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老干部工作已有16个年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老干部事业;他,以儿女之心、晚辈之情对待老干部。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玉池。

满怀深情铸造事业

    倾注真情十六载,宛如平常一首歌。1995年,张玉池被组织上安排到老干部局工作,从此踏上了为老干部服务的征程,这一干就是16年。

    做老干部工作首先是把事业心放在第一位,要有感情、有耐心,要有像亲生儿女那样对老干部的关心体贴。要精通老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老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用成绩体现自我。他亲自带队,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团队老干部当中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师市党委、政府决策和自己日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对待老干部,事要想到,话要说到,腿要跑到,心要尽到。”这是他常对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老干部的丧事,他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安抚慰问,亲自安排,有时还亲自为老人穿衣。2010年大年三十,师市破产企业一名老八路去世,他毫不犹豫前去探望,仔细了解情况,安排后事,在这位老干部家里一直忙到大年初一凌晨两点。类似事例在他身上还有很多很多,他的细致入微,深受老干部家人的称赞和感谢。

    师市老干部休养所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居住着来自兵团各师局83户老干部和遗孀。房屋水、暖、电、气管道年久老化。为彻底改善住所老干部和遗孀生活环境,张玉池积极努力,多方协调,争取师市党委、政府支持,对其进行整体改造。在搬迁过程中,有些老干部和遗孀及子女,对有些政策不满意和不理解,他逐家走访上百次,了解情况、宣讲政策、化解矛盾、消除误解。经过3年多的努力,使他们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也让老干部休养所焕然一新,成为石河子住宅小区的一个亮点。

不断创新服务理念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始终是张玉池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他总是在创新思路上求发展,在全面落实老干部住院看望、节日慰问、健康体检、订阅报刊、健康疗养、阅文通报等制度基础上,又从建章立制、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及思想政治建设入手,立足实际,拓宽服务,认真贯彻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精神,率先在师市厅局级老干部中建立党支部,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并融入共建活动,即“党建带共建”,把“组织上有归属、管理上讲规范、思想上不落后、作用上能发挥”的要求落到实处,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使创先争优活动和“四就近”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张玉池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针对老干部“双高期”和高龄养老这一不能忽视的现状,在全面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完善“三个机制”、确保“两费”零拖欠的基础上,他主持起草了数十个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建立了离休干部和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退休工人津贴补贴“统一标准、统一渠道、统一发放”的师市财政支持机制。建立师市各街道社区、企业、团场离休干部的居家养老工作机制。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逐一建立了老干部健康档案、家访服务医疗救助机制。实施了红军遗孀年度医疗周转金制度。妥善解决了改制、破产企业离休老干部遗孀生活困难补助和冬季取暖费发放问题。建立了老八路和遗孀各项经费纳入师市财政预算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易地安置居住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这些都得到了师市党委的认可,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好评。

    特殊困难老干部及遗孀帮扶机制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哈萨克族老干部木海·吾什拜去世后,因生前欠下巨额医疗费,其老伴无生活来源,子女无固定收入,其女儿收养的汉族女孩学杂费都难以开支,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张玉池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前去看望,拿出5000元特困帮扶款补贴其家用。协调相关部门,妥善解决了木海·吾什拜生前欠下的医疗费,免除了收养的汉族女孩学杂费,解决了该女孩养母的生活困难补助,并号召全局人员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张玉池自己一次就拿出500元。自建立帮扶机制以来,每年向有特殊困难老干部和老干部遗孀共计发放10多万元帮扶资金,已经形成“机制健全,资金到位,对象明确”的帮扶长效机制。

夯实阵地建设

    为更好地让老干部“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张玉池努力下,师市党委、政府对师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投入资金选址修建了师市级一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分别在五个街道办事处新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形成了“一大五小”的老干部活动阵地格局,使老干部的活动条件大大改善。20103月,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督导调研组来八师石河子市督导调研老干部工作时,对师市老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活动阵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八师石河子市召开的兵团老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阵地建设和利用社区资源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现场会上,张玉池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兵团及其他兄弟师局的好评和赞誉。一位经常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的老干部提起这事,竖起大拇指说:张局长是好样的!他是我们的贴心人、娘家人。

    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有了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一个务实创新的工作班子,一支乐于奉献的“五老”队伍和一批社会认可的活动品牌,这些品牌效应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党建带共建”、“学雷锋”、“老少共建文明社区”、“老少书屋”、“军垦童谣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校外教育辅导站”、“军垦少儿歌曲创作”“发扬优良传统,唱响兵团精神”等活动,不仅坚持开展,而且年年都有新内容、新亮点,让老干部不断发挥余热。

筑牢稳定队伍防线

    张玉池始终坚持信访工作“三不放过”原则。即:政策把握不准的问题不放过,定性缺乏依据的问题不放过,老干部不满意的问题不放过。在建工师五、六、七建划转和通联公司整体移交过程中,上百名离退休干部职工集体上访,他不畏不惧,逐一化解矛盾,避免了集体越级访的发生。改制企业一位离休干部的遗孀及其子女,因住房和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等问题,在原单位和信访局缠访多年。20114月,老人子女来到张玉池办公室又哭又闹。他笑脸相迎,端茶让座,耐心向其解释有关政策。对有些待遇未落实的,他亲自打电话找有关领导,督促落实政策,又与房产局联系,为其解决了一套经济适用房,老人子女满意而归,并送来锦旗和感谢信:人民公仆,为民解难。

    近年来,经张玉池接访的老干部及遗孀信访件1167件,来访1000多人次,均未发生缠访、越级上访。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回报。张玉池连续六年被评为师市“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和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年他被自治区、兵团授予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自治区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同年又被师市关工委、文明办授予关心下一代事业荣誉奖。在他的带领下,局领导班子连续八年被评为“师市直属机关优秀领导班子”,局机关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师市级文明机关”、“师市先进党支部”,下属干休所被评为“兵团级文明单位”、“兵团四好老干部休养所”、“师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后五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

    为了晚霞更绚丽,16年风雨无阻,16年从不懈怠,如今,张玉池仍然步履匆匆在夕阳红中挥洒闪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