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胜利与老同志陈特安亲切握手

322日上午,中组部老干部局副巡视员齐胜利,五处调研员、副处长李忠平一行,到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局开展“畅谈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建言十九大”活动调研,局长陈耕耘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中组部老干部局副巡视员齐胜利(右),五处调研员、副处长李忠平(左)

近年来,在中组部老干部局的精心指导和报社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报社老干部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组织老同志深入开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畅谈十八大以来的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我看从严治党新变化”“建言十九大”等系列活动。又如,根据报社自身特点和优势,创办了“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引导老同志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叙身边情”等形式,推动正能量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在社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聆听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参加访谈和座谈的9位老同志都是有多年编辑记者经验的资深媒体人,他们阅历丰富、眼界独到、思想深刻,发言有理论、有内容、有见解。

江绍高(72岁,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中组部是我们干部的家,更是我们老同志的家。对老同志体贴照顾、关怀备至,使我们感到很温暖。到报社开展调研活动,直接聆听老同志的心声,体现了深入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

  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我觉得“自信力”是重要的一点。从总书记出访展示东方大国的形象到两会部长通道访谈的开通,反映出我们的自信力越来越强。原来记者在两会上想采访部长都很难,现在开放部长通道,直接展示自信,这是执政能力强的体现,也是一种自信力的展现。

  自信源于治国理政新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党中央制定了具体的措施,让人民更加有获得感。比如现在电商扶贫工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并致富了一批创业人士;精准扶贫则将实事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自信源于总体实力的提升。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落实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下一步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我国外交地位的不断提升,更彰显了在国际交往中的大国形象。

自信源于民生的变化。十八大以来,不断改善老同志生活待遇,提高退休人员工资,大家感到很温暖。现如今,虽然在环境保护、社保、教育、农民工进城等方面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党有坚定的信心,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詹国枢(68岁,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十八大以来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亲民。领导人亲民、党风亲民、语言亲民。这是我们党始终关心人民群众、始终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十九大我认为要重点解决机关人浮于事的问题,不断降低人员成本,要下大决心精简机构。要深刻领会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突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家不断前进。全方位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陈特安(76岁,人民日报社原国际部主任)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史上的新起点。十八大以来,最大的变化是人心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了许多大事,解了许多难事,办了许多好事,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国家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是一切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兴国的思想源泉和奋斗坐标。

王 谨(68岁,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谈起十八大以来的变化,感触良多:一是经济发展了。从新闻中我看到,无论是坦桑尼亚记者报道中国政府改善民生,还是印度女主持人用中国的高铁与印度的火车作比较,用以感慨中国十八大以来的巨变,这些鲜活的事例都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二是生活改善了。这几年,报社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像加装电梯、楼顶平改坡等惠民工程,让广大职工真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三是风清气正了。出台“八项规定”,狠抓反腐倡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使得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刘国昌(68岁,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可以用“两个新”来概括。一方面是新思想,“中国梦”“八项规定”“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等党的新思想、新论断与时俱进,党中央制定明确的路线方针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另一个方面是新实践,无论是反腐斗争,还是作风建设,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军队改革,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实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取得的成果受到广大人民由衷称赞。

温 宪(63岁,人民日报社原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党报工作者,谈及十八大以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我在国外的真实感受是,世人打量中国的眼光从好奇、困惑和敌意,逐渐转变为友好、理解和羡慕。

郑荣来(78岁,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十八大以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提振了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深深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名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第7位,到如今的第2位。再说到我们报社,在真切感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逐步改善办报条件的同时,党和国家的海外宣传迈出坚定步伐,新的国际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还有我的家乡,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家乡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成了全国重点建设生态县。

颜世贵(76岁,人民日报社原北京记者站站长)

说起十八大以来的变化,一是老百姓有了更多话语权,“腐败”等在上世纪80年代属于敏感话题,现在已成为百姓关注热议的内容。二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商场物品种类齐全、质量可靠,极大满足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三是科技有了迅猛地发展。“嫦娥”飞天,高端机械装备广泛应用,尤其是高铁一日千里,快捷安全。

吴长生(69岁,人民日报社原国际部主任)

十八大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党风变化。以前几十条禁令管不住“一张嘴”,公款吃喝风屡禁不止。现如今,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从严治党的成效,从不敢吃到不能吃、不想吃,老百姓称赞这届政府不仅打雷,而且下雨,还是暴风骤雨。

对于即将召开的十九大,与会老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一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方面,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更加关注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必须防止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二要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要从抓案子、重惩处转向反腐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财产公示、舆论监督等制度,从根本上堵住腐败漏洞。

要继续关注民生问题,从城市治理到贫富分化,从教育、医疗到房价问题,老同志期望党和政府能在这些难题上有新的作为。

▲老同志畅谈变化、建言献策

最后,齐胜利同志对报社老干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讲到,报社老干部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拓展服务平台,尽心搞好保障,千方百计为老同志做好事、办实事,努力推进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走在了许多单位的前面。这次座谈,与会老同志思维层次、认识能力、理论水平都很高,发言内容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际问题,感受真实、见解深刻,听完很受启发,收获很大,达到了吸纳老同志智慧、发挥老同志正能量的预期目的。他代表中组部老干部局真诚感谢大家。

老同志纷纷表示,将在退休生活中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