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情  办实事

全心全意做好老干部工作

—江西省新余市委老干部局

我市现有离退休干部6225名,其中离休干部766名,退休干部5459名,享受地厅级待遇的49名,县处级待遇的1050名。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我们积极贯彻中央省市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地落实了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及时地为老同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较好地发挥了老干部作用。整个老干部工作在1992年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年年都有新的发展,1995年全省检查时,受到了省检查组的好评。

想方设法抓好老干部待遇的全面落实

政策规定的老干部待遇全部得到了落实。全市没有拖欠老干部“两费”现象。老干部公用经费、特需经费、交通费、护理费、降温费、烤火费以及遗属生活补贴等作了相应调整和提高,并得到了全面落实。我们还通过市县乡三级财政统筹的办法,解决了全市农村“三老”的生活费。医疗保健做到了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退休干部比在职同级干部略为从优.全市老干部住房全部达标。老干部用车、子女就业得到了较好解决。落实了老干部阅文学习、通报形势、参加重要会议、外出参观考察以及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制度。由于政治生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又认真做好了来信来访等工作,几年来,全市没有一个老干部到上级机关上访。

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老干部实际问题积极争取解决,年年都给老干部办几件实事。对老干部的各项待遇,上级有明文规定的,我们坚决照办,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上级没有明确规定、而老干部生活中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想方设法给予解决。 1992年以来,我们为老同志办了28件较大的实事。 1992年,报请市里投资55万元,建起了拥有40张床位的老干部病房,解决了所有老干部家属子女一次性农转非等5个实际问题。 1993年,在房改中建议市委、市政府为全市离休干部每人减免1000-2500元购房款,当年为老干部办了9件实事。1994年,提请市委、市政府为企业离休干部每人每月补助40-50元生活费,并将科以下的抗战离休干部,统一提高为副县级政治生活待遇,这年又为老干部办了8件实事。 1995年,争取市里颁发了老干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四条暂行规定,并给全市退休干部每人每年增加20元公用活动经费,解决了老干部盼望解决的6个实际问题。这些关系到老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大都是上级没有明确规定的,都是在我们的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才得以解决的,件件都凝结着全局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不断解决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干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解决亏损企业老干部生活待遇有过硬的措施。一是先发老干部工资,后发在职职工工资。二是单位发不了工资的,主管部门设法解决。三是主管部门没有能力解决的,由各级财政帮助解决。

落实老干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新的办法。 1992年,主要针对当时各单位办经济实体的情况,提出要让老同志分享单位所获收益成果等。 1995年,为进一步使共享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又发文规定:单位发放的各种非生产性福利以及发放取暖费、降温费和精神文明奖等,离、退休干部与在职职工同样享受,企业给在职职工增加效益工资时,对离、退休干部予以一定的补贴。

对易地安置老干部高看一眼,厚待一层。多年来,我们对易地安置老干部一直坚持每3年走访一次,每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近‘年共帮助9名易地安置老干部解决了医药费、住房等11个问题。在解决易地安置老干部的一些特殊困难时,我们坚持特事特办,从优照顾。

为改善老干部活动条件,闯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从1993年起,全局同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苦战了两个春秋,克服重重困难,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建造了一幢建筑面积为1.12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就净增近300万元

的固定资产。

充分发挥老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我市参与发挥作用的老干部共有4360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70%。在组织老干部发挥作用方面,我们一抓思想发动,提高全社会对老有所为的认识;二抓协调管理,积极引导老同志参与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各项活动,先后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老同志创办经济实体的暂行规定和管理办法;三抓督促检查,把老有所为列入老干部工作检查评比的重要内容;四抓典型引路,定期召开老有所为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使全市老有所为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关心下一代工作蓬勃发展:全市建立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工委”组织共156个,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干部有1464人。

老年经济实体成效显著:全市老干部创办的经济实体已发展到,153个,年产总值3217万元,利税356万元。

乡村庭院经济前景可观:农村老干部开发庭院经济年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目前已有311户,年总产值达321万元,年纯收入150万元。

老干部工作走向了全面发展的规范化轨道

对体现“五个老有”的各项老干部工作,我们既坚持抓好重点,又力求做到全面发展。

干部宣传工作有声有色:1992年以来,我局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干部党支部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有12个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市县(区)先进党支部.199名老干部党员评为优秀党员,10名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老同志活动丰富多彩:我市建有面积达4800平方米,服务设施齐全,能一次容纳500多人活动的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在活动安排上,做到月月有计划,天天有活动(星期天也供老同志活动),节日有比赛。

实施了老干部工作目标管理:为加强工作的力度,我们在全市推行和实施了老干部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制定了老干部工作应达到的6项目标和20条要求,每年都组织了检查考核和评比。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老干部工作队伍

队伍素质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好与差。几年来,我们在强化机构、加强改革、廉政建设、改进作风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机构设置齐全,领导班子得力。“三定”方案后,老干部局不仅规格没有降、人员没有减,而且机构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长经常过问老干部工作,部务会也经常研究老干部工作。局长邱金德兼组织部副部长,归口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老干部工作上。局里3位领导始终团结奋进,为抓好老干部工作作出了不懈努力。

变老干部来访为主动上门服务。在思想作风建设上,我们不仅开展了“一学四讲”活动(学特色理论,讲政治、讲正气、讲纪律、讲奉献),而且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了“四个上门”制度。一是定期上门走访。二是重大节日、老同志生日上门慰问。三是物资供应服务上门。四是老同志生病住院上门看望。局里每年探视住院的老干部都在百人以上。全市离休干部或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去世,我们都要派人到殡仪馆向遗体告别。全局同志尊重老干部就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一心一意为老干部着想,甚至老同志子女没想到、没做到的事,我们也想到做到了。有位老红军一次突发脑溢血,我们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将他背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在他昏迷的几天中,我们轮流帮着翻身擦背,一直轮流守护在身边。这位老红军稍清醒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念着老干局同志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