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感情 热情的服务
——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老干部处
处长陈接红
陈接红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老干部处处长,她热爱老干部工作,从事老干部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她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老干部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在平凡而特殊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爱心,受到白云机场全体老干部的高度赞扬和组织上的充分肯定。从1987年起,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工会工作积极分子,1995年,民航总局党委授予她“全国民航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心系老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陈接红处处为老同志着想,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使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老干部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她认为,为老干部服务是党交给的一项既艰巨而又光荣的政治任务,因此,一定要和老干部建立深厚的感情,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她积极主动,细致入微。如老同志来了,主动问候,让座,倒水;老同志生病,主动陪着看病;逢年过节和同志们一起把慰问品送到老同志家中;陪老同志外出参观学习时,主动为他们提行李、上下车搀扶,每天晚上带医生一起挨个看望送药;老同志家里发生不愉快的事,就陪着他们谈心,不怕唠叨,不厌其烦地耐心劝导。
为给老同志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活动场所,陈接红提出建立“老干部之家”的建议,得到机场党委同意后,她就认真筹备,积极组织施工。为了保证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她和处里同志们不畏酷暑,不分昼夜在现场监督施工并到佛山挑选优质地砖,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在购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器材时,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连续几天带着处里同志们跑了许多商店,货比三家,终于找到了价格便宜又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经过他们的积极努力和辛勤劳动,一个设有会议室、健身室、桌球室、医务室、棋类室等崭新的“老干部之家”落成了,使老干部无不称心如意。现在“老干部之家”充满了老同志的欢声笑语,成了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场所。
陈接红十分注意根据老同志的特点,不断摸索、创新和丰富老干部各种活动内容,建立了一整套开展活动的工作制度。如每年“五·一”节前夕举办一次文体活动比赛,春节前夕与民航子弟学校联合举行一次“老少同乐”迎春联欢会,重阳节前夕举办老干部、老伴侣联欢晚会,组织机场各公司、各处室领导与老干部联欢,并请离休的老领导代表老干部向各单位领导赠送纪念品,这样就极大地密切了老干部和在职干部的关系,也加大了各部门对老干部工作的支持和了解。
陈接红深刻认识到要做好老干部工作,首先要提高对老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加大老干部工作的宣传力度,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从1993年起,陈接红和处里同志先后走遍了机场各大公司,向领导和干部群众宣传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现在,白云机场已逐步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支持老干部工作已被视为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深厚的感情,热情的服务
多年来,陈接红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每一位老同志的心坎上,赢得了老同志对她的信赖。老干部有什么事都喜欢找她谈,诸如家庭发生了矛盾,再婚老干部找对象等等,都要和她说一说,谈一谈,听一听她的意见,陈接红在老同志心目中是个信得过的人。老干部有什么疾苦,她很快就知道了。凡是能帮助解决的事,她不论白天晚上,随叫随到,积极主动帮助解决。有的老干部生病了,她及时前去家中探望,需要住院治疗的,亲自陪送到医院,并定期去慰问。原管理局副局长崔双记体检时发现患有脑肿瘤,情绪很不好。当她知道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便立即赶到崔老家了解病情,进行安慰,第二天一早又陪他到医院拍片。病情确诊后,需要马上做手术。当医生给崔老戴上手术帽时,陈接红弯下腰,用双手抬起他的脚给他穿上鞋,然后又扶他到手术室,这样一直等到手术做完,在场的人都以为陈接红是崔老的亲生女儿,都夸崔老有一个好女儿。一连三天,陈接红陪着崔老看病拿药。崔老激动地说:“这几天可忙坏你了,要注意休息,把你累倒了,我们老同志怎么办啊。”在多年的老干部工作中,每次丧事处理都少不了陈接红跑殡仪馆,护送老同志的遗体到火葬场火化,最后陪同家属将骨灰安放在革命公墓。对于参加处理这类事,特别是在节假日,有人认为不吉利,但她不理会这些,每次都把有关事项安排的妥妥当当。原民航广州管理局政治部主任黄明华长期生病住院,她定期去探望。1994年10月18日12时,当她得知黄老病危时,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及时向领导报告并陪同领导和家属赶往医院,同医生一起研究抢救措施。后来黄老去世了,陈接红从晚上11点多钟开始,到医院、跑殡仪馆和家属一起处理后事,忙完又把家属送回家。当她走出老同志家门时,已是凌晨3点多钟了。每当黄明华的老伴丁以梅谈起此事,总是激动地流着泪说:“陈处长为了我老头子的后事,操碎了心,她比俺闺女还亲,我不知怎么感谢她才好。”
陈接红热情地为老同志服务,老同志同样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常常把她挂在心上。有一次她生病发烧,老同志非常关心,有的打电话询问病情,有的包好饺子、煮好热汤送到她家中。70岁的老干部丁以梅大清早就提着奶粉来她家探望。每到春节,当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时,老同志就打来电话向她拜年,这是心与心的呼唤,这是情与情的交融,这使陈接红非常感动,认为这是给她的最高奖赏。
为老干部着想,为企业分忧
为了减轻机场的财务负担和提高老干部的生活待遇,陈接红积极提出成立“广州白云机场老干部经营服务部”的建议,得到了机场领导的同意。为办好服务部,陈接红不知费了多少劲,流了多少汗,一次次地跑律师事务所、工商局、税务局办理有关手续。有好心的朋友劝她:你这是图个啥?机场那么多公司,给老同志谋点福利不就行了,何必那么辛苦。可她认真地说:“机场的效益来自大家的辛勤劳动,我们想法搞点创收,既可为老同志提供更好的服务,又可减轻企业的负担,我认为值得。”
经营服务部是为旅客行李寄存服务,刚开业时人手不够,她就和老干部处的同志每天早上5点多钟离开家门,6点钟以前赶到寄存处开门营业,一干就到晚上8点多钟才回家。为了扩大创收项目,创造更好的效益,她又在候机楼创办了鲜花柜台。每天清晨5点钟,她亲自带领处里同志们驱车赶到郊区批发鲜花,然后到候机楼出售,每次都在8点之前赶回办公室上班。在没有临时工的情况下,她就和全处同志轮流站柜台,经常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钟才下班。这样连续干了两个多月,没有休过星期六和星期天,没有在家过元旦。就这样,3年来他们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全部用于老干部身上。这笔钱,不但弥补了老干部在省内参观和开展各种活动经费的缺口,而且每月还能给老干部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逢年过节等重大节日还给老干部发一些临时补助,使机场老干部思想稳定,都很满意。
严于律己,忘我工作
陈接红平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忘我的工作。在担任处领导以后,在长期没有干事的情况下,她白天忙着处理老干部工作的日常事务,组织开展活动和做思想工作,晚上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写材料到深夜,第二天照常上班。多年来她日日夜夜,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
当工作与家庭发生矛盾时,她毫不犹豫地服从工作需要。她丈夫是一位飞行员,长年在外飞行,很需要她来照顾。可是,她从事老干部工作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无法照顾好丈夫。她只有一个独生儿子,1996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可当时她要带着老干部到中山、珠海参观学习。紧接着,组织上安排她陪同一位外地来的离休干部去深圳、珠海和海南等地参观考察,一走就是20多天。而此时正值儿子参加高考要填报考志愿,谁都知道这是事关孩子前途的大事,最需要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可丈夫出差了,而作为母亲的她又不能赶回来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是机场领导派老干部处的同志代为开会,做好记录,回来向她转达的。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母亲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陈接红就是这样把对家人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老同志们的身上。
在日常工作中,陈接红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如在为老干部创收活动中,有个个体户多次提着高级洋烟、洋酒找到陈接红家里,想和老干部处搞合作经营,并提出每月给她一笔数额不小的酬金,可每次都被陈接红连人带物拒之门外,并严肃地对他说:“你找我算是找错人了,我陈接红是不吃这一套的,决不能因收了你的东西而让老干部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果真的要谈协议,就到办公室和处里同志一起谈。”事后,这个个体户私下里对老干部处的同志说:你们的陈处长一身正气,我真拿她没办法。
陈接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不做的,她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她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同志,带领着全处人员一一起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