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他要求工作人员以热心、耐心、细心的态度接待老干部,做到“一让座、二递茶、三谈工作、四送行”。老同志来访,必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时难免心烦话多,心急气多,甚至有偏激言行。因此,他再三要求工作人员,作为老干部工作者,绝不能“他出口无理,我生硬粗暴”,要做到不厌其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有一位市直离休干部多次上访,以无房居住为由,一次次“盯上”喻局长,“赖”在办公室不肯走,又哭又闹又绝食,强烈要求解决其住房问题。经了解,这位离休干部已享受住房货币补贴,但他不满意,要解决实物分房,并扬言不解决住房就要跳楼。对此,喻森书始终热情相待,又敬茶,又送饭,耐心解释政策,一次次做思想工作,安抚老同志情绪,并多次与主管部门负责人协商,寻求解决的途径。最终老同志被他的耐心、诚心、热心所感动,对最后的安置处理表示理解。
  80多岁的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崔学修,几年来,在子女的陪同下一趟趟到省、市有关部门反映,说他的住房条件极差,远离市区不方便就医,强烈要求改善其住房条件。对此,喻森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一边反复做老同志思想工作,安抚情绪,一边亲自向市有关领导反映,争取特事特办。他不辞辛苦地向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终于在市区给崔学修解决了一套廉租房。有了这样一位“靠山”,老同志有什么家庭矛盾、生活琐事和苦恼事,都愿意找喻局长,而他总是笑脸相迎,热心帮助。
  为能听到基层老干部的呼声,喻森书还将“登各家门、知各家情、解各家忧、暖各家心”作为制度规定下来,一有时间就深入医院、深入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特别是对一批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同志,他更是像自家亲人一样经常上门看望。遇到老同志去世,他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帮助处理丧事,在“娘家人”眼里,他俨然是一个“孝子”。
  在干部职工眼里,喻森书是一个好领导。他非常关心下属,工作人员生病住院,他都要去看望;工作人员事务繁忙加班加点,他亲自打电话给他们的家属,请他们支持谅解;对于工作人员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积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拳拳爱老心,孜孜敬老情。喻森书用真诚换得了真心,赢得了老同志和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同和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