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寸卫平由祥云县委书记调任大理州委老干部局局长。六年来,寸卫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把老干部工作放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抓实、抓出成效;敬业履职,争创一流;全心全意服务老干部,在全州老干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主帅”作用,做出了突出成绩。
  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迎难而上,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2001年初,当了五年州财办副主任、五年州审计局局长、四年祥云县委书记的白族干部寸卫平从县委书记岗位调任州委老干局局长。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在县处级岗位都已14年,这回到老干局该歇歇了。”也有人说:“老干部工作是个软任务,想干多少干多少,干不出什么名堂;老干部工作,无权又无钱,‘孝子’‘孙子’难当。”而这时老干部工作面临着一大堆困难: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没有完善的机制,落实难;全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资金不到位,建设难;老干部要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强烈,意见大;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滞后。6年过去了,在他的带领下,这些难题一个个破解,全州老干部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在州、县市建立了离休干部“两费”保障和财政支持机制,“两费”前清后欠落实难成为历史,全州离休干部离休金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坚持实报实销无拖欠,各种专项经费落实到位;政治待遇全面落实;全州老干部信访量减少,没有发生过老干部群体上访;全州州级和12个县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老干部党支部从他到任前的130个发展到现在的253个;全州老干部专兼职工作人员从195人增加到377人;老干部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州委老干部局在2004年社会评议州级机关作风活动中,列66个参评单位的第9名;在全省老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比中,连续多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优秀单位,其中2002年、2005年列全省第二名,2003年、2004年列全省第一名;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考评,大理州列全省第一名。2002年大理州老干部统计工作受到中组部的表彰,信息调研工作连年受到省委老干部局表彰。
  二、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开拓创新,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是他突出的特点。从2003年开始,大理州第一次将全州老干部培训列入全州干部培训计划,每年都由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局、州委党校共同举办老干部培训班已形成制度。老干部迫切要求出省参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2001年起,他多次口头汇报,以老干局名义3次专文请示,2004年10月,经州委、州政府同意并安排专款,第一次由州委老干部局组织州级老干部出省、赴港澳参观考察,了却了老同志多年的心愿。由他主持起草并以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与原州级老领导联系的意见》,第一次做出了每3至5年组织一次州级老领导出省参观考察,每年组织一次就近就地参观考察的明确规定。2005年“敬老节”前,他筹划了在全州普遍开展“金秋敬老月”活动的方案并报请州委书记、州长等领导批示同意后,大理州第一次以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文件向各级各部门印发开展“金秋敬老月”活动通知,第一次以州委、州政府名义组织州级800多名老干部开展了六项重点系列活动,社会反响很好。针对离休干部医药费垫支等问题,以贯彻中央有关文件为契机,他主持起草的州委老干局等部门向州委、州政府呈报的《大理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财政支持机制试行办法》中提出:全州离休干部住院医疗费实行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结算,单位、个人不再垫支,门诊费随到随报;离休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低保补足发放;建立州对县“两费”保障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此办法经州政府常务会议和州委常委会研究同意,2003年10月出台并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离休干部本人及所在单位垫支医药费等问题。他提出推进全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的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了州财政对县市中心建设补助资金及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缺口资金712万元,州财政共投入全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资金1712万元,他先后40多次深入各县督促指导,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建设用地、建设资金等难题,促成了县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全面开工建设,到2004年底州、县市13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敬老工程”圆满完成。
  三、主动争取领导支持,无私无畏,全力帮助老干部和基层排忧解难
  从2002年开始,他每年都要主持对全州老干部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形成《全州老干部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材料以及具体请示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映,主动争取领导将其列入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议题研究解决。几年来,他主持呈报请示的问题,均形成《州委常委会议纪要》、《州委专题会议纪要》以及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批示意见实施。如: 2001年至今在慰问老干部,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州委老干局及直属2个干休所更新工作用车、改善老干部休养环境及办公条件,组织老干部参观考察等重大活动,老干部特殊困难经费及陪护费等方面,争取州委、州政府安排专项经费1300多万元;争取省对中心建设、更新工作用车、老干部特困费等补助经费800多万元,为全州老干部工作的发展竭力创造了条件。2003年大理州率先在全省出台了《企业离休干部住房货币化补贴实施意见》,并主要由州财政承担兑现落实了符合条件的企业离休干部93人的住房货币化补贴140多万元,督促大理市兑现了220多名离休干部住房货币化补贴260多万元,老干部非常满意。
  四、情系老干部,尽力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他多次请示汇报,争取州政府同意出台住房货币化补贴政策,明确享受副厅和副处单项待遇的离休干部按地厅级和县处级享受同等住房补贴标准;从2003年4月起州级机关离退休干部每人每月享受通讯补助;州级离休干部和副县处级以上退休干部凭离退休证,可在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免费享受**保健服务,其他退休干部享受优惠成本价格。从2001年起,他主持研究决定由州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年拿出资金10万元,在敬老节期间为州级离休干部及副厅以上退休干部安排理疗保健服务,受到老干部和社会的好评;由于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关心重视,他积极反映争取,全州正副厅级离退休干部及遗属春节慰问金标准大幅提高。
  五、大力宣传老干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他不愿宣扬自己,却不放弃每一次宣传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机会。云南老年报副总编、《大理日报》记者和局里的同志先后撰写了他的事迹材料,请他过目后刊发,但他至今也没有同意。然而,对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宣传,他却下大力抓。5年来,州委老干部局编发《老干部工作信息》117期,省、州级新闻媒体登载播发老干部工作报道206条。他多次向州委、州政府领导汇报,经州委、州政府同意,2003年,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了大理州老干部老有所为“双先”表彰会,对全州30个老干部先进集体,100名老干部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他主持起草的大理州贯彻省有关文件的意见中提出了“五年召开一次老干部‘双先’表彰会,召开一次老干部工作‘三先’表彰会”,已经州委常委会议讨论同意。剑川县文化局原副局长、离休干部陈永发,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他请记者在大理电视台、《大理日报》上宣传陈永发的先进事迹,以点带面推进全州老有所为活动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