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政治的高度
认真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
—云南省宣威市委老干部局
我们宣威市委老干部局现有职工7人。承担着全市92个市直单位、24个乡(镇)的385名离休干部、80位离休干部遗属、11名易地安置离休干部和11名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们认真开展工作,使中央、省、地的老干部政策在我市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老干部也比较满意。自1988年以来,先后11次受到中央、省、地、市的表彰奖励。
一是认真组织老干部学习文件。参学人员达3325人次,学习文件930个;全市共建立阅文活动室31个,每月一次学习从未间断。
二是认真组织老干部参加重要会议。共组织老干部4219人次参加了各种重要会议和情况通报会。市里研究制定重大改革举措,都要事先倾听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加大宏观指导力度01993年5月,我们深入58个单位进行“两项待遇”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向县委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经县委同意批转全县贯彻执行03年来,我们为市委、市政府
决策提供参考意见30余条,代起草加强老干部工作的决定、措施等13份。
四是从实际出发,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就贯彻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云南省老干部党支部工作暂行办法》下发了通知,要求.各乡(镇)、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老干部党支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
作用和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妥善解决老干部住房1986年,县财政拿出4.2万元在城区征地10亩,为33位老干部建盖住房。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385名离休干部的住房都按政策规定得到了落实。
六是认真调查研究,管好用好离休干部的公用经费和特需经费。既保证了专款专用,又保证了老同志外出参观考察、健康疗养和必要的活动开支。
七是认真抓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使老干部老有所医。,方面,每两年组织老干部进行一次健康体检,配合卫生部门为每位老干部建立了病历档案,通过体检,发现疾病,及时安排治疗;另一方面,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的政策原则,我们随时深入各单位、各乡(镇)老干部中进行检查,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使全市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的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
八是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生病住院和家中有困难进行探视的制度。为了做好慰问工作,我们做到早准备、早计划、早安排,每年11月就召开局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慰问方案。慰问中,采取多种形式,既突出重点,又全面照顾。仅1990年,就探视生病住院和家中有困难的离休干部112人次。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检查落实了离休干部的各项待遇,增进了市委、市政府和各单位领导同志与老干部之间的思想感情。
现在,全市385名离休干部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基本离休金、交通费、特需费和各项补贴。医药费在制度规定范围内坚持实报实销。无固定工作的遗属,也按时、按标准领取了生活补贴。
积极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发挥老干部作用作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拓宽门路,并注意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指导。全市现健在的385名离休干部中,参与关心培养教育下一代,编写专业史、回忆录,被有关单位聘用,参加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在各种协会任职,从事科技咨询开发、种养业、个体和集体医疗、教育工作等共有193人,占离休干部总数的50%我市8位老同志撰写的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材料,在市内作了16场报告,2.24万余人受到教育。此外,我们每年还组织一些老同志对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请他们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参谋,献良策。他们提出的发挥山区、半山区优势等方面的措施,都被市委政府采纳。
在机构改革中,老干部局归口组织部,不撤不并不降格,仍为一级局,还增加编制1人,并充实了领导班子。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我们一方面认真学习领会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7位同志都基本熟记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加强政治学习,进行理论研究、业务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工作条例。在全局职工中大力倡导、强化“五种意识”和“七种精神”,即改革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效率意识;奉献精神、不为名利精神、高度负责精神、甘当服务员精神、不怕苦和累精神、不怕麻烦精神、克服困难精神;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四心”、“四多”,即贴心、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多交流、感情上多融通、工作上多请教、生活上多照顾;工作方法上注意六戒,即戒冷、戒粗、戒浮、戒虚、戒躁、戒推。现全局职工责任明确、任务具体、工作有序,基本做到学习、工作、纪律制度化,业务办理规范化。形成了既分工又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工作的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