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两项待遇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安徽省淮南市委老干部局

淮南市是一个以煤电化为主的能源城。自党中央建立干部退休制度以来,全市有6000多名老干部陆续退出了工作岗位。为了做好这些老同志的工作,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宣传贯彻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积极为党委当好参谋,在老干部与在职干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重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老干部办实事,较好地保证了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为淮南市的大局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多次表扬,得到了广大老同志的好评。我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单位,两次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认真落实生活待遇,坚持六个优先

落实老干部政策要不折不扣;财政困难不能让老干部生活困难;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体现对老干部从优的原则。这是市委对老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行动准则。多年来我们遵循这条原则,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中,紧紧依靠各级党委的领

导,督促、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努力做到了“六个优先”

保证老干部离休金发放优先。这几年,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有一些企业效益较差,难以保证工资按时发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抓好现行政策规定的落实,解决好困难企业老干部离休费拖欠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反复调查研究,会商有关单位和部门采取财政拨款、主管部门资助、单位统筹、将老干部行政关系转入行政机关等办法,坚持“先离休、后退休、再在职”的原则,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基本保证了老干部离休费的落实。

保证老干部医疗保健和医药费报销优先。我们在全市各医院专设了老干部门诊,并在部分医院开展了为老干部巡回医疗、设立家庭病床、送药上门等活动。几年来,仅市财政用于老干部保健病房建设投资就达250多万元。当前医药费报销是老干部工作的难点,为解决老同志医药费用,我们采取公费医疗部门拨专款、老干部分期分批优先报销、从其他经费垫支、在职领导和老干部工作人员垫付等办法,保证了老同志医药费优先实报实销。

保证老干部住房优先。老干部住房曾经是落实从优原则的难点,通过我们的调查论证和积极努力,市委、市政府发文规定,离休干部的住房标准享受同级在职干部待遇,解决住房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使全市老干部住房基本达到规定标准。住房制度改革对老干部实行从优政策,房租按提租补贴净增值予以减免:老红军全免,抗战前期减70%,抗战后期减50%,解放战争时期减30%,5%的公积金全部免交。

保证老干部用车优先。我们在全市配备了老干部专用车50多辆,优先保证老干部治病、开会、听报告和参加集体活动等用车。在全省统一标准的前3年,我们便对全市老干部实行了标准为地厅级干部每人每月50元,县处级干部每人每月30元,一般干部每人每月20元的交通费补贴制度。

保证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优先。为丰富老干部晚年生活,市委市政府采纳我们的建议,压缩了其他基建项目,在全市建立老干部活动室202个,总面积达2.15万平方米。特别是1986年我们集资200多万元修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其规模、条件、环境和设施在全省屈指可数,深受老同志欢迎。

保证老干部节日补助优先。1985年以来,我们在保证老干部各项生活待遇落实的同时,每逢春节和中秋节,都由市财政拨出专款,对全市老干部(含驻淮部队、省属单位和易地安置老干部)实行节日补助共计365万元。1991年我市遭受特大洪灾,但我们仍积极争取,想方设法筹集20.5万元.为全市老干部发放了过节费,把党的温暖送到了老同志心坎上。

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发挥

老干部作用,为稳定大局作贡献

多年来,我们在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生活上从优照顾老干部的同时,更注意从政治上关心他们。抓好老干部党支部建设是我们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一大特点。按照市委“凡有三人以上党员离休干部的单位都要建立老干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要求,我们从80年代初就开始抓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目前已建立老干部党支部167个,党小组449个。这些党支部制度健全,活动正常,在保持老党员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加强老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坚持老干部阅文和向老同志通报情况制度不间断,是我们工作的又一特点。我们坚持每月25日组织地厅级老干部集体阅文,在各单位设立阅文室,每月15日、30日组织老同志政治学习。每年春节、“七.一”还坚持请各级领导向老同志通报政治、经济情况,组织1…2次就近就地参观,每年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都组织慰问,召开座谈会、联欢会等活动。

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作用,为大局稳定做贡献是我们工作的特点之三。离休老干部人老心未老,他们的革命意志仍然充满着蓬勃的青春活力。为此,我们在老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争先创优”、“我为党旗争光辉”等讲正气活动。原凤台县委书记郭新吉离休后不辞辛劳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市委、省委先后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双先表彰会”。老同志们的离而不休、无私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一代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

实行工作任务目标管理。使老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我们在实践中结合老干部工作的特点,于1986年率先建立岗位责任制。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又于1991年坚持以政策规定为依据,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对老干部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初都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年度的主要工作目标和达到的标准。凡能量化分解的都提出数量、质量、时限和责任要求。不易量化分解的目标,也提出预期达到的目的。同时将目标分解到科室,以岗定责,责任到人,逐项付诸实施。可以说我局现在的各项工作都有一个基本程序,全体人员都能按照程序办事。因此,全局4间志工作再忙,也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既减少了随意性,又避免了因程序不清而造成的窝工费时、推诿扯皮。特别是近3年来,我们先后为全市5500多名老干部解决和办理了近干件实事,包括一些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基本上都能按照程序化办得有板有眼,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老干部都比较满意。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还建立了与目标管理相配套的保证措施,做到日有考勤,周有检查,月有公布,半年有评比,年终有考核,努力实现老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使职能部门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工作的规范化,使我们的工作效能大大提高。 10多年来,我们根据老干部工作各个阶段的重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机构建设,新建老干部住宅楼、活动中心、保健病房,解决老干部用车矛盾,保证老干部同享改革成果,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依据我们的建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决定》、《老干部车公里包干办法》、《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备部门老干部工作责任制》以及《调整老干部交通赞、护理费标准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这些文件对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作的规范化,也使我们工作人员大大地增强与老干部的思想感情。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了联系老干部制度,做到“四个必访”,即重大节日必访、因病住院必访、生活上遇到困难必访、家庭发生特殊情况必访,我们还把定期走访看望全市300多名地厅级以上离休干部的工作,按全局科以上干部分工到人,明确责任。通过走访慰问,随时向老同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转达党组织对老同志的关心照顾,了解老同志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老同志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在党组织与老同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的桥梁。

我们全局工作人员凭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老干部的尊敬爱戴,在任务重、条件差、待遇低的情况下,任劳任怨,勤奋工作。无论老同志参加集体活动,还是生病住院、维修房屋、疏通下水道、扛煤气罐,大家都不辞辛苦搞好服务。每年春节慰问、座谈、分送节日物品,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了让老同志过好春节,大家顾不上办年货,顾不上洗澡理发,有时连大年三十晚吃团圆饭都不能按时回家。这种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受到了老干部赞誉,得到了党委、政府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