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勤政敬业
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委老干部局

广西玉林地区现有离退休干部2.15万人,其中离休干部1242人(企业离休干部5 3 8人,占43%)0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玉林地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政策,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他们先后荣获广西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区党委老干部局、玉林地委、行署授予的“老干部先进集体”称号.1997 年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主动争取领导支持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干部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矛盾突出。玉  林地委老干部局积极主动地争取党政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关心和支  持。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向各级领导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新贡献,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老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原则,宣传老

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各级党政领导重视老干部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他们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协助领  导制定加强老干部工作的具体规定0 1 2年来,玉林地委、行署和地委办、行署办为老干部工作行文达2 2个,注重用政策规定去带动全盘工作;他们经常主动地向领导同志汇报老干部工作的情况、问题,以及老干部的意见和要求,让领导心中有数;他们针对本地区存在的问题,向领导提出有理有力有据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供领导决策;他们召开老干部工作重要会议和组织老干部重要活动时,请领导同志参加。由于他们广泛宣传,各级领导提高了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由于他们积极争取,老干部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各级领导站在党性原则立场上,把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坚持了10个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单位党政班子坚持每年两次以上的老干部工作例会制度,讨论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坚持老干部工作纳入“双文明”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老干部工作的监督机制;三是坚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两次以上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制度;四是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重大节日登门探望、慰问老干部制度;五是坚持组织离休干部每两年一次到区外健康疗养和每年一次在地区内考察工农业生产项目制度;六是坚持每年一次组织离休干部体检和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制度;七是坚持老干部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制度(玉林地委、行署1995年安排预算内工作经费及特批健康疗养等活动经费分别为10万元和70万元);八是坚持现职领导联系老干部、定期走访离休干部制度;九是坚持为8 0岁生日的离休干部祝寿制度;十是坚持老干部工作每年一次总结表彰制度。由于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有力地推进了老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程,增进了新老干部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团结协作,增强了老干部工作者的工作信心。

紧紧抓住根本  认真落实待遇

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两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任务10多年来,玉林地委老干部局把落实老干部待遇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对待,紧紧抓住认真落实政策这个根本,坚持“从优”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出具体规定,认真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o    首先,从政治上尊重、爱护老干部,保证他们“基本政治待遇不变’’他们十分理解和尽量满足老干部的精神需求。他们抓住老干部政治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老干部学习小组、举办读书班、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老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武装老同志的思想;他们按规定组织老干部看文件,听重要报告,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同时,组织老干部参观区内外一些重点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仅1995年就组织了10次近300人外出学习考察;他们认真做好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国内外形势和本地区重要情况的组织工作;他们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和企业党委建立了4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0多个党小组,多次召开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经验;他们认真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据政策,积极疏导,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仅1996年,他们就热情耐心地接待了来访的离休干部235人次,处理来信62件;他们坚持每年统一为每位离休干部订阅《中国老年》、《老年知音》等刊物4份。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老干部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广大老干部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思想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维护老干部整体形象,继续写好光荣的历史。

其次,从生活上关心照顾老干部,确保老干部安度晚年。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老干部部门坚持不懈地探索老干部晚年生活的保障机制,坚定不移地把党的现行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各级党政领导亲自抓。玉林地委、行署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老干部生活待遇问题,发文部署落实,如1994年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通知》。历任和现任地委书记在地区重要会议上都强调:不关心照顾老干部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要把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这项工作列入各县(市)、各单位的“双文明”责任制,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备方齐抓共管。地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地区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局、卫生局、工会、社会劳动保险所等有关职能部门和组织密切配合,联合调查情况,共同研究措施,尽力解决问题。老干部党支部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形成了各方协调疏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反复检查,督促落实。从1 9 9 1年开始,玉林地委老干部局就与地委组织部一道下发《关于在全地区开展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情况大检查的通知》,每年都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基层,检查督促,发现典型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四是狠抓薄弱环节,解决主要矛盾。他们针对

拖欠离休干部离休费和医药费的问题,经常深入特困企业和特困单位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广西木圭锰矿连年亏损,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拖欠1 4位离休干部6个月的离休费,致使老同志生活困难。老干部局局长王进日和组织部副部长黄志忠多次带队进矿调查,多次找主管部门协调,但未能解决,于是,他们专题报告地委、行署,一引起了地委、行署领导的关注,立即批示,从地区财政一次性拨款5万元,补发了该矿1 4名离休干部6个月的离休费0 1 9 9 6年.全地区全部补发拖欠3 2位老干部的离休费、医药费10.9万元。此外,他们还协调不少困难单位特事特办,关心照顾老干部。如协调玉林地区水电局、农委解决了地区水电工程处拖欠6位离休干部4个月离休费的问题;协调地区经委将特困企业的1 1名离休干部调转到效益好的企业。近年来,玉林地区通过采取优先解决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以及社会统筹、系统统筹、调转离休干部供给关系、单位筹借、主管部门调剂、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措,采取灵活、分散、多样的办法,保证了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

在此基础上,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玉林地委老干部局又大胆探索老干部与在职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路子。一是采用私建公助(发给每个离休干部一定的建房补助费)的办法,解决离休干部的住房问题,,即财政拨款,由老干部局或老干部原单位统一征地建房1985年至今,地区财政共拨款700多万元为238名离休干部建造了全部达标的住房;二是拨款46.8万元为156名正处级以上离

休干部安装了电话;三是按I0O%和80%比例发给党政机关离退休干部“双文明”奖;四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按40%以上比例发给离退休干部生产性奖金和生活补贴;五是离退休干部与在职职工一样享受福利性奖金和物品。因而,老同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同志也加深了对党和国家现行政策的认识,真心实意地支持改革。

注重办实事求实效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玉林地委老干部局成立于1984年,既要指导全地区的老干部工作,又要协调地直单位的老干部工作,还要具体负责地委行署机关  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任务繁重10多年来,他们注意选配政治思想好、热心为老干部服务的同志从事老干部工作,调整充实和  加强了老干部工作的力量。局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团结协调,务实创新,带领全局21位同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老干部早办实事,多办实事,办好实事。他们安置离休干部,征地建房,办理《土地  证》、《房产证》,修建离休村道路,疏通排水污沟,抗洪救灾,捐献  钱物慰问老干部,协调老干部子女就业,抢救危难病人,办理老干部丧事,照顾老干部遗属等等。他们还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社会各界关心,为老干部延年益寿创造乐园。近年来,全地区投资748万元,建造老干部活动中心(室)68座(处),面积8720平方米。他  们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健康疗养活动261次,丰富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促进了老同志的身心健康。在辛勤的劳动中,在充满时代气息的活动里,他们的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组织引导老干部  发挥优势创辉煌

玉林地区有来自五湖四海的2万多名离退休干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宝库,是一支潜在的建设大军。近年来,玉林地委老干部局在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围绕地委提出的经济  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挖掘和开发第二人才资源,组织引导老同志发挥

政治、经济、威望、技能、时空五大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再创辉煌。由于他们积极做好前期工作,1991年地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搞好老有所为工作的通知》;后来,他们每年以地委名义召开一次老有所为经验交流会、现场会或表彰会;他们与组织部、广播电视局  联合拍摄《玉林大地金秋曲》、《夕阳映照小康路》等老有所为录像片,进行宣传活动;他们组织老干部现场参观学习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他们编印撰写老有所为典型事迹材料,向各种报刊、电台投稿,进行宣传报道;他们会同涉老部门经常深入县(市)、乡镇检查老有所为工作,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因此,全地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活动生机勃勃地开展一  一是原地区行署专员黎允武等105位老领导受聘任各部门各单位顾问,为各级领导出谋划策,发挥参谋咨询作用;二是270多位老干部参加112个关心下一代组织工作,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220场,受教育者达21.6万多人次,发挥了教育引导作用(有2位老干部评上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o三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形成地、县(市)、乡(镇)三级网络。现全  地区有老年大学8所,乡镇老年学校7 7所,占乡镇总数的64%;四  是全地区1668名老同志参加社会办学,自筹资金创办各类学校208所,每年为国家培养学生5万多人;五是全地区5000多名离退休干部参与经济开发,兴办经济实体160多个,有3558名老干部发展种  养业,共植树造林1.13万亩,种果树16.4万亩,养猪、牛、羊2.33万  头(只),养鸡、鸭、鹅20万羽(只),养鲜鱼近300万市斤,取得了显著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广西区党校原行政处处  长黄伟诚,1994年退休后回家乡玉林市创办750亩扶贫性质果场,带动2乡6村群众种果1万多亩。广西区党委老干部局分别于  1993.1996年两次在玉林地区召开全区发挥老干部作用、全区离退休干部发展种养业现场会,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实践证明,老干部工作是事关大局、十分重要的政治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同样可以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