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做好老干部工作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老干部处
省法院现有离退休人员90名,遗属15户。老干部处现有工作人员4名。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工作思路宽一些,计划安排细一些,走访慰问勤_些,服务管理好一些,开展活动多一些,办理事情实一些的要求,为落实好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心尽责,先后被评为省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当好参谋,充分发挥老干部处的职能作用
院党组对老干部工作高度重视,党组书记、院长亲自抓,党组分管老干部工作的成员具体抓,党组一班人个个都很关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领导越重视,我们越要给领导当好参谋,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每年年初,我们都及早研究制定出比较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并力求有新的拓展。 1996年专门在老同志中开展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建议”活动,我们把老同志的合理化建议吸收到本处的计划和建议中去。
选配老干部处的工作人员并非易事。院长多次强调:“要给老干部处增加人,不断充实加强,做到进来的人员选配好,出去的人员安排好。”如何落实好院领导的意见?在1996年“严打”期间,全院办案人员很紧,老干部处增人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当时,我们向院领导提出进入建议,院党组及时予以采纳,从民事审判庭调出一名年轻法官充实加强老干部处。
如何在新大楼中规划、建设好老干部活动室?起初院有关部门准备将老干部活动室和老干部处的办公室安排在新大楼的第20层,我们考虑到老干部的特殊性,建议将活动室和办公室调整到4楼,院党组采纳了此建议,在4楼为老同志安排了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
的活动天地。
办好实事,认真落实老干部的两项待遇
为了把老干部的两项待遇落到实处,我们努力把好事做实,实事办好。 1996年,我们给老同志发放各种物品、慰问品3000多份,办理各种证件及住房减免、购房手续等380多人次,发放各种学习材料、报纸杂志约1.2万余份,为老同志发放特需费、生活补贴等现金共计50多万元。
对老同志的重要问题和急难事情我们更是竭尽全力地去解决。1995年,一位离休干部患癌症住院,法院领导和我们经常上医院探视、慰问,帮助排难解忧,先后7次为她及时办理了特殊检查、特殊用药审批手续。 1995年夏季的一天,身高一米六几的王天保同志陪一位身高近一米八O的老同志到医院看病。这位老同志双目失明,双腿行动不便,每步只能移动1 0多厘米,而看病、化验等要楼上楼下来回跑。为了使老人减少痛苦,小王一趟一趟地背着他上楼下楼。平时,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家庭和个人的事情丢在一边。 1996年冒志成同志调到老干部处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父亲在乡下病危’,顾不上回去照料一下。父亲病故,临“走”前也未能与他见上一面。小冒回乡匆匆忙忙地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又赶回法院。
1996年初,离休干部林浩然的住房因市政工程须拆迁,将被安置到南京近郊。林老1938年参加革命,年近九旬,患有多种严重疾病。张顺根副处长得知后,当即去林老家了解情况,并将林老的有关情况和本人要求报告院领导,院里向省委领导写了报告。省委领导对此作了重要批示,要求作为特殊情况给予照顾。但由于此事牵涉面广,关系一时难以理顺,安置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为解决安置’的方式、地点、房源、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张副处长带着处里同志先后跑了10多个部门,上百趟,写了多份报告,春节前夕,人家忙着过年,而他为林老跑房子。最终由省、市、区三方共同出资,在林老的定点医院附近购买了商品房供林老使用。
搞好活动,增强老干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老干部工作要有活力,就必须开展适合老同志特点的各项活动。我们的做法是:
1. 为老有所乐建立园地。我院较早建立了老干部活动室。 1994年底,法院盖办公大楼,老楼拆除,租房办公。我们向院领导建议:“办公室挤一点没关系,老干部活动场所要保证。院里安排了近百平方米的老干部活动室,每天开放并购置了健身器材和影碟机等。
2. 为老有所学开设课堂。为了让老同志开阔视野,加深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1995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老同志到桂林、三峡、张家港、无锡、南京国际机场、沪宁高速公路等地参观游览,达140多人次。
近两年来,我们多次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为老同志开办老年保健、老年心理、法律政策等专题讲座。订购了《中国老年》等90多种杂志和《人民日报》等40多种报纸,建立了图书报刊阅览室。同时,还分别为每位离退休同志订了《中国老年报》、《当代老同志》等近10种报纸杂志等学习资料。
3. 为老有所为铺路搭桥。为了充分发挥老同志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青少年中的重要作用,每年在“五.四”、“七.一”等重大纪念日期间,我们都请老同志给青年人讲党史、讲传统、讲自己的革命经历。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长征胜利60周年期间,我们请抗战老同志三次给团员青年作革命传统报告。
为了给老同志发挥余热创造条件,我们配合有关方面多次与民政厅、司法厅等单位协商,于1991年5月成立了省离退休法院工作者协会。之后,我们积极协助协会搞好组织、业务和制度建设,尽力为协会做一些工作。协会既为老有所为开辟了渠道,为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又给全院离退休同志增加了一些生活补贴。
1994年和1995年,在老同志中广泛开展了评比“五好家庭”活动,有近50户先后当选。 1996年,开展了评比“老干部先进个人”活动,12位老同志受到表彰。
建好制度,提高老干部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为了提高老干部工作的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几年来,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老干部工作制度。
1. 完善老干部工作四项制度。几年来,我们逐步完善了老干部工作的各项制度,并以省法院的文件发至老干部党总支、党支部和全院各部门。
坚持阅文制度。制度中规定每月25.26日为老同志阅读文件日。
坚持情况通报制度。 1995年以来,我们组织召开了8次由院领导主讲的情况通报会。平时,老干部党总支、党支部和老干部处的负责人经常向老同志通报有关情况。
坚持走访慰问制度。春节、老人节、重要纪念日和高温严寒时节,走访慰问老干部和遗属是我院的好传统。平时,凡有老同志生病住院,我们都及时和老干部党总支、党支部的负责同志前去探视慰问,已形成惯例。
坚持灵活的用车制度。为了解决好老同志的用车问题,我们根据轻重缓急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作了具体而灵活的规定,使少量的车办了大量的事。据统计,1995年和1996年给老同志派车800多台次。
2. 落实老干部组织生活制度。我们在老干部中建立了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坚持每月10日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每月1 3日、14日组织老同志集中学习。
3. 实行离退休同志从事法律服务等项工作的规定。为了加强老同志从事法律服务等项工作的引导和管理,使老有所为规范化、制度化,1996年我们草拟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离退休同志从事法律服务等项工作的规定》,经院党组审定后执行。
4. 健全老干部处自身建设制度。我们除每月上旬集中学习一次外,还实行了老干部资料分类建档和工作情况登记制度,建立了“九簿四档”。九个登记簿的内容包括:老干部阅读文件情况、生病住院、开展活动、用车、公用财物、借阅图书杂志、走访慰问探视情况、现金实物发放和来信来访,并坚持谁办理谁登记,当日事情当日记。“四档”是:老同志医疗保健档案、工资福利档案、家庭情况档案、建议要求档案。
抓好宣传,扩大老干部工作的影响力
我们注重强化宣传和信息工作,坚持宣传党的老干部政策法规,宣传老干部,宣传尊老爱老的美德。
我们人人动手,及时将老同志的动人事迹、可贵精神,全院尊老爱老的新风尚和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情况写成新闻或信息稿件。1996年,被采用的稿件达20多篇。我们还办了院内小报《法院老同志》,目前已出了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