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建三局离退休老干部面前,甚至他们的子女中,只要一提起“洪老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都觉得这人很亲切。
“洪老师”就是中建三局离退休工作办公室的洪志明,从2000年调到局离退办工作,至今已经11个年头。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毫无怨言地奉献给了老干部事业。
“有事找洪老师”,这是三局离退休干部常说的一句话。洪志明之所以备受信任,是因为他把离退休干部当作家人来看待,把离退休干部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办,热情诚恳、踏踏实实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顺心、舒畅。他本人不仅受到老干部赞许,亦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离退休工作者。
用心才能干好工作
洪志明之所以被称为“洪老师”,是因为他1983年进入三局,就被借调到珞狮路小学工作了17年,先后担任过教师、教导主任和副校长,是洪山区的“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园丁”。
2000年3月, 37岁的洪志明调回局离退办,开启了人生的又一新起点。面对全新的领域,他认识到,做好离退休工作,事关老同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离退休工作者,必须好好用心,才能干好这份工作。
业务不熟悉,不要紧,耐心学习。为准确掌握党和国家关于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洪志明认真自学了1982年以来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关于离退休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对离退休职工政治、生活待遇等需要具体落实的规定,进行了重点标注和强化记忆。
情况不了解,没问题,细心掌握。洪志明的细心是出了名的,为强化掌握老干部的基本情况,他反复翻阅、甚至动手抄写老干部的简历。一段时间后,一本老干部的“明细账”在他心里渐渐清晰,老干部们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居住环境以及家庭、子女等情况他都一清二楚。
工作不顺利,无怨言,悉心处理。洪志明时刻牢记局副总经理侯勇提出的做好离退休工作的16字方针,即“笑脸相迎、语气谦和、热情诚恳、任劳任怨”。在遇到问题多、年岁高的老同志时,他总是悉心地给予解释说明;虽然有时个别老同志对他发脾气,但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抱怨,只是尽力把事情妥善处理好。
用情才能做好服务
局离退办不仅负责推进全局离退休工作,也负责处理局机关老干部的具体事务。而机关的离退休老干部,其子女大多在外地工作,长期不在家。老干部的日常生活多有不便,就是常说的“出不了门、下不了楼、洗不了衣、做不了饭”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洪志明同志经常到老干部家中拜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老干部家中水管破了、马桶漏了、家具坏了、电器出毛病、电话不畅通、电视信号不好时,洪志明总是主动联系相关人员帮助修好。
局机关过节时发放大米、水果、鸡蛋等福利,由于许多老同志年高体弱,住房没有电梯,洪志明就与其他同志帮忙将东西送到家中。还有一部分老同志住在离机关很远的青山区余家头,领取福利非常不方便,洪志明就想方设法将东西送过去,有时候一忙就是一整天。由于局离退办只有两名专职驾驶员,为做好服务工作,洪志明抽空学习,考取了驾照,成了兼职司机。
11年来,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他的电话就是老同志们的求助热线;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一心一意为老干部服务的作风从来没有变。
84岁的离休干部李秀梅长期患病,大儿子不在身边,小儿子工作又忙,李老每周两次的透析治疗让洪志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要老人儿子没空,洪志明就将老人背下楼扶上车,再从车里背至病房,治疗完再送回家。一干就是3年多,直至李老过世。李老的两个儿子很是感动,汶川特大地震时,哥俩特地从李老的丧葬费中拿出2000元捐给了受灾群众。
2008年夏天的一个深夜,退休干部、局办公室原主任冉隆玉不慎从床上滚落,造成肩关节脱臼,躺在地上痛苦不堪。其老伴一时慌了手脚,但她马上想到了洪志明,给他打电话。还在睡梦中的洪志明一下惊醒,急忙赶了过来,驾车送医、挂号就诊、缴费治疗、安排住院,完成这一切,天已经大亮了。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做好这些服务工作,得有持续的热情,这一点,洪志明做到了,11年来热情不减。而在为老同志办丧事的过程中,洪志明又用行动诠释了另一种“情”——亲情的含义。
洪志明在局离退办工作以来,亲手办理了局机关70余位老同志的丧事。每当有老干部生命垂危或不幸逝世,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他都第一时间来到老同志身边。办理丧事时,他时常帮助搬运遗体,为逝者擦洗身子、换穿衣服。尤其是非典期间,有的家属感到特别害怕,洪志明却忙里忙外、又是搬又是抬,直至把逝者平安送走……问他不害怕吗?他说,与老同志相处久了,真的就像亲人一样了。就是这样一种别样的亲情,洪志明视老干部为家人,将这些琐事化为老干部们的满意和认可,得到他们和家属的肯定与赞许。
离退休工作头绪多,整天忙忙碌碌,却又不容易出成绩,因此,这个部门不被大家所热衷。洪志明总说,这份工作虽然平凡,但它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做这项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气、不争名利。
在工作面前,洪志明总是抢着干;但在荣誉面前,他却从来不伸手。2010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时,推荐洪志明为优秀的票数最多,但是,他主动提出把部门仅有的这1个优秀名额让给了一位进步较快的年轻同志。同样,洪志明对职务升迁看得很淡,无论组织上如何安排,他始终能正确对待,也从没有因此在工作上有任何懈怠。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我不是一个想当官的人,我是一个喜欢做实事的人。
用智才能提升品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提升工作品质,更好地为老同志服好务,是洪志明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
在参与起草局离退休工作文件的同时,洪志明结合企业老干部工作实际,与部门同志一道精心筹划,按照政策归类、政策答问等,整理编印了《离退休工作文件选编》。
2001年上半年,洪志明用3个月时间,为全局144位离休干部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同年,他又与工作伙伴一道,认真采集、整理、核对局总部250余位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并进行数据化处理,指导局属单位完成基本养老数据库建设工作,保证了全局6400位离退休人员及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2003年,他们又建立了全局退休人员社会医疗保险数据库。因为工作细心,基本信息录入全面准确,工作得到总公司和湖北省、武汉市两级社会保险局高度评价。
洪志明注重探索新形势下企业老干部工作规律,守阵地、抓主题,拓展“寓教于乐”内涵。在局领导支持下,2004年起,局离退办牵头连续举办了七届全局重阳敬老节活动。洪志明认真参与方案制定,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开展了离退休职工歌舞表演、健身操拳比赛、长寿之星评选、首届金婚庆典、康乐运动会、书画艺术作品展评和“敬老孝星”表彰等活动,使离退休职工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2008年起,洪志明与部门负责人一道,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总公司系统、工程局内部离退休人员社会养老金、企业生活补贴待遇进行了周密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提出了提高全局离退休职工企业生活补贴待遇的建议,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2010年,局印发《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企业生活补贴待遇的通知》,政策实施后,三局老同志企业生活补贴待遇水平位列总公司前列。
在创新工作方法上,洪志明勤于总结、善于总结,将工作中的体会撰写成理论文章,如《做到“四个结合”,创新加强离退休干部“两项建设”方法》、《运用科学的沟通方法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努力做好新形势下企业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工作》等,对推进我局离退休工作、提升离退休服务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心系桑榆重晚晴,一片夕阳飞彩霞。洪志明在离退休工作的平凡岗位上,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他表示,要继续用心、用情、用智,以实际行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指示精神,当好老同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