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增长,银行理财成为不少投资者首选。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4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规模一度超过30万亿元。你的理财资金到底投去哪里了?又该如何判断其中蕴藏的风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有超过70%的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介绍,流动性工具、债券市场和非标资产成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三大方向。以2016年数据为例,三者的投资规模之和占银行理财资金总体规模的90%以上。
针对资管市场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不断对制度框架进行补充完善。在此背景下,从一季度开始,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增速明显下滑,大量表外融资回归表内。到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规模为28.4万亿元,较4月末30万亿元规模下降1.6万亿元。“全球经济面临诸多变局,国内经济金融挑战不容低估,这增加了银行财富管理的不确定性,要求银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中找准定位。”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表示。
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高净值人群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占比显著下降,从2009年的20%下降到2016年的5%,而偏好低风险投资的比例则从15%上升到30%。业内人士认为,在合法、合规、安全要求下,一些银行个人客户财富管理将发生明显变化,从小众转向大众,越来越多的银行将面向中等收入群体推出低风险、保值性金融服务方案。