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月,江涛调任离退处办公室主任。一到这个岗位,他就潜心学习相关离退休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了解相关离退休管理服务方面的情况,很快熟悉了业务并成功进入角色。从办公室主任到处长助理这8年多的工作中,江涛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整体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办公室是单位的中枢机关,工作庞杂繁琐、千头万绪,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为使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为离退休人员服务好,根据单位工作实际,该同志结合实际编撰了离退休工作管理服务制度汇编,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保证了离退休工作有序开展。

办公室在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中,承担着活动方案的策划、起草、活动过程的组织协调等工作,他在多年的实践中都能够在确保离退休老同志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先后根据老人们的兴趣爱好,积极推广并开展了健身操、武术、舞蹈、书画、趣味活动等20多项文化体育活动,成立各类兴趣协会、团体10多个,使离退休老同志们文武略、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有了“用武之地”,极大地活跃了老同志的离退休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离退休工作正常开展,为公司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为和谐企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担任处长助理后还兼任办公室主任,他分管退休工人管理科,在积极协调做好离退休老同志“两个待遇”,确保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外,他还积极对外联络,创造条件开展离退休老同志与外部企事业单位老同志之间的文娱交流,对长期处在一个较为封闭的三线单位的离退休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不但愉悦了离退休老同志的身心,开阔了离退休老同志的视野,增进了联谊单位之间的友谊,同时通过文娱平台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了离退休工作。退休工人科管理服务的对象是退休工人,在该公司离退休人员中退休工人占绝大多数,近1000人。对于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加之退休工人自身的特点,在管理服务过程中要有极强的耐心,同时也要有承受压力的能力。江涛在分管该科后,自己首先以身作则,同时教育科里同志要分析退休工人群体的实际状况和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站在他们一边,设身处地、细心入微地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几年来,江涛及退休工人科同志们不怕麻烦,不怕苦累,虽然期间也曾遭受辱骂、指责等,但由于他们的热心、真情、努力,一心一意为老同志服务的作法,得到了老同志们的肯定,受到老同志们的认可,也得到了公司的表彰。

作为处长助理,江涛上承领导班子下接具体事务部门,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配合处长、总支书记做好本职工作,虚心接受他们诚恳的提醒与帮助。他经常与处长、总支书记一起探讨工作方法,研究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如何让离退休人员满意,如何稳定离退休队伍,如何凝聚人心提高班子执行力等。经过这些分析与讨论,江涛认识到,做离退休工作就要研究离退休人员的实际状况,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进而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在这种思想认识下,江涛通过自身表率作用与全处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离退休人员开创性地做了大量喜闻乐见的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好评。从全年工作计划的制定到逐月安排落实工作任务、从总结成熟工作经验到分析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与缺憾,江涛均能胸怀大局,立足本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江涛是从高校毕业到公司工作的,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自打从事离退休工作以来,他把对父母、对亲人的爱融入到岗位上。他总说人都会老的,年纪大的老同志就和咱们的父母一样,咱要以诚相待。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不论是在哪里见到老同志或者是老同志来处里办事,他总是笑脸相迎。由于他热心对待老同志,有许多老同志经常爱到他办公室,不论是手头工作再紧,他都热情和气地陪老同志说说话、交交心,仔细询问他们身体情况、家庭情况、要不要换煤气,洗澡用不用子女陪伴等实际问题。时间一长,老同志们都说,江涛这孩子比咱儿子都孝顺。

一天深夜,一位一直独居的退休老人去世,他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在老人子女不在,没有亲属的情况下,他一边多方联系其亲属及老人生前的工作单位,一边紧急组织工作人员为死者洗脸、擦身子、刮胡子,并亲手为老人更换了寿衣、安置了灵堂、守灵等,直到老人的亲属第二天下午赶回来为止。……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有好几起。仅20118月份前,江涛就亲自处理老同志亡故工作17起。

离退休老同志由于体能、年龄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也在考验着主管办公室的江涛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和应变能力。一次,一位离退休老同志在打乒乓球时突然摔倒,无法起来,现场多数老人一时都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他知道后,立即一面叫人拨打医院急救电话,一面自己设法把摔倒的老人背起,从三楼下到一楼。由于救护车未能及时赶到,他继续背着老人向医院赶,直到救护车赶到把受伤老人送上车,再送到医院,又忙前忙后把受伤老人安顿好为止。……身高不到1.70、身板又瘦弱的江涛,背着比自己高大和肥胖的老人,硬是一步一步迎来医院的救护车。直到现在,这位老人及其家人一直都夸他是个对老人知冷知热、爱老敬老的好领导。

公司有一位百岁老人,子女多,但都在外地工作,平时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在家照料生活起居。由于岁数偏大,经常生病,每次都要去医院住院。每当这时,江涛总会亲自和工作人员一起赶到老人家里,把老人从三楼抬到楼下,护送到医院,到医院后再把老人抬上三楼病房,直到安顿好老人为止。目前,这家人对离退处的做法非常感激,逢人就说:没有离退处我们可真没办法,离退处的工作做得太好了。

这几年,国家每年都给离退休人员调增养老金待遇,调增的条件涉及到离退休人员的年龄、工龄等。由于一些离退休老同志对自己以往的事件记忆不清,每一次国家调增养老金待遇时总觉得自己年龄搞错了或者是工龄少算了,应该再多增加一些。每当遇有这样的老同志非常激动地来反映问题时,江涛都是先热情招呼他们坐下,给他们倒一杯茶水,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不要着急,并诚恳承诺,如果真有错误一定会立即更改,……直到他们情绪稳定,再耐心听他们慢慢表述。老同志表述完后,江涛根据相关文件对照老同志反映的情况,耐心细致地、一条一条地给老同志作解释,最终,使老同志满意而归。

离退休老同志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企业的功臣,没有他们就没有企业今天的发展。尊重、关心老同志是企业应该大力弘扬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社区集中居住的离退休老同志做好事、实事以外,定期对异地居住的离退休老同志进行走访慰问也绝不能忽视。目前公司异地居住的离退休老同志有100余人,每当有探望异地居住的离退休老同志的时候,他总是挑远离大城市的穷乡僻壤地方。有一位退休老同志家住四川某深山沟里,他和一名工作人员去看望他,一路上坐火车、汽车、三轮车、摩托车,最后还要步行近10里山路,才能见到老人,带去企业的关怀。道路遥远,难免抱怨,但一到了老同志家里,看到老同志如此激动、高兴,甚至热泪盈眶时,他们顿时觉得所有的委屈和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江涛热爱离退休工作,一心一意扑在离退休工作上,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用身体力行和耐心细致,用数不清的业余时间和说不完的大事小情,得到了老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也得到了企业的表扬和夸赞。是啊,作为一个外地入厂的大学生,江涛没有别的,他所积累的,只有那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守候,只有那数不清的深夜铃声,只有那踏不完的走访道路,只有那说不尽的突发事件处理,……这些细小、琐碎的事情,总是让老人们娓娓道来,津津乐道。细想想,企业通过他们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离退休老人们理解和支持,换来了老人们对企业的感激,也换来了和谐企业稳定发展的业绩。人心换人心,这才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