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赤诚映晚霞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老干部局局长朱建章
2016-12-30 15:13 编辑:老干部之家
在老干部的心里,他比亲人还亲;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眼里,他总是带着真情做事。对他自己来说,老干部的事儿再小也是天大的事。从干休所医生、副所长、所长到伊犁州党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老干局局长,朱建章这个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1年的老“老干”,就是这样踏踏实实地全身心为各族老干部操劳,他的一腔赤诚不但得到了老干部的高度评价,他本人也连续11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一、“老干部反映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多年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准则
1995年,时任昌吉干休所所长的他正在伊犁出差,得知住所离休干部张润和重病住院,就连夜赶路600多公里返回,在凌晨4点钟时直奔医院,连续四个昼夜寸步不离地在病床前伺候,直至其病逝。因其子女不在身边,他为逝者洗身、穿衣、入殓,操办丧事,在场的老干部都感动地说:“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2004年3月,老红军王自彪在陕西榆林农村老家去世,他代表伊犁州党委、政府千里奔丧,和王老的家人一道忙碌,并仔细询问其家人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当地老干部部门的同志都深受感动,纷纷赞扬新疆干部好,新疆老干部工作做得细、做得好。
2001年,伊犁州管理体制变更后,朱建章及时组织人员挨门逐户地走访慰问有困难的老干部,征求意见,使老干部利益不受体制变动的影响。
2006年初,朱建章偶而听一位老同志介绍说伊宁市有一位名叫孙学高的老人,是1940年在山东参加革命工作的,1983年从企业退休,如今重病缠身,因为领取过企业破产补偿金,没有部门管理过问。出于职业敏感,当即要求工作人员设法与老人的儿子取得联系,他当面向其了解情况,得知1978年州落办曾就老人的问题做出过批复时,便责成工作人员到州档案馆查到了相关资料,经认真核实,明确老人符合离休干部条件,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老人办理了离休手续,84岁的老人感动得在儿子的搀扶下来到他的办公室致谢,连连称赞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在他的努力下,2001年以来,州老干部局每年都组织200名老干部到州直属各县市和州直企业参观工农业生产,让老干部切身体会到自治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2002年至今,老干部局组织539名老干部赴内地健康疗养,285人走出国门开阔眼界。“老干部出国了”,这在全州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二、责任重于泰山,是他对老干部工作重要性的思想定位
1997年2月5日,伊宁市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策划的骚乱事件。为消除负面影响,他每年都组织威望高的维吾尔族老领导组成宣讲团,亲自带着下农村,进学校,向少数民族群众面对面宣传政策,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丑恶嘴脸,教育和动员广大老干部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发挥老干部的优势,抓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涌现出伊宁市公安局老干部党支部这样的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伊犁州直23000余名离退休干部中未出现一例民族分裂行为。
2000年,针对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引起了州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州党委下发了《伊犁州老干部工作领导负责制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将老干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将老干部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各单位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2000年3月8日,特困企业伊犁毛纺厂数百名离退休干部准备到州党委集体上访,朱建章得知后立即赶赴毛纺厂,深入到老干部当中做思想工作,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及时向州党委领导汇报,召集相关部门的领导,现场答复老同志提出的问题,使已经备好行李,打算夜宿在州党委门前的老干部放弃上访的想法。事后他又协调有关部门,将老干部反映的问题逐一落实。
针对州直严重缺乏老干部综合性活动场所的情况,从2000年起,在州领导的支持下,朱建章开始积极筹建州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2000年他三上北京,到中央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当他第三次准备启程时,母亲突患重病住院需及时做手术,母亲身边无其他子女,可北京那边也要赶时间,最后他还是决定按计划出发,当年从国家财政部争取到400万元资金,可老母亲却因为手术不及时落下终生残疾。为争取电力、土管、城建、热力等部门的支持,他挨门挨户地跑,为工程节省了大量资金。2003年1月,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对老干部开放,作为当年自治州的重点工程之一,各类设施齐全,一年可为3万多人次老干部提供服务。州直各县市的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随后也相继完成,走在了自治区的前列。
三、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是工作能够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进展的重要经验
从伊犁州老干部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内地省市先进经验后,朱建章提出老干部工作要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工作思路。奎屯干休所、斯大林街干休所住房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修建的,设施陈旧,老干部对此颇有意见。他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向房地产开发公司招标,实行了谁开发、谁受益的办法,效果明显。很快,两所均建起了崭新的老干部住宅楼,老干部没出一分钱就住进新房,得到实惠。2005年,在朱建章的努力下,招商引资2000万元,在那拉提风景区建设伊犁州老干部疗养院,2006年已正式营业。疗养院占地140余亩,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是自治区境内功能最齐全的老干部疗养院。
在干休所土地开发、修建老干部活动中心过程中,朱建章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使老干部得到最大的收益。州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大楼建设工程招标工作,在州直首次采用了招标方、投标方双向封闭的方式,整个招标过程中既避免领导批条子打招呼,也不搞内定,彻底杜绝了工程招标中的腐败。
离休干部“两费”拖欠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2001年初,针对州直拖欠“两费”的情况,他会同有关单位专题研究,70多万元拖欠款很快就解决了。由于欠医疗费太多,医院暂停对老干部的医疗服务时,他又协调医院、社保局,使问题得到解决。为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2002年4月,州级机关出台离休干部医疗费周转金制度,按标准为离休干部发放了医疗周转金。2003年初,伊犁州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建立起离休干部“三个保障机制”,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领导的肯定,将该做法在全区推广。2003年至今,每年老干部局都会同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就“三个保障机制”运转情况进行调研,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州本级137名、县市198名困难企业的离休干部各项费用收回财政管理,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两费”及相关费用拖欠这一困扰老干部工作多年的问题。
天道酬勤。朱建章辛勤的努力得到了老干部的广泛称赞,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1999年,组织调朱建章到州老干局工作,在昌吉干休所大会上宣布调令时,一些老干部和职工流下了热泪。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老干局局长崔昌显感慨地说:“如果老干部工作战线上的同志都像朱建章一样,就没有做不好的老干部工作。”州党委两任书记林天锡、张国梁都多次在干部大会上表扬州老干部工作做得好,要求各单位领导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像朱建章那样带着真情去做。
一腔赤诚映晚霞,霜叶红于二月花。朱建章正是以自己对党的老干部事业的一腔赤诚之情,认真书写着自己德高品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