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火燃夕阳 丹心映晚霞
——记湖南省岳阳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许石良
许石良,年过半百,黝黑的脸,络腮胡茬,坚毅豪爽的性格。1986年调进岳阳县委老干部局,先后任副局长、局长。11年来,他把满腔的爱献给党的老干部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无怨无悔,四次记功,多次受到嘉奖,1997年元月还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受到了中央组织部的表彰。
“人活着,应像夏火一样燃烧”
报告文学集《热土》中有一篇反映岳阳县委老干部局两个文明建设的文章——《致仕新篇》,文中称许石良为“夏天里的一把火”。许石良常说:人活着应像夏火一样燃烧,对社会、对事业、对他人要有一颗火热的心,要热情奔放、风风火火地干一番事业,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发光发热,迸发出炙热的能量。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就是要把生命燃烧成灿烂的晚霞,去染红夕阳,护送夕阳。
许石良忘不了那个日子——1987年2月20日。刚调任县老干部局副局长的他参加了岳阳市老干部工作会议。他是带着一种自信、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而去的。可市委老干部局的工作报告中,有10多次批评到岳阳县。3个半小时,他如坐针毡……。
窝着一肚子气打道回府,脑海中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岳阳县的老千部工作还刚刚起步,县、市分家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存在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工作不能老是被动,必须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于是,他向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汇报了市里的会议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拍着胸脯讲了两句话:“冷板凳的滋味不好受!我愿立下军令状:老干部局的工作三年要上三个台阶!”
面对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高难度的奋斗目标。这个从农村而来的没喝过多少墨水的干部,需要适应,需要武装。他找到了当时所有能够找到的有关老干部政策的文件,学习研究了几天几夜……
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深入到当时的13个区镇、40多个乡,对100多位离休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走访调查,澄清了底子。
带领局工作人员和13个区镇的老干部工作人员,专程到衡阳、长沙和本市的兄弟县、市参观学习,寻取“真经”……
一条符合岳阳县实际的老干部工作思路在调查研究与学习思考中逐渐清晰:
“稳定后方,支持前方,服务中心”。
“当一流的公仆,干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争一流的单位!”
“勤政、务实、高效、创新”……
于是,他带领全局工作人员围绕基本思路风风火火干开了……
办公楼建成了,家属楼建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了;
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了,老年门球协会、书画协会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了;
干部健康检查、走访慰问、阅文学习、参观疗养、支部建设、文体活动等一系列制度诞生了;
《岳阳县离退休干部管理办法》出台了……
岳阳县老干部工作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岳阳市、湖南省乃至全国:
1988年起,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先进单位;
1988年起,多次评为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1989年起,多次评为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和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1992年,荣获全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迎来了全省老年体育工作现场会的召开;
1993年,荣获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994年,全省关心下一代校外辅导工作现场会在岳阳县召开;
1996年,光荣出席全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岳阳县老干部工作取得了成绩,既反映了县委、县政府对老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省、市老干部局及市、县组织部门的关心指导,全体老干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全县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其中更有许石良这位班长的一份心血和汗水。
“爱事业,应像热爱自己的生命”
人生的意义莫过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待老干部事业,许石良更有一份赤诚的心!
县老干部局局长是个权小、事杂、清贫、求人的职位,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1个冬春。他热爱现在的岗位,热爱老干部事业。
为了争取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支持,许石良经常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成为他们家中的常客。11年中,县委换了5位书记,没有一位不重视老干部工作。县委每年开展评选“重视老干部工作好领导”活动,由县委组织部发文予以表彰奖励,先后共有70多个乡镇和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受到表彰。
工作实践中,许石良摸索到了一条争取领导重视和全社会支持老干部工作的好路子,那就是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活动。每年都举行一次乡、镇、场和两次县直单位老年门球赛,全县老年书画、气功、钓鱼、象棋等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并承办过全省第四届“丰收杯”和全省第八届老年门球赛,承办过全省老年体育工作现场研讨会、全省“关协”校外辅导工作现场会、全省八地、州、市老干部工作研讨会和全市性的多次老干部、“关协”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每次都有市县领导出席,每次都由市县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作专题报道,不仅丰富和活跃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更扩大了老干部工作的影响,提高了知名度和地位,受到了领导的重视。
许石良深知,要做好老干部工作,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为此,他坚持一手抓老干部工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一手抓老干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全县23个乡镇和40多个老干部人数较多的县直单位,都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干部。县老干部局每年对全县老干部工作人员进行两次培训。既让他们熟悉、掌握党的老干部政策,提高业务水平,更让他们爱岗敬业。近两年来,在全县老干部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四情”评比活动,要求老干部工作人员“对老干部有感情,对老干部忧乐知情,为老干部办事热情,对老干部工作钟情”。并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即老干部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事业与名利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创业与守业的关系。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乐意献身于党的老干部事业。通过这些活动,全体工作人员增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先后有280多人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0多人次被县委、县政府荣记三等功。
“待老干部,应像对待亲生父母”
许石良常对老干部工作人员讲: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老干部工作人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对待老干部,应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
老干部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好服务。全县100多名离休干部、20多名县处级退休干部,对他们的住址、生日、原工作单位及职务、享受级别、家庭状况,许石良心中都有一本“谱”。
老干部家里有困难,他及时登门帮助解决;老干部住院,他到医院探望;老干部70岁以上生日,他登门祝寿;老干部去世,他前往悼念,帮助操办后事,安排遗属生活……
有些老同志反映开会学习机会少,个别同志党赞无处交,领工资跑“白路”。他及时在全县老干部工作会上提出各单位都要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要建立每月一次阅文学习日、工资发放日、支部生活日、文体活动日“四日合一”制度。现在,大多数单位都已落实。县委老干部局与党校每年举办一次老干部读书班,全县共建立老干部党支部31个,党小组129个,老干部党员的组织生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前几年,全县71位离休干部子女和24位离休干部的老伴吃的是农村粮,他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使他们分期分批都吃上了商品粮。为50多位离休干部的子女安排了工作。
1995年底,许石良了解到一些老同志手里还有一些药费条未报销。经请示县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后,他与县公费医疗办的同志一起深入各单位调查,春节前一次下拨老干部医药费19.7万元,使老同志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1996年,根据居住岳阳市区的30多位离休干部和10多位县处级退休干部的呼声,他几次找县委、县政府领导请示,终于在市区成立了“岳阳县老干部公寓”,解决了30套住房和1辆小车,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并每年解决5万元专项经费,使居住市区的老同志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近几年,许石良的身体不太好,住过几次医院。但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老干部的公仆,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经常带病工作。
老同志是讲感情的。他为毛田镇一位老干部的两位子女办好了“农转非”手续,老同志亲自登门道谢,并要送给他一个400元的红包,他婉言谢绝了;月田镇一位离休干部为了感谢他帮助解决了子女“农转非”和就业问题,特意托人给他送来了两块腊肉和一担木炭,春节慰问时,他到这位老同志家中按当时的市场价付给了100元。许石良常说:作为老干部的公仆,我们只有奉献的义务,没有索取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