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创新 在开拓中发展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党委老干部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面积48.27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雄卧其间,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有华夏第一州之称。全国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来,巴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成绩是在老一辈艰苦创业的基础上取得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在州党委和州委组织部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老干部政策,狠抓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积极组织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1986年被自治区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1991年,巴州和静县老干部活动室在全国评奖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巴州全体老干部工作人员不懈的追求,折射出他们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老干部工作的硬件建设多年来,巴州党委老干部局顺应形势的发展,把握有利时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在全州形成了完整的老干部工作网络。全州9个县市于1 9 9 2年全部成立了老干部局,2 9个单位建起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由单位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占8 5%,形成了以巴州党委老干部局为中心,辐射全州各单位的组织网络。在机构改革中,州党委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机构的设置,并对选配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老干部工作机构、人员不仅没有被压缩,反而有所增加,从而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队伍稳定上保证了全州老干部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了妥善安置老干部,自1979年开始筹建巴州干休所,用了4年时间,各级财政投资300多万元,使干休所初具规模。目前全州共建各级干休所6个,已安置边远艰苦地区老干部近2 00人。
为了切实解决老干部看病难的问题,巴州党委老干部局从1983年起,就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各方面支持。到1987年共有28个单位共筹措资金100万元,建起了全疆第一座面积2662平方米、设有136张床位、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老干部病房,缓解了老干部住院难的矛盾。
1987年,州党委老干部局又经过四年不懈的努力,从各方面筹集130万元,使巴州老年大学暨巴州活动中心在库尔勒市最繁华地段——人民广场南侧落成。随后,全州各县市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相继建成。如1996年交付使用的库尔勒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其门面比市政府大楼还气派,其小会议室比市委常委会议室都漂亮,是目前全疆县市档次最好的活动中心之一。目前全州已兴建的26个老干部活动场所,已成为全州老干部政治活动、文化娱乐、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稳定的重要阵地。
在党的十四大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巴州党委老干部局认真抓了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老干部作用的工作。为了使老干部发挥作用有用武之地,还先后建起了老干部商贸一条街和拥有4800亩土地的老干部园艺场,不仅为国家创造了财富,而且减轻了财政压力。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老干部工作需要
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坚持规范化管理,使老干部工作健康发展。1990年,根据老干部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他们创造性地在全州试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把老干部工作任务划分为4项内容30条考核指标,使老干部工作的各项内容由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的老干部工作。
巴州党委老干部局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利用多种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共举办老干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3期,计112人次;举办老干部工作通讯员培训班一期,计56人;召开老干部工作现场会5次;编辑印发《老干部政策汇编》4册计1000多本;
每年都组织基层老干部工作人员互相观摩、评比等。为了虚心学习外地先进经验,1990年以来,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多次组织老干部工作人员赴外地参观学习,仅1997年就先后组织了各县市老干部局长和干休所所长分别赴四川、湖北、广东以及昌吉、乌鲁木齐等地参
观学习;热情邀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区外老干部工作者来巴州传经送宝。通过交流,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近年来,他们针对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其中2篇老干部工作论文,12篇调研报告为州党委、州政府制定老干部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的着眼点放在了“练内功’’上。在巴州老干部系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老干部的事再小也是大。他们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工作、学习制度。如定
期政治学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定期业务学习制度,探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常年坚持不间断。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自觉性,人人勤勉自策,个个洁身自律+,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观念。“热情、周到、耐心’’已成为每一位工作人员为老干部服务的自觉行为准则。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为老干部办实事
为了全面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巴州党委老干部局针对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真心实意地为老干部解决困难。他们及时修订
完善各项政策规定,出台新的措施,保证老干部各项待遇落到实处。据统计,巴州党委老干部局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先后于1993年出台了《库尔勒市区离休干部房改优惠办法》和《关于给地州级离退休干部安置电话的意见》,1994年出台了《关于解决离休干部易地安置的住房问题的意见》,199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离休干部易地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见》等12个有关老干部待遇的规定和措施,受到广大老干部的赞誉。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向,一些老干部思想和情绪上出现了波动。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在抓好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的基础上,加强对老干部的思想教育。他们组织老干部学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澄清模糊认识,教育老干部保持晚节,动员老干部支持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建设。他们会同党校在州老年大学举办了6期共256人次参加的老干部理论学习班,组织老干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文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召开了三次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座谈会,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提高老干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从1994年起,他们每年还坚持组织10批近3000名老干部到区内外参观学习。通过这一活动,老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更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州党委老干部局还想方设法,为基层和困难企业的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先后出资为若羌、且末两县驻库尔勒市干休所兴建活动室和安装闭路电视,为库尔勒等市县活动中心开业捐资,为焉耆县兴建老干部健身房捐资,为博湖县购置老干部专用车辆提供资助。对州直特困企业的老干部,他们采取统筹办保证离休费,总工会“送温暖工程’’保医疗费,财政保特殊困难的“三保”措施1996年,州总工会发出倡议,要求库尔勒地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驻库尔勒单位将7月份一个月的本工资捐献给“送温暖工程”,作为解决特困企业经费困难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些做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赞扬。
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利用各地的活动中心,建起了老年大学、老年书画协会、离退休人才开发中心和各种老年性的群众组织,组织 老干部参加各项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 全州的关心教育下一代协会组织老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利用报告
会、座谈会、故事会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做 “四有新人’’的教育。他们还多次组织老干部到劳教场所对失足青少 年进行教育,赠送书画和文体器材。
巴州党委老干部局重视发挥老干部独特的政治优势,积极组织 老干部编写了一部反映老红军浴血沙场、英勇不屈的革命回忆录 《碧血丹心谱春秋》,出资再版了歌颂当代老战士保卫边疆、建设边 疆的回忆录《从渤海到天山》;举办了老干部书画作品展、图片展, 印制了老干部书画作品挂历;资助州计委退休干部周衡光印制了老 干部书法艺术台历;还举办了库尔勒地区老干部花鸟展和老干部文 艺汇演等。
巴州现有老年体协等较大的老年社会团体10多家。在这些社会 团体中,主要由老干部担任领导,这使得他们的特有优势和组织才 能得到发挥1993年,巴州党委老干部局被自治区授予“老年群众 体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巴州老年体协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老 干部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巴州老年体协被国家体委授予“老干部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天巴州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已形成以老干部为主体,月月大活动、每周小活动、天天见活动的新局面,真正成了老干部之家,老干部的乐园。
干部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事业,它的艰巨性不仅表现在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而且还在于它是一项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可照搬的开创性事业。因此,它需要不断地在探索中创新,在开拓中发展。已经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巴州党委老干部局,决心进一步发扬“团结拼搏、勇于开拓、抢抓机遇、争创第一’’的精神,再创历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