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老干部“双先”表彰会上强调指出,“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同志,就是爱护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重视老同志,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作为老干部服务工作者,更要牢记党的重托,主动担当,用心用情搞服务,努力让广大老干部舒心满意、越老越“红”。我认为,在服务过程中,应在会“点”上下功夫。

    一要会“点题”。就是要立足岗位和工作需要,能够“出好题目”、“拿好点子”,能按照上级要求和老干部工作需要,提出实际管用、可操作性强的思路办法,不断推动老干部服务工作上层次、见实效。要通过“点题”,体现出各级党委和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任务目标以及我们的工作意图和努力方向。通过“点题”,把老干部们的“正劲”使出来、才艺展现出来,把“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要求体现出来。“点题”至关重要,要恰到好处,绝不能点偏点歪。会不会“点题”,是对老干部服务工作者在深思细悟、敬业奉献、用心程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检验。比如,围绕职责分工,确定出几项与“泰安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目标要求相称的亮点性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这都需要认真领会上级精神,把握老干部群体实际,唯此,才能点准题、点好题。

     二要会“点将”。 一支队伍里从来不缺将军——矬子队里可以拔将军。老同志中不乏“能人”、“人才”,他们在原单位大多是老先进、老典型,具备较强的能力和素质,退休后,他们不甘寂寞,仍有“发光”、“发热”、“发红”的愿望。开展老干部文体活动、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离不开这些老同志的参与、支持和带动。“点将”就是要把这些“能人”及时点出来,根据工作需要,把他们放在领队位置上,当好我们工作的助手。作为老干部工作者,要心里时刻装着他们,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绝活”,在组织开展活动中,要善于“点将”,能够及时“启用”他们。县老年大学学员陈某,是一位积极热情,喜欢收集文章、书籍的老同志。在筹划全县老年文化成果征集活动时,我“点”了他,他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不仅主动帮着收集线索,还拿着“征集通知”上门讨要“成果”,发动老同志们搞捐赠,充实了我们的老干部阅览室。

     三要会“点睛”。“点睛”就通过“放大”、“合并”、“调整”等办法,把影响较小的活动“点化”成有一定示范性和影响力的“项目”,把老同志们的个人意愿和自娱自乐的活动项目发扬出来,提升层次和境界,扩大成果和影响。调研中,了解到老年大学学员吴某某爱画画、会装裱,且积攒了上百幅个人作品,由于每次参展,只能展出她的一两幅作品,她感觉很“不过瘾”。我们以此为“发酵点”,建议她搞个人书画展。她欣然接受,很快在我们单位举办了宁阳县老年大学学员首个人书画展,效果和影响都非常好。受此启发,我们又鼓励老同志们举办了根雕艺术、夫妻书画展、邮票收藏、古币收藏等系列“个展”、“五姊妹书画展”等,较好地满足了老同志的心理需求,鼓励了老同志们的个性化追求。

     四要会“点赞”。会“点赞”,就是要会肯定、宣传,能以适当方式肯定和宣传老同志们的长处和优势,使之成为一种导向,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点赞”要注意方式,把握范围,这样才能保证“点赞”的效果,才能更好地结识“老朋友”。比如,我们不仅及时通报老同志取得的成绩和个人亮点,还通过编辑微信、制作宣传栏、转发朋友圈、向媒体刊物推介等办法宣传老同志们的成绩或作品,让他们露脸出彩,较好地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有时,为了满足老同志们的个人愿望和要求,我们也对这种“点赞”作适当延伸,把“点赞”做到他们的“家”,把他们的作品以适当方式转发或介绍给他们的子女,让他们的家人也分享他们的成绩,这种把“点赞”做到“家”的做法,不仅达成了老同志的心意,还赢得了他们家人的认可,也为我们开展活动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五要会“点击”。指的是一种适时的善意的提醒和批评。“点击”要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既要达到提醒和批评的目的,还要考虑老同志的“面子”和接受能力。前来活动的老同志性格各异、素质千差万别。为维护好活动秩序,保障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少数不良现象进行制止和批评,适当“点击”,但需要把握好“度”、方式和火候。比如,采取私下交流、个别提醒、以开玩笑的方式劝诫、以“好”抑“坏”等办法,通过适当的批评,树立良好风气和导向,把广大老同志潜移默化地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原来,老干部阅览室里存在个别老同志乱拉椅子的现象,我们通过“正向”引导,不定期到阅览室表扬那些在离开时总能自觉摆正椅子的老同志,在老同志中树好“标”,以“好”纠“坏”,对那些已经改正的老同志跟上表扬,及时夸赞,用了不长时间就彻底纠正了乱拉乱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